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還是地獄:客戶體驗與峰終定律(干貨收藏)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美好的客戶體驗都是設計出來的!關鍵時刻MOT就是客戶與公司的各種資源發生接觸的那一刻體驗。這一刻一般就是那短短的15秒甚至更短的時間。

    關鍵時刻可以幫助我們洞察消費者行為,做好體驗設計,定位品牌戰略,產生商業價值,并找到客戶旅程的四步(進店、轉化、復購、推薦)中的商業問題。

    01

    為什么要有MOT

    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整體服務提升”是根本做不到的,就算你做到了,消費者也不會記得。
    就像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所說的峰終定律,消費者會以“最高”、“最低”、“最終”這三個時刻作為經驗自我的認知,其他都不會記得。所以,企業所做的非常有可能都會是無效功。
    所有的體驗設計就講兩件事,一是要在這個時刻進入消費者的心智,二是要產生具有商業價值的行為。這樣體驗設計才有意義。
    總結來說服務的提升只需要在關鍵時刻讓用戶印象深刻,且這個體驗設計是需要能產生商業價值。

    02

    怎么提升MOT

    汪志謙老師提升MOT體驗設計進行了課程總結。首先,就是判斷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當洞察不正確時,根本沒辦法落地。
    進店、轉化、復購、推薦這四大商業指標,就是企業最關心的,MOT就是從這四個指標幫助企業提升的。MOT的四個階段:
    • 始于迷惑,讓消費者進店;

    • 陷于套路,發生轉化,讓消費者買買買;

    • 復購,就是要讓消費者忠于習慣,一買再買;

    • 推薦,就是要讓消費者傳于印記,一傳千里。

    1、進店
    聚焦于進店,找到了進店的關鍵時刻,進行體驗設計落地改善,最后讓消費者在這個關鍵時刻,體驗到我們所想要傳遞的信息,并做出我們所期待的事情,讓企業增長。
    MOT有三要素,“是誰,在什么狀況下,感受到什么”。符合三要素的MOT,才會是一個對的MOT。
    • “是誰”,目標消費者;
    • “在什么狀況下”,場景;
    • “感受到什么”,是消費者在那個時刻中,感受到什么。是品牌信息,也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心智標簽。 
    //問誰才知道
    “愛你的人”、“不愛你的人”和“喜歡你的人”。
    • 愛你的人:高購買頻率、高購買單價、高使用頻率的重度消費者。

    • 不愛你的人是誰呢?就是你競品的重度消費者。

    • 喜歡你的人是誰呢?也就是買過你的東西,但他買一次就不再買了。

    //提升進店的四個洞察
    • 第一個洞察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問“愛你的人”。問他當初為什么會進店,他在進店這個時刻到底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這種五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 第二個洞察點,問“不愛你的人”為什么不進店,做錯了什么,或者做的跟消費者想的是不一樣的。這些不愛你的人,也就是競品的重度消費者,當初沒進你的店,為什么會走進競品的店?一定是他看到了什么東西,吸引他進店。

    • 第三個洞察點,朋友說了什么觸發了消費者的注意力。很多消費者都是被朋友影響才進店的,那個朋友當初到底說了什么,關鍵詞是什么。

    • 第四個洞察點,是去了解大數據是怎么說的。

    //七個問題
    • 你當初是怎么知道這個品牌的?

    • 你平常是怎么關注的,都怎么研究?

    • 之前你朋友是怎么和你介紹這個品牌的?

    • 當初對這個品牌感興趣,是因為哪些內容吸引你?

    • 看過之后,為什么不感興趣?

    • 現在看到這個介紹視頻、照片,你覺得如何?

    • 你現在用什么品牌,當初是怎么知道的? 

    2、轉化
    //轉化的五個障礙
    • 消費者不是專業的
    • 你講的,他不需要
    • 你的美,他看不到
    • 消費者不知道買哪一個
    //轉化的洞察
    • 第一,問“愛你的人”和“不愛你的人”。

      “愛你的人” 當時為什么買?

      當初是因為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買了?

      買來是做什么用的?

      “不愛你的人”當初為什么不買?

      障礙在哪里?

      過程中出了什么問題?

