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出品做到最好?古志輝師傅分享了七招

    古志輝

    前北京麗思卡爾頓玉餐廳行政總廚,現北京廚房董事長兼行政總廚,曾在“粵菜黃埔軍校”利苑酒家任職14年。從廚30余年,古師傅做菜堅持創新不如專注,研發菜品堅持有80%是傳統味道,20%是創新,并以地道的粵菜贏得無數老餮的青睞。

    古志輝說:“從廚30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對自己有信心。”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古志輝,聽聽他是如何管控出品的,還有他的拿手好菜。

    來源:東方美食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b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酒店廚房對出品的品質把控十分注重,從原料采購、供應商選擇到菜品研發制作,都有嚴格的流程和標準。但是嚴格之外,還會根據客人的需求進行人性化的設計。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

    1.先選時令再看品質

    在選料方面,我們遵循“不時不食”的原則,所以絕大多數的食材都是應季食材,只有少部份原料是非時令的。

    在時令的基礎上,再把控原料品質,如青菜選嫩的,肉類選新鮮、顏色光亮,無注水的。對有特殊需求的菜品做特殊采購,如制作脆皮燒肉,必須選用三層五花上腩肉。

    2.適合我們的供應商

    我們對供應商的選擇,一般是看對方供應的酒店是什么類型的,多選擇供應五星級酒店或者高檔知名餐廳的供應商,這是第一步。關鍵是看其供應的原料品質和是否適合我們。

    3.品質是第一選擇

    除了日常原料的供應,每年我還會去一些原料盛產地去挖掘新原料。

    像每年6月底至9月中旬,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節,我會去云南采購菌菇。

    還有一些食材我們是從國外采購的,如白蘆筍、白松露都是從法國進口,白蘆筍價格在300—400元/斤,而本地蘆筍30元/斤,價格差10倍,但是品質卻比國產的更加好。

    4.原料保存,先進先出

    采購回來的原料不可能一天都銷售完,比如云南的食材我們也不可能天天發貨,所以合理保存原料非常重要。我們的原則是,盡量讓原料的新鮮度保持到最佳狀態。

    我們還會根據預估營業額、當天的實際情況來備料,青菜每天用多少,就從倉庫取多少進行清洗,剩下的進行無水保存。當天銷售不完的,封保鮮膜,打標簽寫上日期,第二天一定要用完,先進先出,肉類也是如此。

    5.在傳統口味上做創新

    研發菜品,傳統味道一定是不能丟掉,所以我認為,菜品創新不是原料、口味的隨意組合,也不是一拍腦門就想出來的,一定要有傳統做基礎。

    我研發菜品的思路是這樣:

    首先,根據季節選擇時令原料,原料拿到手后在腦子中想一下傳統做法,再看書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然后整理思路,就怎么才能提升原料讓菜品好吃進行研發、試做,讓廚房、前廳的人來品嘗,聽聽他們的意見,是否有更好的主意,集思廣益,最后定下菜品、推算成本等。

    菜品定下后,制作樣品,請前廳經理和服務員進行品嘗,給他們講解菜品的口感、味道和賣點等知識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

    比如7月份,是冬瓜、苦瓜等瓜果類大量上市的季節。夏季大家想喝冬瓜湯,因為可以消暑。我做粵菜多年,腦中馬上就會出來傳統做法有什么,一是冬瓜湯,二是用火腿等原料扒冬瓜。

    冬瓜本身沒有特殊味道,需要通過其它食材來提升味道。傳統烹制時會用到老柴雞、豬肉、金華火腿等輔助冬瓜燉湯,冬瓜會吸收這些葷料的鮮味,菜肴自然就會美味。

    借鑒這個思路,我們先將將冬瓜雕成鮑魚的形狀,用上好的湯料來燉冬瓜,搭配用蠔油、鮑汁等燉入味的鮑魚成菜,鮑魚口味濃郁,冬瓜比較清甜,一重一淡,味道中和,品嘗時冬瓜還有海鮮的鮮美。

