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在健康意識不斷強化的今天,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零食時研究配料表的認真程度空前,對于零食的選擇可謂是越來越挑剔,尤其在越來越受寵的堅果領域。


    作為傳統零食,消費者對于堅果產品的要求除了好吃,更加追求營養均衡。一時間,主打滿足人們“每日營養需求”的每日堅果快速走紅,成為整個堅果行業的“寵兒”。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堅果炒貨行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
    ,2019年規模以上堅果炒貨企業收入1766.4億元,同比增長8.7%。

    作為堅果行業的代表性產品,每日堅果誕生于2015年,迄今為止,包含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來伊份等諸多休閑零食行業巨頭紛紛涉足。

    每日堅果究竟有多火?在京東平臺,以“每日堅果”為關鍵詞搜索,
    結果超過70000個。
    另據信達證券預測,
    到2021年,每日堅果品類規模將達到200億元
    ,為堅果細分品類發展風口。

    而每日堅果的走紅,從產品本身而言,究竟折射出哪些“爆款”邏輯呢?

    每日堅果的營養

    從市面上的每日堅果產品看,主打的賣點就是營養。那每日堅果的營養究竟在哪里?

    據國際堅果與干果協會(INC)主席邁克·沃寧的介紹,
    堅果擁有天然的健康屬性以及豐富的營養素含量(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是全球公認的健康食物。
    新冠疫情讓人們重新審視免疫力的作用,堅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每日營養零食,更是態度免疫補充品,是大家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的新選擇。

    堅果到底有什么營養?堅果富含
    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
    ,其中
    礦物質和維生素
    的營養不言而喻,也被大家所認知,但是堅果中富含的脂肪和蛋白質的營養卻不被人所知曉。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很多人“談脂色變”,但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動物油脂多為飽和脂肪,而植物油脂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眾所周知,
    堅果類產品的首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

    根據天津農學院采用索氏提取法對6種市售堅果植物進行粗脂肪含量測定,再將堅果中脂肪酸進行甲酯化處理,利用氣相色譜法對其脂肪酸組成及其含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榛子、開心果、夏威夷果、巴旦木、花生、葵花子中粗脂肪含量分別達到
    33.95%、30.91%、27.69%、30.49%、49.81%和53.16%
    ;以上供測堅果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別占其脂肪酸總量的
    93%、85%、83%、95%、82%和87%。

    并且表示,由于各堅果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較高,所以堅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開發前景。以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為例,
    每份含單不飽和脂肪酸3.7g,多不飽和脂肪酸3.9g。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除了不飽和脂肪酸之外,堅果類蛋白質也是其重要的營養構成。根據國際血脂專家小組基于現有研究數據,以“膳食中蛋白質攝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為衡量標準,繪制的“蛋白來源金字塔”(刊于《Clinical Nutrition》)中,蛋白質排名由劣向優依次為加工紅肉、未加工紅肉、禽肉、雞蛋和奶制品、魚肉,
    而位于塔尖頂端的最好的蛋白是大豆、豆類及堅果。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換句話說,
    在消費者日常能觸及的蛋白質攝取源中,堅果、大豆等屬于最優級別。
    而在當前的消費觀念中,“吃飽”已經成為過去式,“吃好”成為大家的共同選擇,這也成為堅果產品消費需求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并且,據蘆柏震、周俐斐和侯桂蘭在《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年3月刊載的《藥食兼用的油性堅果研究進展》一文中表示,藥食兼用的油性堅果,富含脂肪酸,植物蛋白,維生素,礦物質,葉酸等營養活性成分。具有明顯的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多吃油性堅果,可以
    清除自由基,能抵御由自由基引發的疾病,提高免疫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Ⅱ型糖尿病的發生危險,調節血脂。

    由此可見,
    營養豐富且具備功能屬性的堅果迎合了當前消費者追求大健康食品的本質需求
    ,因而市場對其極為熱衷也就不足為奇了。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什么是每日堅果?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每日堅果是一款由堅果仁、果干為主要原材料的混合型休閑食品。每日堅果的原果均源自世界各地,在生產工藝中已經去除果殼,通過低溫烘焙輕加工的方式,保留原果的營養、色澤、口感。

    我們從每日堅果的內容物上看,主要分為堅果和果干。主要包括核桃、巴旦木、腰果、榛子以及蔓越莓干、藍莓干、黑加侖干等。

    這難免會引發疑問:為什么是這樣的組合?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圖片來源于《企鵝吃喝指南》

    • 核桃特有Ω-3系脂肪酸,占所有不飽和脂肪酸的20%,可以轉化成DHA;

    • 巴旦木膳食纖維含量高達10.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

    • 腰果含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

    • 榛子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 藍莓富含富含花青素,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世界十大營養食物及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 蔓越莓含維生素C、類黃酮素等抗氧化物質及豐富果膠,養顏美容;

    • 黑加侖含維生素C,花青素,磷、鎂、鉀、鈣、酚類物質;

    ……


    顯然,相比單一堅果產品而言,
    每日堅果的種類更豐富,營養成分自然也更豐富。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合理膳食比吃好更重要

    堅果營養豐富,每日吃點堅果不就可以了嗎?為什么還要去買每日堅果?