      這些都是你該問的,幫助你挖出關鍵時刻。

    • 第二,試用是所有轉化里的最關鍵場景,轉化率不好的公司,一定是試用出了問題。

      如果你有試用這個場景,一定要去問消費者試用這個環節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消費者有高峰值嗎?

      有低谷嗎?

    • 第三,產品的美,在轉化這個場景下看得到嗎?你的信任狀在你的轉化這個場景看得到嗎?還有指向性,你有推薦消費者去買哪個東西嗎?

    //轉化的落地
    • 試這個:降低消費者的選擇障礙,一個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請消費者試試看。
    • 看這個:你的美可以通過五感去體現,讓消費者感受到。利用反差可視化你的美
    • 買這個:移除他的選擇障礙,這就是指向性。
    //三個問題
    • 第一,你的產品在試用的這個環節有沒有峰值?
      尤其是在“最終”這個時刻,如果你有的話,最終是怎么轉化為下單的呢?
    • 第二,你的美可視化了嗎?
      要放大你的美,當然首先要先洞察出你的美,但你的美,在轉化這個時刻,消費者能用五感體驗嗎?
    • 第三,入門產品要有指向性,那個指向性在哪里?有沒有配合大數據讓消費者產生信任,同時降低首單的門檻,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消費者如果買了你的入門款產品,會不會覺得值了?

    很久以前的用戶體驗地圖

    3、復購
    //企業的三個誤區
    • 第一個錯誤,企業自以為很了解消費者會怎么用產品,但其實不了解。
    • 企業常犯的第二個錯誤是,以為消費者很會用這個產品的各種功能,但其實消費者只會那幾個最常用的功能。
    • 第三個錯誤是最嚴重的,企業常以為有一些地方做不好沒關系,消費者應該不會太在意,但其實消費者超不爽,因為這點就不再買了。
    //六個關鍵時刻
    • 第一個時刻,“最初開箱”:
      消費者一拿到你的產品打開的那個時刻,這也是我們說的三大黃金時刻中的“最初”。
      如果這時候他覺得很驚艷,還沒開始用你的產品,就已經拍照分享了。
    • 第二個時刻,“最真符合”:
      如果你的產品用起來跟廣告里、直播里講的一模一樣,消費者立刻就覺得值了,馬上告訴朋友:這個可以買,強烈推薦。
    • 第三個時刻,“最高峰值”:
      要讓消費者在他最常使用的那個時刻,他本來以為很平凡,沒有什么期待,但他覺得“這不一樣了”,越平凡的時刻,越高頻的時刻,你把它做好,消費者就越有感,就記得越清楚,他才會覺得“值了”,他下次來就是買這個“值”,忠于習慣。
    • 第四個時刻,“最有面子”:
      想要消費者復購你的產品,就得讓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感覺到非常有面子。
    • 第五個時刻,“最低逆轉”:
      滅掉低谷,還不算厲害,真正厲害的是有辦法把低谷變成峰值,那就是高檔的體驗設計,消費者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 第六個時刻,“最沒想過”:把消費者的夢想變真實,消費者會覺得非常值。
    //復購的洞察
    • 第一個洞察點,是去問“愛你的人”和“不愛你的人”。
      為什么一直買你的產品?
      什么時刻覺得值了?
      為什么一直買競品?
      為什么競品會讓他覺得值了?
      到底哪個時刻讓他覺得值了?
    • 第二個洞察點,是找到消費者最高頻使用產品的場景是什么。
    • 第三個洞察點,為什么有消費者買一次就不買了?低谷到底在哪里?
    //七個問題
    • 你為什么會一直買?
    • 你買來做什么用的?想解決什么問題?
    • 你最常使用的時刻是什么?五感體驗又怎樣?
    • 你什么時候覺得值了?
    • 你除了買這個產品,還買過其他哪些產品呢?
    • 你使用時曾經出現什么問題嗎?
    • 你為什么買一次就不再買了? 
    4、推薦
    我是一個消費者,我為什么要幫你分享?
    你有什么值得分享的?
    你知道哪個客人的分享最具代表性、傳播力度最大嗎?
    消費者才是主角,品牌只是配角,用戶在推薦的時候是在推薦自己。
    別總想著怎么讓更多的人推薦你,而應該去找到推薦效果最好的那些消費者是誰。讓有代表性的消費者推薦,更能裂變、拉新,傳播力度可能是千百萬倍以上于普通的消費者。
    什么是代表性的消費者?如果有網紅、大V這種KOL(Key Opinion Leader),那當然再好不過。沒有的話也不要緊,你會發現在你的消費者群里一定也有類似這樣的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他們是你的鐵粉,那他們就是你的品牌的KOL,就是你的美的放大器,能夠放大你的美。
    //七個問題
    • 你有過推薦給朋友嗎?為什么?
    • 你為什么沒有推薦給朋友?
    • 推薦朋友的時候,你都怎么說?
    • 你曾經拍照或短視頻上傳分享嗎?拍了什么畫面?
    • 你會怎么形容你目前使用的品牌?聯想到什么?
    • 你想到這個品牌的時候,具體想到了哪種感覺?是味道、聲音、觸感,還是什么?
    • 你當時在網絡購物平臺上,是用什么關鍵詞搜索到這個品牌的?又是如何搜索到競品的? 

