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奶茶店,9個虧
日營業額不到300元
開18萬家,倒閉18萬家
……
在過去的幾年中,奶茶店賺錢難,在這些似有似無的數據中展現。
而最近,一大批奶茶店老板對于是繼續做奶茶,還是轉向咖啡懷抱的糾結,證實著甜蜜的奶茶事業讓不少業內人苦悶。
畢竟,能賺錢、能容易賺錢的事業,誰愿意輕易放棄。
事物總有兩面性,一部分品牌苦于內卷,一部分品牌卻高歌猛進:從1萬家挺進2萬家;從線下實體店轉向線上外賣、直播間;從鄉鎮、縣城登堂入室進入一線、二線或者三線城市。
這些變化,不是一拍腦袋、一腔熱血就能成,背后總有些你沒看到的講究。
2018年,有一個咖啡品牌備受關注。
電梯里不斷宣傳自己咖啡豆是世界級的,請張震、湯唯做代言,但價格卻是主流咖啡店的一半,甚至更低。
還有一個現象,這個咖啡品牌開店的位置并不完全按照我們常用的邏輯出牌,大量的門店開在了核心商圈的周邊,有的店你不按照APP上的地圖指引,根本無法找到。
是的,這就是瑞幸。
按照瑞幸的邏輯,通過大量廣告的推廣,獲得大量粉絲群體,然后再在相對不那么高昂的位置開店。最后以外送、外帶的形式構建起無限的消費場景,打破老牌咖啡品牌的空間場景。
瑞幸的聲名鵲起,讓一眾飲品人看到了“新大陸”。因為大家的房租壓力都不低,核心商圈的資源也一鋪難求,瑞幸的開店位置至少證明,不在主流商圈也能有較好的獲客渠道。
但,如果你真去學了,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瑞幸大量的電梯廣告,不計成本地吸引人注冊會員,這一波投入,絕不是預算100萬或者50萬的奶茶店能干的事。
瑞幸的講究,是銷售渠道的講究。
還是2018年,此時的書亦燒仙草門店數量已快突破1000家店。
在4年前,燒仙草專賣店還只是羞答答地藏身于“85°tea”這個品牌名下。而后,燒仙草大大方方的與“書亦”這個品牌名,并行于招牌之上。
書亦燒仙草的店越開越多,研究他的人也蜂擁而至。
“你看,門頭戰略的重要性,就是要讓消費者清楚的知道你是賣什么?”
“你看,書亦的招牌白色背景,拉布材料,整條街最亮!”
“你看,半杯都是料直接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特點,激發購買欲望!”
……
一切都有道理,但……
我們往往會忽略,一大杯書亦燒仙草那時只賣8元錢;我們會忽略,燒仙草在書亦以前的銷售中占據著狀元或探花的位置;我們會忽略,書亦聚焦成都開店數年。
書亦的講究,是高性價比、區域聚焦、品類突出的講究。
還是2018年,又是成都品牌。
2018年,茶百道在武漢某公眾號上發出了“10店同開”的消息。一年后,業內開始討論起了他的外賣店。
這一刻開始,人們驚嘆于外賣平臺的驚人創造力,都想一探究竟。
但,問完自己區域的外賣經理,或者代運營公司,給出的答案大致是要做推廣、要做促銷,一句話就是要學會燒錢。
于是,大家迷迷糊糊的去燒錢,結果是兩個字:呵呵!
茶百道以前廣泛宣傳的產品是芋圓奶茶,與珍珠奶茶相愛相殺。但點茶百道的人,卻習慣于楊枝甘露。
產品上,與CoCo都可、1點點等強勢品牌有了區隔。十幾元一小杯的價格,更是與喜茶、奈雪的茶形成了競爭力。
還是,性價比、差異化。
茶百道的店面有新意,丁丁貓的外形很討巧,主色調以藍色為主。在那段時間,不少茶飲品牌都愛上了動物+藍色的形象組合,紛紛改頭換面。
但茶百道店內,卻異常簡潔,操作區、收銀臺外,基本上難有打卡之處。
這種簡潔的設計,并非僅是流行的極簡風考量。2020年后,茶百道的門店數量快速突破,此時這一設計風格的好處顯現,即使加盟主只在當地找裝修商,也能弄出統一、整齊的店面形象,并且節約裝修時間。
再將話題拉回至產品。
不少在茶百道上過班的店員表示,他們早期的工作,主要是做楊枝甘露,每天做100杯以上,再難復制的產品,在這種高頻率的作業下,也已經熟能生巧。
茶百道的講究,不僅是外賣平臺的發力,也是圍繞外賣平臺產品所需的聚焦、快速、標準統一、不易出錯而設計。門店裝修上,也同樣有此考量。
終于不再是2018年了。
2015年以前,加盟流行一種模式——代理。
與單店加盟不同,代理商簽訂一個區域后,擁有了這個區域的加盟權。培訓、管理也歸代理商。
代理商的利益,一方面是收取加盟時的費用,一方面是拿取總部的原料返點。
這兩個盈利方向,都需要加盟商能夠快速發展本區域的門店數量。自己開店,投資太大,于是就發動身邊的人多加盟。店開出來了,問題也來了,因為總部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管控,門店業績難以長久維持,品牌競爭力也就下降了。
再看看這兩年,一些連鎖品牌早已注重起了開店質量,做得好的加盟商才有權開新店,這也就是為何一些品牌加盟資格難以被拿到,更多新區域只給老加盟商的原因。
這些有經驗、與總部達成默契的老加盟商,或者有著獨特經營思維、擁有優質資源的新加盟商們,為品牌構建起了有序的運營壁壘。
而總部,也能夠有足夠精力將重心放置于供應鏈、品牌勢能打造等工作上。
當下盈利型加盟店的講究,是運營能力的講究。而總部的講究,是找到一批擁有運營能力的人。
///
20年前,開奶茶店,你需要找到一個好位置。
10年前,開奶茶店,你需要找到一個好位置,將產品做好。
5年前,開奶茶店,你需要找到好位置,做好產品,同時會做推廣。
現在開奶茶店,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市場的成熟,讓競爭不再單一化,而變得多維。別人成功的經驗,只是冰山一角,直接照搬,你才發現進了一個坑。
開奶茶店難賺錢,是真的難。而且會越來越難。
所以,在開店前,講究一點。
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全部看一遍,然后忘記,想想消費者要什么?別人還有哪些沒做到?機會就在這些“非成功經驗”中,一點一點的水落石出。
·
ARTICLE
文章
小W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啊存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