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節這天,中國郵政的全國第一家郵局咖啡店在福建廈門正式落地試運營。這也標志著,中國郵政正式跨界進軍咖啡行業。
01
全球最大連鎖企業
涉足咖啡市場
據了解,郵局咖啡售賣的以精品咖啡為主,店內選用的咖啡豆產自云南。郵局咖啡將郵政元素和咖啡元素結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跨界合作、業務疊加,并為年輕一代提供全新體驗。
據了解,此次試運營的郵局咖啡由中國郵政與中域咖燁共同打造。此后,中域咖燁還將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開設多家特色郵局咖啡店。
通過企查查獲悉,該公司全稱為“上海中域咖燁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才新成立,法人代表為張天盛。
公司總部位于上海陸家嘴,經營業務涵蓋企業管理咨詢、信息咨詢服務、食品銷售等。是一家關于咖啡品牌運營和咖啡連鎖經營的管理咨詢公司。
2021年9月、10月,公司還申請注冊郵局咖啡相關商標,包含“郵局咖啡”“COFFEE POSTE”等商標,涉國際分類食品等,當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無效”。2021年11月22日,該公司廈門分公司成立。
就在上個月,“中域咖燁”的注冊資本從100萬人民幣驟增至2000萬人民幣,公司實際控制人從張天盛變成董可欣。
其實在此前,一些郵局早已開始嘗試跨界做咖啡。2020年底,在廈門大學路的郵局咖啡早已開業,郵局咖啡的店員既要負責郵政和代繳費業務,又要兼任咖啡師、服務員。
后來在2021年,中國郵政與上海“喬咖啡”聯名在上海開了一家咖啡館,“喬咖啡”是由上海本土老字號“喬家柵”創新推出以“中式糕點+西式咖啡”主打的品牌。
與其它咖啡品牌不同,郵局咖啡入局擁有一項其他任何食品、零售品牌可能永遠無法具備的核心優勢,就是它的網點規模。
據介紹,中國郵政目前在全國擁有郵政快遞營業網點32萬個,按照14億人計算,意味著每4500人就有一個服務網點,網點密度居世界之首。
2021年,中國郵政支持的網購零售額已經超過8萬億元,農村網點覆蓋3萬多個鄉鎮。依托無人能及網點規模和物流能力,加上高比例的自有物業優勢,一旦郵局咖啡運營模式成熟,中國郵政可以快速地將郵局咖啡復制到全國各地。
02
“咖啡+”的無限跨界
其實,近年來各行業跨界開咖啡館案例相當多見,如同仁堂打破其“中藥鋪”傳統印象,創立“知嘛健康咖啡館”,打著養生咖啡的名號吸引了無數的年輕人前來打卡。
更早的還有中石化也跨界過咖啡館,當時中石化和易捷便利店聯手推出了“易捷咖啡”,這款咖啡以汽油號92#、95#、98#代表咖啡品類,甚至制定了“超越星巴克”的目標。
2019年,女裝與配飾品牌MARNI已經跨界到咖啡領域,其打造的“MARNI MARKET CAFé 快閃店”在成都遠洋太古里開業。
同年,騰訊QQ與瑞幸咖啡聯手,打造的騰訊QQ20周年創業主題店“1999 beta”在深圳開業。主題店最大程度地復刻了QQ誕生之初的社交文化和復古氛圍,借騰訊QQ20周年的契機,讓每一個和QQ共同成長的用戶,用一杯咖啡的時間重溫20年不變的情懷。
此外,還有Adidas、ELLE雜志等以及諸多奢侈品牌都開過咖啡主題店或快閃店,連當年的國貨之光永久自行車也開了自行車主題咖啡館。
其他還有很多飲料界的大品牌,比如農夫山泉、可口可樂、旺仔等都在推出咖啡的即飲飲料。
“咖啡+護膚美妝”、“咖啡+酒店”、“咖啡+書店”……咖啡已經是一種文化和情懷的載體,受到各種業態的青睞。
03
全民咖啡消費已被教育成形?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中,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企業想要跨行來做咖啡?
從資本角度看,咖啡仍舊是資本持續關注的重點。據悉,2020年咖啡融資事件共11起,金額約8億元;而在2021年,咖啡賽道共有24筆融資,金額為34.26億元。這一數據表明,資本對咖啡賽道越來越關注和看好。
從消費者角度看,咖啡消費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據相關中國咖啡行業報告統計,2020年我國大陸人均咖啡消費量在9杯/年,而日本為280杯/年,美國329杯/年,韓國367杯/年,大陸人均消費量遠低于主要國家人均咖啡消費量平均值。
一二線城市中已養成咖啡習慣的消費者,年均消耗咖啡杯數已接近成熟咖啡市場。其次,收入越高者,咖啡滲透率越高。這也意味著,在相對消費不怎么高的三四線城市,咖啡店想要做下沉,需要考慮價格這一方面。
像做精品咖啡的manner,主打平價好喝的精品咖啡。更有甚者,蜜雪冰城還賣出了5塊一杯的輕乳拿鐵,最貴的加濃現磨拿鐵也才12元。與星巴克在民眾心中樹立起來的貴價咖啡印象相比,似乎打破了消費者心中咖啡遙不可及的感覺。
04
無窮大的咖啡譜系
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尤其深受年輕人喜愛。而咖啡店無論從裝修還是產品呈現,都能給品牌更多的表達機會。跨界做咖啡也因此成了眾多品牌延伸形象的優質選擇之一。
大多數品牌開咖啡店并非要跨界餐飲開拓第二增長曲線,終極目的還是形象營銷。這就決定了這些跨界咖啡店概念化的特點,往往直抒胸臆突出品牌形象。
咖啡本身的優勢決定了它天生就是跨界的材料。其一,咖啡有良好的形象定位。作為一個舶來品,咖啡很早就被賦予了浪漫調性,這對于現在的年輕人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也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精神上的追求。
仍以郵局咖啡為例,現代郵局已經存在一百多年,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與郵局有過交集,如大學錄取通知書、收藏的第一枚郵票等,這些天然承載了人們部分情懷和回憶。郵局咖啡要做的是如何將兩者關聯起來,講好這個故事。
咖啡的品類、消費方式趨于多樣化。當下消費能力的提升、咖啡文化的普及、生產技術的不斷升級,使咖啡品類不斷增加。咖啡品類由最初的速溶咖啡、現磨咖啡,逐漸擴展至如今的膠囊咖啡、掛耳咖啡等,咖啡品類越發豐富。
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滲入,“線上消費”、“辦公室咖啡館”、“便利店咖啡”、“新零售咖啡”等創新消費方式,也不斷吸引著消費者關注咖啡市場。
·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啊存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