    宜家用戶體驗流程圖

    03
    怎么選出最重要的MOT
    1、通過訪談挖出MOT。
    2、以“重要性”為指標,讓用戶選出在作消費判斷時,哪里是不是重要。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排序。
    3、以“滿意度”為指標,就是用戶覺得這個時刻你做得好不好,他是不是滿意。這時候排序方法有點不一樣的是,我們從低到高排,把最不滿意的放在上邊,最滿意的放在下邊。
    4、把“最重要”和“滿意度”的放在一起排序,如果“10個最重要的”和“10個最不滿意的”之間有重復的,那重復部分就是MOT,如果消費者覺得最不重要的10個MOT,和消費者最滿意的10個MOT有重復,那就代表這是無效功。
    MOT的五大原則
    第一個原則:MOT不是一人一票,不同的消費者重要性不同
    第二個原則,根據企業目前側重的維度,選出相匹配的MOT
    想要做增量市場,你選擇MOT的時候,就應該側重在進店、轉化的MOT;如果你要做存量市場,就要側重在推薦、復購的MOT。
    第三個原則,選擇時,要看這個MOT是不是黃金時刻
    黃金時刻有哪三個?最初、最高、最終。如果你在一卡車的MOT中發現了某個MOT跟這三個時刻接近,不糾結,就是它。選中它,你的峰值打造更容易被消費者記得,進入消費者心智才更高效。
    第四個原則,選擇時,要看這個MOT是不是可以落地你的品牌的核心信息。
    體驗設計的目的是要讓品牌信息進入消費者的心智。因此你選出的MOT,必須是可以體現你想要傳遞給消費者的信息。
    第五個原則,放大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04

    科特勒的MOT案例和體驗設計

    一、MOT案例
    案例1:海底撈的MOT
    • 等待的時候海底撈給顧客做指甲;
    • 到洗手間的時候海底撈旁邊放了雜志;
    • 顧客想和遠在千里之外的親戚一起吃飯的時候,海底撈可以提供視頻一起共餐。
    案例2:Airbnb讓你情不自禁尖叫轉發朋友圈的瞬間
    把真實瞬間一一落實,系統規劃,企業就會帶給顧客獨特的一致體驗
    案例3:美捷步——“超出所有顧客的期望,服務到讓顧客絕望”
    背景:Zappos是一家利用網絡銷售鞋子的電子商務公司,創立于1999年,為顧客提供一個“三雙鞋”服務條款。
    服務法則

    案例思考:問題:美捷步成本是不是無限高?答案:NO!美捷步把用于購買電子商務流量、宣傳、廣告代言等市場和公關傳播的費用全部取消,拿來專門補貼客戶服務,從而把用戶的體驗和忠誠做到極致
    電話服務中心(顧客忠誠小組)

    把與顧客的每一次通話都看作是建立服務品牌的關鍵投資向每個人都提供最好的服務,無論是顧客、員工、還是供應商。
    美捷步從電商當中脫穎而出的案例是互聯網領域創造客戶體驗,以客戶體驗來做核心競爭力的最經典案例。
    實踐MOT的可能步驟:
    • 找到客戶的整體的這條路線,然后把各個關鍵點,各個接觸點,各個真實瞬間(MOT)固化下來;
    • 在每個接觸點上,提供最好的客戶體驗。

    二、是不是在接觸點上做的越讓客戶滿意越好?

