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三頓半線下體驗店,它又在上海講出個咖啡新故事

    在線上咖啡這個新陣地,三頓半是絕對的佼佼者:

     

    1年前,就已獲得B輪過億元融資;去年雙十一,前3天銷售額8000萬,遠超2019年的3000萬。

     

    最近,三頓半在上海新開一家線下“原力飛行體驗店”。它在講一個什么樣的咖啡故事?

     

    專門到上海安福路的三頓半線下店探訪后,我找到了答案。

     



    原力飛行體驗店,
    展現了咖啡館的“三重開放”

    10月19日上午10點,有點清冷的安福路似乎還未蘇醒。三頓半線下店里,上座率已經超過60%。
     
    有附近辦公的白領,有和我一樣專程來探店的,還有拍個不停的小姐姐們。總之,這個店的消費者,并不僅僅為了一杯咖啡。
     


    從門頭到空間,從桌椅到裝修,從吧臺到零售,門店的每個細節看下來,
    我感受到了一種“開放、鏈接”的品牌態度
    ,怎么說?
     
    首先,這家店對消費者是開放的,可以隨意組合。
     
    和常規咖啡館小小的木門,或者有風情的布簾子相比,
    原力飛行的門頭是全開放式的,從街邊走過一覽無余
    ,沒有營造任何神秘感。即便是門關上,也是透風透光的。
     

    圖源三頓半官方平臺


    雖然上海的消費者,沒有“站在咖啡館門口不敢進”的咖啡自卑,但這種開放的門頭,不高高在上,仍然能傳遞一種隨意、日常、友好的態度。
     
    顧客之間的社交,也是開放的。
    室內的桌椅,底部都有滑輪,消費者可以隨意重組,可以三三兩兩,也可以三五成群。甚至桌椅都移到墻邊后,中間來一場即興演講,也沒有問題。
     
    室內桌椅底部都有滑輪

    這家店的“軟裝”也是開放的。
    店內有兩面墻,墻壁上由瓦楞紙包裝的城市限定版產品組成的。
     
    消費者想購買的話,隨機從墻壁上抽取一盒買單即可。因此,這兩面墻每天的圖案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些圖案明天是什么樣的,都是由當天的顧客決定。
     


    其次,這家店對街區是開放的,歡迎隨時來坐坐。
     
    三頓半這家店,其實是兩道門。第一道是門頭下方的鐵柵欄,第二道是個推拉式的折疊玻璃門,在進門約3米的距離,兩道門之間有一個類似“公共空間”的設置。
     

    圖源:餐飲視覺研究室


    附近的居民、路過的白領,即便不買咖啡,累了都可以隨時坐下來歇腳聊天,像是一個街區的“公共空間”。
     
    讓咖啡店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為街區服務
    ,和北京大小咖啡的“私有空間公共化”異曲同工。
    (傳送門:堅持“選址無用論”,我3年在胡同里開火4家咖啡館)
     


    冬季氣溫低時,內側的玻璃門就可以拉起來,室內的顧客可以不受天氣干擾,但公共空間仍然保留。
     
    最后,這家店是對同行也是開放的,隨時鏈接。
     
    都說中國咖啡行業,沒有競品,只有友商。三頓半的開放,也體現在此。
     
    在這家店,可以喝到杭州網紅咖啡Ceremorning的聯名特調“打酒去”,也能買到與泉州巴浪魚、北京大小咖啡聯名的凍干粉。
     
    未來,
    全國各地知名咖啡館,都有可能以特調、凍干粉、周邊、返航等形式,一一與三頓半發生鏈接,營造出一種“一起為中國咖啡做點事”的氛圍。
     


    在這個過程中,三頓半形成了一張全國咖啡地圖,把自身的品牌文化通過散落在全國各地的精品咖啡館傳遞出去,讓有好咖啡的地方都有三頓半,持續強化品牌的文化、調性,保持與消費者共振。
     
    除了開放的心態,我沒有在這家店看到“快速復制”的野心,也沒有看到追求規模的痕跡。
     
    事實上,
    這家店更像是三頓半與用戶鏈接,幫其打造“生命經歷”的方式
    ,怎么說?
     


