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小店經濟活力復蘇;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 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播;六安市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餐飲小店經濟活力復蘇
福州民宿主理人范麗珍——
“三坊七巷又熱鬧起來了”
月上檐梢,古厝天井流水潺潺,耳畔古琴聲韻悠悠。廳堂前,一名客人愜意揮毫,提按頓挫間,一副對聯即將完成。沿著青磚路步入一方茶室,桌上茶香氤氳,一家四口圍著小桌,煮茶閑聊、笑語連連。這里是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安民巷30號——一座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古厝,也是一家富有古樸風韻的民宿。
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文旅產業發展的信心,我租下了這間古厝。作為一個進入民宿行業不久的新人,創業初期確實遇到了不少挑戰。如何堅持修舊如舊,在不破壞古厝建筑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進行改造?這需要設計思路,更需要資金支持。挑戰雖然大,但我有信心。鼓樓區的政策支持、福州古厝集團的租金減免、向好的行業前景,讓我堅持了下來。
民宿從2022年10月開始試運營,12月底正式營業。原以為還要一段過渡期才能積累知名度,沒想到我們還沒做多少宣傳,不少顧客就自己找了過來。正式營業以來,天南海北的客人都有,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較多,還來過幾個歸國僑胞。民宿入住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節假日更是天天滿房。粗略一算,今年1—2月份的營業收入就有60萬元左右,遠遠超出預期!
開業以來,我天天都扎在民宿,早上6點多就開始安排一天的工作。“請問這個熱水器怎么操作?”一位客人前來求助,我小跑著去房間演示操作。剛從客房出來,廚房負責人就來找我確認客人們第二天的早餐菜單。每天,我們都會根據客人喜好安排沙茶面、撈化等福建特色餐食,優化客人住宿的體驗。
非遺體驗、快閃演出、沉浸式小劇場……這幾個月,人氣回歸、活動紛呈,三坊七巷又熱鬧起來了。相信福州的文旅市場在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的民宿也能實現人氣和收入的同步增長。
近期,我準備以春日為主題,策劃一系列琴藝、花藝展示活動,把琴、茶、書、香等更多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民宿運營,通過文化展覽、非遺體驗等形式,提供更多樣的服務,讓客人能住得滿意、玩得開心。
南昌社區小食堂負責人李萬卿——
“我們已經準備開第二家店了”
“來碗粉兒嘛,老板!”“再加根油條!”一大早,我的小店就熱鬧了起來。門店不過60平方米,煙火氣卻很足。這陣子,來光顧的客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早上,排隊、等位已經成為常態。雖然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我依然“累并快樂著”。
作為一名從業11年的“老餐飲人”,我經歷過暖春,也遭遇過寒冬。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再創業”。綜合前期調研,我選擇了江西省南昌市的翠林路。這里有一些成熟社區,住著很多白領,正是快餐類消費的目標群體。今年1月,經過兩個多月的選址、裝修,味福記社區小食堂終于開業了。
小店里,喜慶的紅色是主色調,老南昌的一些地標性建筑圖片被擺放在餐桌、張貼在墻面上,相信走進這里,每個南昌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記憶。餐品一般是現點現做,主要是一些特色小吃,比如油條、白糖糕、春卷,都是店里自己的配方。
小店開張一個多月,就給了我不小的驚喜:第一天營業額就達到2000多元,服務了100多人次。最近,隨著人氣越來越旺,日營業額穩定在4000元左右,已經超出2500元日營業額的保本線,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接下來,小店打算入駐外賣平臺,預計營業額還會再增長。
開業以來,我幾乎每天都在店里忙活,除了盯住菜品,一有空閑就跟顧客交流。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顧客埋頭吃好,給我一個滿足的眼神,說一句:“你這個店能搞得好!”每天晚上9點以后,我會和店員們一起復盤,看看顧客還有什么反饋,思考還有什么細節沒做到位。我希望這個小食堂真正讓客人感受到:好吃,不貴,有人情味。
中山路、繩金塔、萬壽宮……昔日繁華的南昌商業地段再次人潮涌動,消費熱情回來了!這也讓我對小店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期待。社區小食堂這種模式,只要用心經營,就能留住不少回頭客。目前來看,消費回暖的速度這么快,我們已經準備開第二家店了。
*本文轉載自人民日報
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 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播
摩肩接踵的排隊“長龍”、蒸蒸日上的餐飲產業……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餐飲堂食等線下消費場景有序恢復,帶動相關消費回暖向好。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
餐飲消費需求大幅釋放
最近,“一桌難求”成了不少消費者就餐的普遍感受。在廣州市北京路的“潮發”潮汕牛肉店“長龍”不斷,晚6點等位的就有幾十桌,到周末這家店日均取號更是近千桌。服務員小跑上菜,直呼“最近客人好像接待不完”。
客流恢復促進營業額增長。2023年1至2月,北京華天所屬各品牌整體同比增長約12%。其中,同和居食府、新川面館同比增長均超過20%。尤其是同和居食府、二友居2月份銷售額已超2019年,恢復至正常水平。
為助力餐飲業復蘇,1至2月,北京、深圳、杭州多地發放餐飲專項消費券,效果明顯。美團數據顯示,杭州、寧波、紹興、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發放消費券后,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除了發放消費券,多地政府還出臺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包括支持外擺經營、推出“餐飲貸”金融產品等。
