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瑞幸又一次成為焦點。
一是因為瑞幸公布“椰云拿鐵”上市一周銷量突破495萬杯,銷售總額超過8100萬,成為銷量冠軍。
椰云拿鐵成為瑞幸銷量榜首
二是因為網友發現能以1.5元一杯甚至0.01元的價格買到瑞幸,于是大量網友下單,瑞幸火速關停了訂單系統。
程序顯示雙杯生椰拿鐵低至6元
在餓了么點瑞幸外賣,通過店鋪滿減、立減、紅包等一系列操作,正常下單操作下,原價64元的雙杯咖啡僅需6元,有的產品2杯甚至3元就可以買到,還有的網友曬出截圖,自己下單的2杯拿鐵實付0.01元。
明顯低于平時售價的超低價格火速引起網友注意,人人都想薅一把瑞幸“羊毛”。但有的人訂單正常送達,覺得一杯椰云拿鐵美滋滋,也有的人在等待一兩個小時之后還沒有拿到外賣,甚至是等待多時之后訂單被平臺取消。
瑞幸致歉
很快,瑞幸在18號當天9點41分點發出一封《道歉信》稱,由于餓了么后臺價格配置問題,導致產品價格短時內出現錯誤,門店受到大量異常訂單積壓,因此緊急取消了餓了么平臺異常訂單。
1個多小時后,又在官微上更正,表明是瑞幸內部運營人員配置失誤導致,給餓了么和消費者添麻煩了,正在處理后續問題。
價格異常并非程序BUG,超低價格都是在正常操作下顯示的,顯然大眾對瑞幸所稱的“平臺異常”并不認同。被強行取消訂單的網友對此不買賬,稱沒有任何溝通就被取消訂單不合理;也有網友訂單并未被取消,但也未正常送貨卻顯示送達,沒想到竟被“反薅”。
餓了么平臺上,瑞幸顯示暫停營業
更有網友懷疑這個價格的真實性,認為這不過是瑞幸的一場營銷。從常理上來看,不論是3元2杯還是6元2杯,這種價格對于商家來說都是虧本買賣。如果放在品牌創始初期,還可以用低價拉新優惠來解釋,以瑞幸如今的體量大可不必如此,其所承認的操作失誤更為可信。
網友評論
而在瑞幸初期,的確發過大量1.8折優惠券,一杯咖啡到手5元左右,正是以低價、便捷的定位,得到大量消費者。包括現在很多消費者,對瑞幸的印象都在優惠券上,“有優惠券才買瑞幸”,或者是“要喝瑞幸先領優惠券”。在瑞幸的社群中,發放優惠券也是其常規操作,5折券最為日常,現在3.8折券算是能拿到的最低折扣。
對于此事,消費者對瑞幸的質疑,主要是落在正常交易未能履約上。誠然,當瑞幸發現自己運營上出現問題,及時關閉系統止損是正常操作,但對于已造成的失誤,的確沒理由讓消費者買單。
對于商品標錯價格并進行銷售的案例有許多。在國外一些國家的法律中,消費者有權以商品標簽上的價格購買產品,即使標簽標錯了價格,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高價低標的情況下,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而在我國,普遍由商家與顧客協商處理,或給予一定違約賠償;涉及金額較大、對商品性質產生重大誤解時,也可能存在解除買賣關系的處理等情況。
不過,瑞幸涉及到的不僅是金錢問題。由于咖啡現制需要時間,它面臨最直接的可能還是門店人力、原物料庫存、配送運力是否能合理調配的問題。當大量訂單涌進,門店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也是它不得不關停系統的原因之一。
對于此事,且看致歉后的瑞幸如何處理。
·
ARTICLE
文章
劉瀅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啊存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