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Kuaibao
本月13日,新京報發布了一條《臥底星巴克:咖啡食材過期繼續賣,保質期隨意改,報廢糕點再上架》的報道,報道揭露了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主管、店員篡改過期食材的保質期以繼續使用。隨后,多個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該報道稱:“一些門店觸碰了食品安全的紅線:食材過期后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質期,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后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偷偷上架。”
人民日報當晚也發表評論,稱“金標準”絕不能只是宣傳的口號,“飛行檢查”更不能淪為走馬觀花的形式。
01PART ——
無錫兩門店篡改原料保質期
該報記者臥底多日后發現,上述亂象并非偶發。食材過期后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如果舊料剩的多,店員會直接篡改保質期。
原本保質期只有一天的紅茶液和抹茶液,常常到了過期時間還剩下不少,所以篡改保質期的情況也經常發生。而該店主管也知曉這一行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質期,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
10月31日上午,在無錫星巴克震澤路店,新京報記者發現,一桶使用期限為10月31日8點前的巧克力液已經過了保質期,但店員并沒有按規定報廢處理。并且不止一次用那桶過期的巧克力液,給顧客制作飲品,其中包括暢銷早餐飲品可可蒸氣奶。
無錫星巴克員工稱:“無錫這些店其實都這樣,都差不多,上面都是這樣,師傅帶徒弟都是這么帶的,一代一代的,師父帶徒弟都是這么帶的,就無所謂的。”
02PART ——
星巴克兩度發博回應全國門店整改
13日中午,星巴克中國即通過官方微博回應,“我們已經關注到有關無錫星巴克兩家門店的報道。對于報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深感震驚。對此事件,我們高度關注,已于第一時間關閉了這兩家門店,并立刻啟動深入調查。
進入中國市場22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執行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對食品安全問題堅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歡迎社會公眾及媒體對我們進行持續監督。”
當天晚上22時許,星巴克再度發博稱:“確認12月13日媒體報道的兩家無錫門店的伙伴(員工)確實存在營運操作上的違規行為。保障食品安全,我們責無旁貸。這兩家門店的情況,高度警示了我們在食品安全標準的日常執行中存在不足。對此,我們向所有星巴克顧客致以最誠懇的歉意。”
同時公布六點整改意見:
1、兩家涉事門店已閉店進行調查與整改;
2、中國內地所有星巴克門店立即啟動食品安全標準執行情況的全面自查;
3、立即組織對所有門店零售伙伴的重新培訓,嚴格落實公司食品安全制度;
4、針對所有門店,增加來自內部及第三方的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頻率與范圍;
5、強化食品安全問題的伙伴內部舉報通道;
6、積極探索更多技術手段,減少人為操作因素的干擾,爭取從源頭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星巴克官網顯示,星巴克于1999年1月,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開設中國內地第一家門店。目前,星巴克已經在中國內地200多個城市開設了5400家門店,擁有60000多名星巴克伙伴。
03PART ——
無錫監管部門責成涉事門店停業整改
無錫市場監管部門13日晚通報:12月13日,針對媒體曝光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有“更換配料標簽使用過期食材”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工作專班全面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的星巴克震澤路店、昌興大廈店進行了重點檢查,初步核實相關企業有更改食品原料內控期限標識、使用超過內控期限原料的行為,已責成2家涉事門店停業整改。
市場監管部門同步對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門店開展排查,發現從業人員未戴工作帽、加工區物品擺放凌亂、消毒記錄不全等15處問題,均已責令整改。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對星巴克(中國)華東北區進行了行政約談,要求公司對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自查、落實整改。
下階段,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組織市、區兩級力量,對2家涉事星巴克門店進行深入調查,依法嚴肅查處。從即另外,京市監部門也于當天在全市部署開展以打擊虛假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為重點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力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該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出動執法人員12人,檢查門店7家,未發現過期原料等違法行為。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繼續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餐飲店的監督檢查,確保市民喝到放心的咖啡。之后其它區域相繼開展市場抽檢。
(綜合新京報、北京商報報道)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