    實然,每日堅果的本質就是混合堅果。早在2002年,美國就開始生產混合堅果,并且進入韓國市場。受此影響,韓國本土企業也開始生產混合堅果產品。只不過,當時,上述市場的混合堅果產品采用的是1000g/罐的罐裝。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2003年,恰逢非典和禽流感相繼席卷全球,并由此引發韓國民眾對健康的關心,并開始恐懼吃肉,隨著well being熱潮開始在韓國盛行,提出了以堅果代替肉類攝取脂肪。如今,韓國民眾受well being熱潮影響,吃堅果已經成為國民飲食文化習慣。堅果不僅是韓國世世代代公認的健康食品,也成為韓國從小孩到老人全年齡段的日常必需品。

    可為什么當時的混合堅果沒有轟動市場呢?

    眾所周知,但凡涉及到吃,就離不開“適量”這個先決條件。根據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下稱“指南”):
    中國居民每天膳食應食用大豆及堅果類食物25—35克。

    可見,堅果雖好,也不能多吃,而每日堅果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用一個簡單的數據來解釋:上述指南約定的量約等于5個核桃≈30顆巴旦木≈8顆夏威夷果≈6顆碧根果≈2把松子≈1把開心果≈15顆腰果。顯然,參照這數量,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多吃;并且,不同的堅果均“各有所長”,但消費者并不具備合理的取舍能力。

    另外,從包裝層面看,每日堅果與國外大包裝混合堅果的最大的差別就是凈含量的不同,混合堅果的大包裝不便于攜帶,而每日堅果一般主打《指南》建議的量
    ,更符合當前便捷、即食、按需攝取的消費習慣。

    更為關鍵的是,
    每日裝堅果產品在產品保鮮、保質層面更具優勢。

    這要從堅果本身的特質說起。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這一物質最顯著的特性就是接觸空氣后,極易氧化酸敗,而這也讓堅果保鮮成為整個行業的痛點。

    因此,對于大包裝的混合堅果,每日在取食堅果的時勢必增加了堅果產品與空氣接觸的時間和次數,這一細節顯然違背了當前消費者追求健康的需求。而每日堅果則不同,每次一包,沒有二次污染和剩余產品如何保鮮的顧慮。

    從消費群體看,每日堅果更加適合兒童、中老年、都市白領、有強烈身體管理需求的消費群,其價格雖說高于散裝類產品,但平均單日裝不超過5元/袋的價格并不算高。

    而且這也與我國的國情是分不開的,雖然近幾年我國的人均消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相較歐美地區來說,我們對于堅果的消費能力還是有限,所有小包裝的每日堅果給了我們低價位的多種選擇,5塊錢一包卻能夠吃到4種堅果3種果干。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如今,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于杏仁、腰果、夏威夷果、碧根果、核桃五類堅果,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0.23千克,為同期美國的八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全球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顯然,
    我國人均每日攝入堅果的量,尚未達到膳食指南每日推薦量。

    而面對日均不足一杯奶茶的價格,一袋每日堅果就能滿足每日的營養需求,消費者何樂而不為呢?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如何正確挑選每日堅果?

    推出每日堅果的企業不在少數,市面上的每日堅果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作為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建議廣大消費者選擇正規店鋪以及正規品牌是非常必要的。

    日前,有一個新聞震驚了整個堅果行業:去年底,家住浙江的姚先生,在網上以12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某網紅品牌的堅果,后因發現是假貨報警。警方將姚先生選購的產品送至生產廠家,經過廠家鑒定,商品確系假冒產品,警方又將問題堅果送檢,發現霉菌超標十倍多。在調查過程中,警方還發現假堅果的生產現場環境及其惡劣,衛生條件也十分糟糕……
     

    琳瑯滿目的堅果行業,為什么每日堅果成為了爆品?

    其次看價格,使用來源正規且新鮮的原材料制成的每日堅果產品成本自然也不會太低。根據每日堅果的原材料看,除了核桃和部分碧根果,比如巴旦木、腰果、夏威夷果、開心果、蔓越莓等原材料大多需要從國外進口,這也意味著從堅果產業原料、運輸、倉儲、制造、工藝、包裝等各個環節都會決定堅果的品質和成本。

    根據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和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開展混合堅果比較試驗,涉及的品牌有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沃隆、天優、惠宜、中糧山萃、干貨猩球等品牌,
    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品牌的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都達標。

    更為難得是,國內的頭部品牌企業不僅只是局限于產品本身,已經開始從源頭發力,更加關注在堅果原料產地、運輸過程、生產加工等環節。

    從近年來的營銷動作我們可以看到:洽洽食品作為堅果行業的代表,率先開啟了透明工廠公開生產制作環節,讓消費買得放心。今年11月12日,洽洽食品再度發布業內首個“新鮮標準”,并領銜產業鏈優秀企業共同成立全球堅果保鮮產業鏈聯盟,領銜韓國、美國等國內外優秀的產業鏈企業代表,首發“每日堅果6大新鮮標準”,呼吁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提升堅果品質。

    在日益增大的消費需求和頭部企業不斷優化提高的標準驅動下,每日堅果的品類發展更加讓人拭目以待。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亂世用重典,直播帶貨亟需“自我凈化”

    風口與巨頭都來了,社區團購開啟下半場混戰

    “大自然搬運工”的咖啡情結

    衛龍計劃明年赴港IPO,小小辣條讓資本市場也“上了癮”?

    2020年堅果零食大戰進入年度收官之戰,五大巨頭戰況如何?

    已停牌兩年的匯源果汁欲“復牌”,果汁大王還能東山再起嗎?

    “一招鮮,吃遍天!”洽洽推動每日堅果進入“新鮮”時代

    雙節棍”大戰,哪些品牌耍得風生水起?

    “三年上市”節點臨近,加多寶夢想照進現實了嗎?

    雙十一又來了,哪些食品品牌最會“寵粉”?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6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6日 13:31
    下一篇 2020年11月26日 16: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