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社群里一位老板的創業故事,很勵志,讀完之后,你就會明白奮斗的意義,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重要:
你好,老陳。從一個同行朋友那里聽到你的開店筆記,斷斷續續的聽了你的分享,很落地。想加入社群,自己這么多年也沒有認真的梳理自己的經驗,今天趁著這個機會梳理一下。
我是25歲,生完孩子,13年開的店,到今年也是整整八年了,一看這個數字自己還是嚇一跳。
我和我對象的起點很低,當時手里只有一輛我兒子過生日親戚送的禮金買的三輪車,就開始了我們的創業生涯。
我對象是在酒店干的面點工作,他自己比較上進,把手藝學的比較精,這給我們后來的事業,打了一個好基礎。當我對象說:我不干了,要自己下來干。我立馬點頭答應。
我覺得,現在現狀就是這樣了,不拼沒人能幫我自己。干成了就更好,不成,有手藝在,上班也可以,只要兩個人的心在一起,就沒問題。
就這樣,我們就定下來自己干了。
開店以后,開始沒有人來店,很發愁。那時心想,別人不主動走進來,那我就主動走到客戶面前。我就把我們縣里,所有的商場,都走一遍,每天,每一個月,不間斷的出去賣貨。
這樣走了6年時間,知名度和口碑都做起來了,顧客都自主的來店里了。
還有就是在干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微信出來,學微信,抖音出來學抖音,這個點也非常重要。
我干了8年,一直都是用這2招,時時刻刻的去走自己的路。把我從60平米的小店,發展成1000多平米的加工廠。
當然,現在也遇到問題:
1-我們現在已經出現瓶頸期,有工廠基礎,營銷由一個門市微信3個號,基本上實現自產自銷的路子,但還是有時訂單不保,內心沒有安全感。
2-現在夏天淡季,想做活動,但從來沒做過,不知道如何設計,提高營業額,或者是保住員工有活干。
我們這個行業,是屬于地方特產類的,無添加,有實體店經驗,想走本地直營店模式,又沒有規劃,自己內心有想法,卻不敢動。
求各位指點一二。
在一個小縣城,做特產品類的,有1000多平米的加工廠,而且發展了七八年,肯定會到達一定的天花板,這是很正常的。其實任何生意到了一定的階段,都會摸到天花板,實體生意的天花板尤其明顯。 比如我的3年以上的老店,營業額基本穩定在每天五六千的水平,一是店鋪空間有限,人員有限,繼續往上就需要加空間加人,不現實,這是硬件的限制。二是實體店面向市場空間有限,一個店做的就是附近一兩公里的生意,潛力是有限的,只是市場潛力的限制。
這位老板突破的方向有兩個:
一個是加品類,精挑細選一個品類能彌補淡季營業額的下滑,讓員工在淡季有活干。因為自己有加工廠,這個事情并不難,但是需要魄力,因為加產品可能需要加設備啥的,需要投入。
二是擴大市場,現在老板主要是做他們縣城的生意,有沒有可能做全國的生意呢,產品能不能加以調整能快遞全國呢,通過互聯網引流,甚至上各大電商平臺擴大銷量。
歡迎其他老板也給建議。
………………………………………………....
拜師學藝:有個靠譜師傅,開店少走彎路
東北餃子店:
—第一批正在報名中
報名了解請點擊:拜師學藝:餃子項目
現撈鹵味店:
—第一批正在學習中
報名了解點擊:拜師學藝:現撈鹵味項目
后面還會上線更多項目。
想報名的,可以微信里私信老陳,沒微信的可以加:kaidianbiji8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