    1. 不需要在客戶體驗的每個點上都做到最好;
    2. 客戶的滿意度永遠是被超越的,一旦產品滿意度上升,以后對企業的期望也會升級;
    3. 客戶體驗設計的背后都有成本設計。

    案例4:星巴克橫著排隊;麥當勞豎著排隊。
    分析:
    1. 星巴克的定位基因是社交,星巴克已經遠遠超出一個產品、一杯咖啡或者一個零售的概念。橫著排隊顧客之間更容易產生交流,可以一邊等咖啡,一邊交流或搭訕;橫著排隊看著咖啡機打咖啡,會有被服務的感覺。
    2. 麥當勞定位的基因是,快餐業的鼻祖,營造更熱鬧、更快捷的氛圍。縱向排隊追求速度與效率,看不到臉,導致顧客產生焦慮感,覺得前面的人很慢,輪到自己時會加速。麥當勞的所有用戶體驗,都是圍繞著速度和效率來構建的,一切在促成顧客快速用餐、快速購買、快速離開(所以麥當勞的座位坐起來也并不是很舒服)。

    亞朵酒店“峰終定律”客戶體驗模型

    客戶體驗管理背后的思維底牌
    客戶體驗管理背后的思維底牌是根據品牌的定位和核心價值去確定超越顧客希望的體驗點,和客戶即使有需求也不做改善的體驗點。
    1. 品牌接觸點或關鍵瞬間梳理出來之后,并不要求企業在每個點上做到完美;
    2. 核心在于回歸到企業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和核心功能利益點去設計一系列體驗管理的過程。

    小結
    • 客戶體驗很重要,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在沒有差異化的競爭中異軍突起,獲取市場份額;
    • 客戶管理體驗(MOT),是找到顧客跟企業有接觸點的地方并做好;
    • 客戶體驗管理(MOT)不是所有接觸點的體驗都要做到最好,因為所有的接觸點都有成本,要圍繞著企業品牌所提供的核心價值和定位系統設計客戶體驗。

    三、 客戶體驗管理

    1. 定義
    以提高客戶整體體驗為出發點,注重與客戶的每一次接觸,通過協調整合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各個階段,各種客戶接觸點,或接觸渠道,有目的地,無縫隙地為客戶傳遞目標信息,創造匹配品牌承諾地正面感覺,以實現良性互動。                   
    ——《客戶體驗管理》 by  伯爾尼 H. 施密特
    2. 客戶旅行地圖

    案例5:星巴克客戶旅行地圖

    • 梳理客戶與企業接觸的關鍵節點;
    • 讓用戶描述出客戶在這些真實瞬間的感受,感受是好是壞,是超出預期、滿足預期還是低于預期,并制作打分量表,畫出一張圖。

    3. 客戶體驗管理地實施

    案例6:酒店行業的 check in &check out 痛點解決方案
    四. 總結

    1. 客戶體驗的核心是關鍵瞬間(MOT )的客戶體驗,客戶接觸點可以幫助企業通過客戶體驗方式獲得差異化,建立自身獨特的競爭力;
    2. 客戶體驗落地,并不是把客戶體驗的每個真實瞬間(MOT)都做到最好,要圍繞企業的核心價值和定位做體驗設計
    3. 可以用客戶旅程地圖把客戶體驗落地。把客戶和企業接觸的整個過程,隨著客戶的時間路線把它畫出來。客戶旅程地圖是把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落地的有效工具。

    今日話題:
    #你的”峰終體驗“是如何設計的?#
    歡迎
    評論區留言!

    想了解學習更多“峰終定律”提升關鍵服務體驗,可以掃碼聯系小編!

    -END-
    來源 | 
    汪志謙、科特勒

    整編 | 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價值千萬的“峰終定律”,海底撈、宜家、很久以前都在用

    •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 換個門頭,營業額爆增了3倍!獲客門頭有哪些秘籍?

    • 蔦屋書店:如何重塑企業與消費者的關系?構建用戶體驗管理體系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47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日 11:03
    下一篇 2022年3月2日 1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