餐飲之“小”折射發展之“大”。中國烹飪協會分析,2023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增速、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速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今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9%,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5.7個百分點。
中國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1至2月,在春節假期和助企政策帶動下,餐飲消費需求大幅釋放,餐飲市場回升明顯,為全年發展開了個好頭,對于提振2023年消費信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新動能“助燃”餐飲市場
盆菜、速凍菜……廣州酒家加快預制菜新品研發和產品升級,速凍食品的營收一度是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廣東省餐飲服務協會秘書長程鋼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習慣變化,不少餐飲主體“危中尋機”。有的主動調整經營方式,包括創新預制菜等餐飲產品、加強產業跨界融合,疊加新興消費元素,擴展了商業空間,優化了品牌體驗和認知,最終增強消費信任激活市場,以實現更平穩、可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
包括直播、短視頻,數字化渠道和社交分享功能幫助刺激消費需求,吸引更大客流,拉動餐飲消費。“我們通過策劃肥肥故事匯、美食推薦官探店等視頻,提升品牌熱度。”肥肥蝦莊董事長柴標說,部分門店一天七八成的客流來自網絡平臺引流。
更多老字號嘗試跨界創新,吃喝與游、演、娛、購等多業態結合,多樣新場景豐富消費體驗。在陜西,集秦腔演藝、老字號美食、國潮新零售為一體,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的游客越來越多;西安飯莊總店通過陜菜文化體驗博物館,讓顧客沉浸式了解當地飲食文化;老字號企業變身“便民社區食堂”,開啟社區連鎖新模式。
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靳文平表示,老字號開啟多元化發展新篇章是餐飲行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需求為突破口改革探索的縮影,有助于推動行業發展,提升品牌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新舉措穩定行業信心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各地進一步明確政策、穩定預期。
利企惠民政策持續加碼,助推餐飲消費升溫。比如北京舉行多樣餐飲促消費活動;廣州陸續出臺餐飲扶持政策,對轉型升級餐飲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對營業額增長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溫州圍繞降低餐飲業準入制度性成本等,出臺提振餐飲業發展信心十條舉措。
餐飲業主體信心更足,投資布局加速。不久前,中國(廣州)餐飲產業發展大會暨投融資合作交流展上,上百家餐飲企業提出近千個品牌餐飲投資項目意向,既有粵菜、湘菜、川菜、魯菜等國內主要菜系,又有日料、東南亞菜、中亞菜等國際風味,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
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咨詢相關負責人張毅說,餐飲行業擴張表明信心逐步恢復,拓展多元,并趨向中高檔項目。餐飲行業追求更高質量的品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宴會、聚餐、商務接待、預制菜等各個方面都能看到餐飲業快速恢復的信號。新模式、新渠道、新技術不斷涌現,推動餐飲業向多元業態和品質化發展。”陜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建奇說,也需要注意到由于門檻低,行業競爭加劇,整體利潤率較低,原材料和服務成本日益增加,因此要在專業化和產業化方面進一步發力,提高競爭力。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加速餐飲業全面穩步復蘇,要持續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導,推出更符合企業需求和市場預期的幫扶、促消費政策,引導培育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合理化產業布局。同時,既要促發展也要反浪費、既要產品創新也要守好食品安全底線。
*本文轉載自新華社
六安市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為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市市場監管局積極作為,多措并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自3月制定印發《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將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與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省食安縣區等創建工作有機融和,與“守查保”專項行動及“兩個責任”落實緊密結合,全方位全領域推動“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走深走實、落細見效。同時,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餐飲浪費行為,金安區查處的一家餐飲單位誘導顧客超量點餐案例被納入全國典型案例。創新開展食品安全“百千萬”工程,制定統一宣講課件,將食品安全知識、制止餐飲浪費常識送進中小學、幼兒園,激發學生牢固樹立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意識。發揮外賣騎手“志愿者”“快遞員”“宣傳員”作用,組織外賣騎手在送餐的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宣傳“小折頁”隨單配送,提醒消費者崇尚“新食尚”,杜絕餐飲浪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制止餐飲浪費知識進老年大學活動,鼓勵老年人持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帶動家人和身邊人杜絕餐飲浪費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
*本文轉載自六安新聞網
?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