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副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
6月22日,海底撈股價一度深探至36.85港元,相較于其在今年2月16日,股價累計下跌57%。
持續4個月股價下行,與海底撈遠低預期的2020年業績成績單關系緊密。
數據顯示,海底撈2020年營收286.14億元,同比增長7.75%,營收增速首度出現個位數;凈利潤為3.0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6.81%。
面對下滑的業增速和快速蒸發的市值,近日,海底撈創始人在一次交流會上作出回應:
>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我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對業績持續增長不抱有希望的。
以下為海底撈6月15日交流紀要原文:
張勇:業績下滑是內部管理問題
張勇
:大家的核心問題是海底撈業績下降,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內部管理問題。內部管理始終存在,無論上市前還是上市后,我一直在公共場合強調海底撈管理弱的方面。
我總結管理的幾個方面:1)制度化管理;2)流程化操作;3)跟蹤式監督;4)數據化考核。
這幾個方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制度建設方面,會出現制度與制度之間的矛盾。海底撈從創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比如流程化操作方面,組織大了會有各種層級,每個層級在操作中都可能會違反一些制度。
為什么之前網上炒作海底撈制度很牛逼?因為被業績給掩蓋了。而且我每次說有問題,大家都說我是謙虛。
數據化考核也很難。比如當我們把翻臺率定為考核指標的時候,員工會拼命去做高翻臺率。但是翻臺率指標不科學,當翻臺率達到5以上的時候,消費者要等1個小時,影響消費者體驗。
后來我們覺得降低翻臺率到4.5比較合適,但是拉新率又出現問題。所以我們又把拉新率和復購率加入到考核中,還是有問題。
比如翻臺率高,吃飯不要錢可以不,多送東西可以不,經營指標又不好了。
然而經營指標好了,賺了很多錢,也未必就好,因為消費者吃虧了,可能兩個月之后就不來了。我們強調員工要努力,老員工更努力,那老員工多就好么?我們當年也開除掉很多老員工,不是老員工都是那么好的。
所以這些指標是一個平衡,不能強調某一個指標,平衡是非常艱難的。我過去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將來我也未必能夠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進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撈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是常態,在今后依然是常態。在西安開店,開始不行。后來在北京開店,開始也不行。我們一步步調整,2015年之后進入快車道,帶來了表面繁榮。現在遇到困難,我負責的告訴大家,如果這次我僥幸過關,我能把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來類似的困難還會發生。
因為當我整合好這1000多家店之后,我還會繼續擴張。不會因為現在的情況而對管理上進行大的調整。
張勇:在一個城市開店,確認有5%門店虧損,就會在該城市暫停開店。目前有些區域虧損超過5%,但是我強調是確定虧損,因為一些店開業時間太短,給他半年到一年時間可能就會好一些。
張勇:口味不是太大問題,餐飲業和火箭上天是有差異的。火箭上天有標準,餐飲沒有標準。只不過是有些企業強調口味,我們不重視而已。看報表,我們的營銷費用是零。
張勇: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目前的情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海底撈的成功是因為有很多優秀的干部,而西安是海底撈優秀干部的搖籃。我們剛在西安開店虧損半年,換了3個店長,最后一任是楊小麗才賺錢,所以這批干部是有經驗的。
現在這些新成長的店長沒有經驗,出了問題不知道怎么辦。當生意不好的時候,會鍛煉出一批店長,因為我們不主張去找好位置,把流量費給員工而不是房東。
張勇:1000多家店,個別因為一些物業的原因暫停營業很正常,楊小麗告訴我是正常。
其他人:媒體很關心海底撈,延期開業這么小的事情都能引起關注,我們感到很榮幸,也感到壓力。實際情況是,1000多家門店體量,因為物業、裝修、商圈規劃等原因,暫停營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北京門店我都可以告訴你具體原因,馬家堡是因為商場關閉,密云是因為物業條件發生變化…
此外,商業邏輯上來說,如果某一家店虧損,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閉店很正常。但是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
張勇:網上有很多關于我個人的負面新聞,這些不是我能掌控的。我會盡量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Q:在開店放緩的背景下還有沒有其他激勵?文化是雙手改變命運,之前確實是很多員工改變了命運,未來怎么辦?