    這種創新的做法,沒有失去傳統的味道,還注入了新的元素,讓菜品變得既有新意又有賣點。

    6.每天抽查、試菜

    做好的菜品怎么做標準呢?我會先做菜品給廚房的人看,菜品的用量、程序都制定詳細的標準化菜單,這也是酒店必不可少的。

    菜品做到什么程度、口感怎樣則通過演示進行講解,演示完后,廚師開始制作,我會根據他們的制作進行點評,他們再完善。

    除此之外,每天我都會在餐中對菜品進行抽查,不對的地方指出,他們立馬改正;每天下午五點半還會進行試菜,每天三個菜,廚房所有人圍著我聽點評,抽查不合格的,明天繼續試菜,直到合格。

    7.做個性顯人性化

    我們會根據食客口味的需求和宴會的不同,來設計個性化的菜品,這有點類似“私人定制”。

    比如有的食客會要求酸辣湯中不要蝦,或者是烤鴨里不要放黃瓜等,我們都會根據客戶的需求特殊對待。

    我們主打是粵菜,但偶爾也會有客人想點一些其它菜系的菜品,所以在組合菜品時,我們會在菜單上增加一點不同菜系的菜品,如麻婆豆腐、水煮魚,但只是占很少一部分。盡管我們的專長不是做正宗川菜的,但質量絕不打折。如食客想吃水煮魚,那么我們就會選擇最好的東星斑用來烹制。

    也有食客來就餐時不點菜,需要我們給他們搭配,那我就會按照整桌的平衡來安排菜單,從前菜、涼菜、湯品、主菜、海鮮、蔬菜到甜品都有,然后根據商務宴還是家庭聚餐,是否有孩子、女士、老人等來貼心安排。

    古志輝師傅廚藝精湛,其制作的菜肴,匯聚了新鮮的食材、原汁原味的港式風味。下面,就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XO醬脆瓜伴鮮鮑片

    原創思路:

    這款菜是我們自己特制的XO醬調的涼菜,將鮑魚和黃瓜片搭配,一個軟糯一個脆爽,搭配十分巧妙。

    原料:

    鮑魚2個,黃瓜片250克,蔥段、姜片各5克。

    調料:

    鹽、食用醋各5克,蔥油、芝麻油各10克,美極鮮20克,XO醬10克。

    制作:

    1.將鮑魚2個宰殺制凈入鍋,加蔥段、姜片,加水煮熟,撈出切片。

    2.黃瓜片,加鹽、美極鮮5克腌制回軟。

    3.黃瓜片和鮑魚片加食用醋、蔥油、芝麻油、美極鮮15克拌勻,裝盤,撒XO醬稍加裝飾即可。

    香醋牛油果伴烤鴨絲

    原創思路:

    這是一款我們獨創的菜品,也是我們的招牌菜之一。鴨絲吃多了會感覺油膩,傳統鴨肉上桌都會搭配蔥絲、黃瓜絲等,我進行改良搭配西柚,具有開胃作用,口感酸酸甜甜,還有時下流行的牛油果,也是十分健康、受歡迎的原料。

    原料:

    烤好的鴨絲200克,酸姜50克,西柚30克,牛油果100克。

    調料:

    鹽2克,意大利香醋、芝麻油、美極鮮味汁各20克,蔥花5克。

    制作:

    1.將烤鴨撕成條;牛油果切成片。

    2.牛油果加鹽、美極鮮、意大利香醋、芝麻油、蔥花拌勻。

    3.烤鴨、牛油果裝盤,用酸姜、西柚點綴即可。

    野山椒炒蝦球

    原創思路:

    這款菜我們選用的是越南的老虎大蝦球,口感脆嫩有彈性,蝦球鮮美但本身沒什么味道,搭配野山椒口味酸辣。

    原料:

    野山椒15克,大蝦球200克,紅椒塊15克,西芹段50克,姜米、蒜蓉各5克。

    調料:

    雞粉10克,鹽、芝麻油各3克,濕淀粉10克,花生油50克。

    制作:

    1.鍋內入花生油20克燒熱,下蝦球煎至兩面微黃色,取出。

    2.鍋入花生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姜米、蒜蓉、紅椒塊爆香,下野山椒和蝦球、西芹段翻炒,加鹽、雞粉調味,淋濕淀粉勾芡,淋芝麻油出鍋,裝盤即可。