    為消費者打造一段,
    與三頓半有關的“生命經歷”
     
    有人說,在選擇過剩的時代,消費者不再愿意僅僅為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買單,他們更注重品牌能提供怎樣的新鮮感、精神沉淀,以及經得起回味的生命經歷。
     
    同樣,在三頓半的線下店,消費者能買到的不僅是一杯創意咖啡,還有一段由自己參與打造的經歷。
     
    消費者能買到的不僅是一杯創意咖啡

    我們很多時候花錢是向外去獲取資源,需要什么買什么。但對咖啡這種自帶文藝氣息的百搭產品,購買的是另一種叫“全過程”的商品——除了入口的剎那,我到了這里,我體驗了這里,我此刻的所見所得所感,都是花錢拿到的一段生命經歷。
     
    本質上說,消費者買的不是咖啡,而是“買咖啡”的這個過程。
     

    消費者買的不是咖啡,而是“買咖啡”的這個過程

    原力飛行店對面的話梅,發跡于線上,卻因為別具特色的線下體驗店火爆全網,打造的也是“經歷”與“體驗”。以及一墻之隔的多抓魚,一個線上二手平臺,也有一個值得打卡的線下體驗店。

    就像很多人想講一次脫口秀開放麥,聽一次線下的啟發俱樂部,或者參與一次劇本殺,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幽默能炸場、推理能力強,而是想獲取一把通向人生某個片段的入門鑰匙。
     
    對三頓半來說,線下體驗店是這把鑰匙
    (未來有三頓半用戶的城市,都可以有一家店)
    ,“返航計劃”也是這把鑰匙。
     


    三頓半從2019年開始了“返航計劃”活動,消費者可以拿著積攢的空罐,到當地三頓半精選的咖啡店/書店,去進行一場與文藝、環保有關的兌換。
     
    如果你也送過咖啡杯返航,認識和你一樣愛好的人,你會有什么感受?
     
    你肯定覺得“我和三頓半一起,用這么有趣、有調性的活動支持了地球的環保。三頓半真講究,我真有情懷”。
     


    經歷完這個“又講究,又關心世界,又擁有星球旅行者那樣的孤獨科技文藝氣質”的過程,你必須得發朋友圈、微博讓別人知道。
     
    這樣,
    在一次又一次幫用戶打造“生命經歷”的過程中,三頓半的用戶粘性和社交關系就慢慢做出來了。
     
    翻看三頓半的過往活動,用戶可以用空罐來為Vlogger助力,他能收到越多的空罐,就能獲得越多三頓半用戶對他旅行的支持。“我用我喝過的咖啡罐,還能支持別人的夢想,想想就覺得美好。”這也是消費者和三頓半的一次經歷。
     


    最終,讓消費者放不下的,不是品牌本身,而是由這個品牌參與的這段生命經歷。產品,就是這段經歷中的證據。
     


    三頓半如何把品牌講成一個故事?
     
    今年9月,三頓半在返航結束后,還出了本書《咖啡、街區與對話》,靈感來自返航計劃中三頓半所途經的咖啡館與遇見的人。

    在這本書里,三頓半與52座城市的咖啡師來了一場對話,把自己置身于凝聚咖啡共識、記錄咖啡日常的角色,發掘與咖啡有關的趣人趣事。
     


    這其中的咖啡從業者,熱血未涼,對咖啡有不能言棄的執念。他們對咖啡的這份熱愛,也會打上三頓半的烙印,在年輕人的圈子里引起情感共鳴,讓他們從一杯咖啡,無縫鏈接到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三頓半不定期出現的0號隱藏款,與理想國出的書籍盲盒,與設計師品牌NTMY出的收納袋,與KEEP聯名的隨時系列,與北臉合作的服飾、網紅拖鞋等等,都是在
    通過不同的角度,營造一種有態度的生活方式。
     
    收納袋及0號隱藏款產品

    總結起來,橫向鏈接行業多種業態,傳遞咖啡文化,參與用戶生命經歷;縱向聯合氣質相符的生活用品品牌,營造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在一次次通過產品、門店、活動的交互與共鳴中,消費者就趨于認同三頓半是優秀的,產品也是更值得信賴的。
     
    而三頓半也找到了一個品牌的敘事模型,這一點,值得所有飲品從業者思考與學習。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早鳥票!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爆款檸檬茶研發課

    如何讓小程序為我的飲品店增收: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93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