張勇:雙手改變命運的核心價值觀,但凡我有點錢,我一定還會加工資。所以海底撈的財務和股東要做好準備。這是我的使命,是我的堅持,我相信會找到一個平衡點。
其他人:舉兩個例子:1)回家開店計劃:鼓勵店經理回到家鄉去開店。2)親自計劃:2019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給與各種津貼,讓更多的員工把孩子從老家接過來,與父母一起生活。目前有1300多家庭的孩子從老家接了過來。3)親情化小組:子女教育補貼(去年發放考上大學獎學金好幾百萬),父母津貼等。
其他人:新技術會持續投入,但是門檻很高,投入很高,非常不容易,短期也看不到效果,因為新技術在餐飲行業并沒有。包括我們的智慧餐廳,單店來看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的,承擔很大的財務負擔。所以需要有決心和資源,還要有耐心等待,但是長遠來看,一定會有回報。
張勇:我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蘋果,亞馬遜,馬斯克現在牛逼哄哄…(被同事打斷不讓說)。
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
張勇:餐飲行業是傳統行業,有邊界,不像互聯網企業業務范圍越大,成本越低。我們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所以過去餐飲企業能上市是不常見的。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
。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我常常講,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
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為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沖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沖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Q:張總分享一下,除了火鍋之外,新業態的發展規劃?是否會引進專業的人才推動新業態發展。
我有很大的野心,我從24歲創辦海底撈到現在,我的心還沒死,我還想折騰。我關注組織、供應鏈、新技術,如果三個方面能夠落實下去,我們是可以改變餐飲行業成本結構的。開個面館嘗試,投資20-30萬,失敗了又怎么樣呢?簡單的事情放在我們身上就被大家關注了。
專業化人才會適當引進,更多從內部挖潛。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雙手改變命運,如果專業人士過多會阻礙我的員工的成長。哪怕在經營方面遇到困難,我也愿意等,這么多年我一直是這么堅持的。我的干部可能會笨一點,但是我愿意等。這么多年我都等成功了,我相信未來我還會等成功的。
Q:之前品牌勢能非常好,我們也不做宣傳。現在競爭激烈,未來會有品牌年輕化的宣傳嗎?
張勇:我的營銷不錯,我個人不花錢長期占據各大頭條,別人想上都上不了。我就用幾個店試點下新產品都能上頭條,很尷尬…
Q:接班人滿足的要求:愛海底撈、業務熟練、洞察人性。什么樣的管理者能洞察人性?
張勇:洞察人性,管理者專業知識很重要,但是對人性的洞察是非常困難的。領導力是科學,也是藝術,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任何的專業方法,數據,都不能洞察人性。有些人自私、有些人不講真話…嚴格來講,我今天講了這么多,是不是每句都是真話?
洞察人性很難講,比如消費者說海底撈不好吃,其實可能是嫌價格貴。我老婆說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對她關心不夠。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話,每天都在家待著,我相信我老婆會更討厭我。
我認為領導要洞察人性是必須的,如果這點做不到,很難當好的領導。
張勇同事:
500多家新店,意味著5萬多員工沒有經驗
Q:四川小縣城有兩家新開店,客流很差,這種新開店且客流非常差的店況占比多少?后續怎么處理?
A:翻臺率,海底撈持續擴店是加密布點,長遠翻臺率肯定是向下的。加密的目的:1)提升消費者體驗,減少等待時間。2)擴大門店數量,接待能力提升,蛋糕越來越大。
疫情之前沒有體現出店經理的真實能力,疫情暴露出潛在的問題,對海底撈管理的提升是好事。
去年我們開了500多家新店,意味著有500多家店經理沒有經驗。每家店100員工,有5萬新員工。所以500多新店經理和5萬多新員工,如何融入海底撈文化,落地到服務,對管理層是新的考驗和挑戰。
Q:管理半徑更大之后,如何保持管理層對一線經營的敏感度?員工的聲音怎么上達到管理層?
A:1)員工總數超過13萬人,管理半徑擴大之后確實是挑戰。
2)我們總部和門店之間非常扁平,傳遞溝通的渠道一直都有,問題是員工是否愿意講真話,這一點比溝通渠道更重要。3)管理的實操中,張總可以直接和店經理對話,員工自下而上的聲音也有各種渠道。4)管理層對一線的敏感度來自于現場,要去現場找到真實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
A:業態本身不新,新體現在兩個方面:1)海底撈做火鍋,現在涉足的其他業態是新的。2)利用海底撈供應鏈的基礎,嫁接到業態中,是新的嘗試。
這種新業態的檢驗也比較好,是員工在市場上真槍實彈的去打。海底撈接班人計劃,在新業態中打拼的人,也是證明自己的管理能力。
A:張總是長遠的規劃,世界的范圍更大。海底撈在國際化的道路會持續走,鼓勵本土化的嘗試。目前全球疫情不穩,海外開店受到影響,長期的戰略方向不會變。
(鈦媒體App編輯楊亞茹綜合北京商報、財華社、雪球等)
推薦閱讀:誰說淡季只能躺平認慫?三大引流術助你起死回生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小倩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1509319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