    梅子醬脆皮豬頸肉

    原創思路:

    這款菜有點類似傳統粵菜咕嚕肉,但我從原料和調味上進行了改良,加入了梅子醬口味有了新提升,最后裝盤還加了芒果丁裝飾,酸酸甜甜十分可口。

    原料:

    豬頸肉200克,圓蔥20克,芒果丁10克,青豆粒、紅椒粒、苦苣各2克。

    調料:

    梅子醬50克,脆漿粉100克,花生油800克(約耗50克),雞粉、白糖各10克,鹽5克,淀粉15克。

    制作:

    1.豬頸肉切片,加雞粉、淀粉抓拌均勻入味,加脆漿粉拌勻。

    2.圓蔥切圈,加脆漿粉抓勻。

    3.鍋內下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逐個下入圓蔥圈炸至金黃色,撈出。

    4.油溫升至八成熱,逐條放入豬肉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與圓蔥圈裝盤。

    5.鍋留底油燒熱,下梅子醬、白糖、鹽燒開,出鍋淋在菜品上,撒青豆、紅椒粒和芒果丁,用苦苣裝飾即可。

    脆漿粉:

    面粉100克,加生粉20克、泡打粉0.5克拌勻,加水100克、色拉油10克拌勻。

    玉蘆筍培根海皇卷

    原創思路:

    這款菜是西式原料中式做法,我用培根將鮮貝、蘆筍卷起來,裹上脆漿粉炸制而成,最后澆上自制的馬來金醬,鮮美而不油膩。

    原料:

    蘆筍100克,培根、蝦仁、鮮貝各50克。

    調料:

    脆漿粉(見上文)100克,馬來金醬150克,花生油800克(約耗50克)

    制作:

    1.蘆筍洗凈,切段;鮮貝切條。

    2.用培根將蘆筍、蝦仁、鮮貝卷起來,用竹簽定形,裹一層脆漿粉。

    3.鍋內下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培根卷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去掉竹簽,裝盤。

    4.將馬來金醬燒熱,淋在菜品上即可。

    馬來金醬:

    1.干貝500克加少量水入蒸箱蒸制,取出撕絲;大蒜、干蔥各500克切蓉;紅美人椒50克切碎。

    2.鍋內入菜子油100克,燒至四成熱時,下大蒜蓉、干蔥蓉炒香,炒至沒水份時,下蝦干、蝦膏、蝦米各250克及干貝絲炒香,下紅美人椒碎炒香,加椰汁兩炒勺調味,關火放涼,過濾渣即可。

    招牌炒飯

    原創思路:

    傳統炒飯將米飯、輔料一起炒制,吃起來口感比較干,為此我將炒飯進行改良,米飯單獨炒干香裝盤,配料用骨湯炒制、勾芡,淋在米上,做好的成品飯夠香、口感夠潤。

    原料:

    米飯300克,雞蛋2個,雞肉粒、蝦仁粒、鮮貝粒、冬菇粒、菜心粒各20克,干貝碎10克,姜米5克。

    調料:

    花生油150克,豬骨湯200克,蠔油、雞粉、生抽各10克,鹽、濕淀粉各5克。

    制作:

    1.鍋內下花生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下雞蛋液炒散,炒至六成熟時,下米飯一起翻炒均勻,加生抽5克、鹽3克調味,出鍋裝盤。

    2.鍋內下花生油4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雞肉粒、蝦仁粒、鮮貝粒、冬菇粒、姜米煎香,倒出。

    3.另起鍋下花生油60克燒熱,下豬骨湯,下煎香的雞肉粒、蝦仁粒、鮮貝粒、冬菇粒、姜米、菜心粒翻炒均勻,加鹽2克,雞粉、蠔油、生抽5克調味,淋濕淀粉勾芡,撒干貝碎,出鍋倒在米飯上即可。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2022年

    《烹飪藝術家》雜志征訂開始啦 

    以下12種贈品任選6種

    掃碼訂閱或直接微信都行

    (需要開票發一下開票信息)

    訂閱方法:

    加微信(電話同號)18901061779

    發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即可訂閱!

    更多精彩內容

    可點擊下方鏈接下載東方美食app

    點擊左下角下載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15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18:01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18: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