掃碼點餐最近突然就上了熱搜…
原因是人民日報發了一條消息,稱眼下很多餐廳都推出了“無接觸服務”,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完成排隊、點餐、結賬等多項服務,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節省了人工營運成本,提升了營運效率。但是少部分商家因此取消了人工點餐服務,這讓一部分消費者感到煩惱。
在微博下的討論中,有消費者表示,喜歡掃碼點餐,沒有服務員過來催,也不用舉手喊人來點餐,自己點好了吃完付款自己走,也不用排隊結賬了。
也有部分網友在評論區帶節奏“堅決不去掃碼點餐的餐廳”,理由是覺得缺少了服務,吃飯都不香了;也有網友覺得掃碼點餐對于一些年紀稍大的人而言有些“麻煩,比如對手機點餐操作不熟悉等,這倒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理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認為,在餐廳不處于市場壟斷地位的情況下,是否提供人工點單服務是商家的經營自由,消費者也有權因為商家不提供某種服務選擇離開。
本是商家與消費者自由選擇的事情,卻意外“走紅”,開啟了全民大討論。有商家開玩笑說,打算在店門口立個牌子:內有人工點餐,看看進來的人會不會更多?
玩笑歸玩笑,但是我們也應該能夠明顯感受到,人民日報的點評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掃碼點餐已成趨勢。
掃碼點餐為什么會這么火?
人力成本是餐飲業的一座大山,是推動掃碼點餐的根本原因。
江蘇餐飲協會會長于學榮就曾對媒體表示,通過掃碼點餐可以節約近三成用工成本。特別是中小餐廳本身資金流水就很有限,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很多大餐廳都出現了倒閉潮,更不要提這些中小餐廳了。疫情和成本兩大重壓下,大多數餐廳減少了服務員的編制,從而選擇了成本更低的手機點餐系統,這對于餐廳成本節省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一位排隊網合作餐企負責人表示,掃碼點餐對餐廳的效率有非常大的提升。大多數餐廳每天中午和晚餐高峰通常就是兩三個小時,一位服務員在一臺桌前花費10分鐘,一個小時內僅能務不到6桌,如果使用掃碼點餐,服務員不用一直等著客戶點單了,能夠服務到的客戶可以多出兩三倍,也加快了高峰期的上菜速度。
與此同時,掃碼點餐和會員、儲值是打通的,顧客不需要再攜帶實體會員卡了,對顧客來講更方便了。
新技術的推廣都需要一個過程,跟對了趨勢,先入局者收益總是最大的。
回想當年春運,12306剛推出來時也有不少人反對,但是,當大家習慣在手機上隨時買票之后,這種反對的聲音也幾乎消失了,畢竟手機上動動大拇指就能買票,總比去火車站人肉排隊買票舒服;
移動支付流行也就是這幾年的功夫,此前大家外出購物、旅游時,需要帶紙質會員卡和很多現金,還要時刻擔心自己的錢包被偷,現在大家出門都用手機掃碼購物,掃碼購票,看到二維碼已經很習慣去掃了,哪家門店沒個二維碼支付反倒不適應了。
總之,人工或掃碼點餐,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顧客提供給更優質的服務。掃碼點餐是大趨勢,人工點餐可作為當下的有效補充,餐廳服務人員需要做好培訓,為普及掃碼點餐打好基礎,同時也需要對不太方便的顧客,如中老年這類不熟悉掃碼點餐人群進行“攙扶”。把選擇權給到顧客,餐廳才能越做越好!
喬遷之喜!排隊網新址落地比克科技大廈,筑夢新征程!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