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店開在10年老店旁邊,下場就是這樣

    社群里一位老板分享的兩家早餐店挺有啟發:

    看看,這是兩家幾乎挨在一起的早餐包子豆漿店。兩邊都是夫妻店。

    把店開在10年老店旁邊,下場就是這樣

    左邊店里裝修干凈整潔,主打外賣,門口經常被外賣騎手擠的水泄不通。老板人也和騎手關系很好。附近3公里內,同樣的早餐店,他的訂單幾乎是最多的。但是過路來買的顧客很少。他店里的東西幾乎都是速凍半成品,除了豆漿花生漿玉米汁是現炸的。每天早上5點多才看到夫妻兩慢悠悠的開門,把半成品包子饅頭等放進蒸柜,開始炸豆漿。

    右邊店是一家10年以上的老店。裝修就是一般街頭巷尾的普通包子店。店里東西都是老板親手做的,每天兩點多就可以看到夫妻兩在操作間忙碌。這個店的包子饅頭非常受歡迎。每天可以看到排隊買包子饅頭的人群,仿佛這附近就這一家包子豆漿店(其實有好幾家)。沒有上外賣,完全靠線下做起來。

    這兩家店都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在別的同類店的情況下,他們都過得還不錯。問下哪種更好呢?

    以上是這兩家店的情況,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兩位老板都很聰明,很有智慧。同樣位置的兩家店,賣的東西也差不多,但是經營模式大不同。這就是差異化經營,而不是同質化競爭,最后變成低價競爭,打價格戰。

    差異化經營,不一定要產品不同,也可以是經營方式上的不一樣。你做線下,我就做線上,你主打品質,我主打便利,你主打傳統正宗,我主打價格實惠,你做中老年生意,我就做年輕人懶蟲們的生意。

    面向不同的群體了,解決顧客的痛點就不一樣,產品,定價,服務方式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即使位置上在一起,做同樣的生意,也可以避免你死我活的競爭中,我認為這就是良性競爭,你有飯吃,我也有飯吃,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老板可能會疑惑,這樣的競爭格局是一開始就這么設計好的嗎?

    如果能在開店前就設計好開店后的運營方式,是最好的。不過,大部分老板不具備這樣的水平,現實中往往是:開店前,沖著搶別人生意去的,沖著把別人搞死去的,碰壁失敗后,被動調整策略,找到新的生存空間。

    比如案例中的后來者,很可能是看到這個十年老店生意好,覺得這里外賣有潛力,于是把店開在旁邊想分一杯羹。開起來后,發現人來人往,大家還是去老店,因為老店顧客競爭力實在太強了。但總不能被動等死吧,于是降價競爭,對于一個十年老店,降價也未必有效,而且維持品質降價銷售,自己也未必扛得住,這時候發現,線下不行外賣行,外賣顧客都是年輕人,他們早餐就將就一下,品質不那么重要,也不一定在乎老味道,方便更重要,最好有人把早餐送到被窩里,送到辦公桌前,于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哪一種店更好?

    疫情當下,當然做外賣的店更能扛。我們這里,這段時間又爆發疫情了,是第四次爆發疫情了,只能做外賣,不能堂食,線上生意好的店受到的沖擊最大,營業額可能立馬就歸0,而外賣好的店,生意反而變得更好,顧客不能到店里吃,就都叫外賣了。我的店是線下線上都有,幾乎沒受到影響。

    但是,純外賣店也有很多問題,利潤低,流量在平臺手上,顧客忠誠度相對較差,這些問題會導致外賣店做起來比較辛苦,流量可能被卡脖子,過得其實會比較焦慮。

    所以,我認為一個生命強的店,需要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穩。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307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4日 05:02
    下一篇 2022年11月5日 04: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