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長假,國人的消費力和消費欲望統統爆發。每個旅游景點都是人山人海。
我為了不給全國人民添堵,決定留下來堅守陣地。
去了趟超市,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去看看消費品市場。權當做市場調查了,哈哈。伊利今年推出常溫酸奶叫安慕希,去跟光明乳業的莫斯利安去競爭。我之前做了三年光明乳業的華東地區媒介投放,莫斯利安幾乎是光明二次崛起的龍頭產品,也就是電商里面講的爆款。一個單品做了30多個億。可惜鳥,竟然后來沒買光明的股票。
三全收購了龍鳳,所以超市里速凍食品專柜里,三全的系列產品最多,雖然現在還在磨合期,相信未來會更好。
有個面條的上市公司叫克明面業,我也買過他的面條,味道不錯,不過基于它的競品很多,就沒考慮過它。
另外有一個品牌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吃過,就是大名鼎鼎的洽洽瓜子。在瓜子這個品類里,它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第二名到第四名的總量都不如它。只是近幾年做了三個新品都不算成功,薯片、蛋糕、果凍,卻讓三只松鼠搶占了堅果的商機。今年企業開始聚焦堅果炒貨,看來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不要偏離自己的優勢圈。
大家別小看逛超市,西方有個投資大師叫彼得林奇,就是靠觀察身邊市場的動向來發現投資標的。
節日里外出吃了兩次飯。一次,是在家門口的胡大酸菜魚。之前去過三次,五點半去,魚片就沒了。老板的饑餓營銷做得不錯,門口總是排滿人。越是吃不到,就越是想吃,前兩天正好想起了“今晚吃什么”這個嚴肅的哲學問題,就又去了。
這次去得早,總算點上那個爆款酸菜魚了。魚片確實不少,但不是我喜歡的,片太厚,又放了大量的嫩肉粉,味精,所以魚片原來的味道完全沒了,酸菜也很一般,總之不會來第二次。想不通他家為什么生意如此火爆,這個酸菜魚真心太一般了,口味這東西,真的是仁者見仁。不過,他叫胡大酸菜魚,說明自己對這道菜還是有自信的,可能我吃慣了原汁原味的東西。(我在家從不用雞精,很少放各種調味料。)
第二次聚餐是我們粉絲經濟訓練營的南京十幾位小伙伴聚會,(對不住外地的小伙伴了,10月我會去一次深圳,我們可以在南方聚一次)大家又有好一會沒見了。于是我們約了四號下午在陳罡的水晶鞋婚禮咖啡一號店先聊天。
(陳罡的水晶鞋婚禮咖啡店)
不巧,那天生意特別好,我們突然來了10多個人,店里椅子都不夠用了。陳罡也是我們訓練營的學員,他這個婚禮咖啡算是全國首創的跨界餐飲,把咖啡甜點與婚慶公司混搭,既解決了婚慶公司前端與潛在消費人群的接觸、溝通,建立情感與信任,又有一些收入,真的非常棒。環境也很贊,南京的朋友可以去坐坐,報我的名字,應該可以打999折。
大家聊得非常開心,每個人都分享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進展。專修蘋果系列的張磊創辦了極客吧品牌,他如今已經是自媒體明星了,不僅擁有大量的粉絲,都有好幾撥投資人找上門了。他不停地跟我說,自媒體明星太厲害了!(這其實是秦剛老師給我的指導,我又順手教給他們而已)
(右邊這個笑得賊開心的就是陳罡了,當然了,飯店還沒開,已經有一堆人等著要去吃了,連桌子都賣掉了,狂笑中)
王楠聚焦出租車司機人群,拓展他的亮龍節油火花塞,因為核心客戶策略用得好,也是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了。最近也開始接觸投資人。我又跟他分享了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的案例,讓他找到社交網絡上傳播的路徑。他的執行力特別強,真的為他驕傲。
陳罡的另一間餐廳牛掰三道菜總算搞定了燃氣問題,馬上就要開業了。這個應該是我和他的心血之作,完全用社交思維、粉絲經濟的玩法策劃的一家新餐飲。只有三道主菜,足以顯示我們對菜品的信心,同時也解決消費者點菜難的痛點。
當然,不僅僅是從飯店名稱、菜品設計,包括環境設計、人員配備等等都體驗了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那天,他還跟我分享了他的餐桌預售進展,尼瑪,桌子也能賣,真夠牛掰的。(已經有七位天使顧客花了3000塊買了一張桌子的使用權,從此這張桌子上就會刻上他的大名。帶人來吃飯,那是何等的牛掰。)還有很多玩法,敬請期待!我們都等不及了,牛掰三道菜,你早點開業吧!
后來大伙去了旁邊的一家餐館,原因是他有夠容納我們的包間。菜品味道非常一般,環境很一般,所以生意也很一般。就不說他的名字了。這種飯店至今還存在,就是憑借位置還不錯,不過,不會去第二次了。其實這樣的餐館現在有很多,我也很難理解,老板為什么不多用點心思在菜品、環境、用戶體驗上。這樣隨便做生意的態度實在太糟糕了。(也許是我太挑剔,可能大多數客戶都馬馬虎虎。)
總之這兩天在外就餐兩次,覺得餐飲市場機會實在太大了。因為用心思的老板太少了。如果,你真的想創辦一個有新意,符合未來趨勢的餐飲品牌,又想透過社交網絡讓他快速被市場接受,可以找我聊聊。我打算把這個做成一個系統的課程,你們覺得如何?有興趣的,可以留言。
席間,我們的食品大王徐黃河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新產品,果蔬自然派。味道那是相當地好,以前有幾個品牌做過,沒成功。我覺得幾個原因,第一,做早了,市場還沒到,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然、環保、低熱量;第二,包裝太土了,休閑食品包裝太土,基本沒機會。要知道它的主流購買者就是女性和孩子,她們都是視覺大于觸覺。總之,那天他的產品被大家一搶而空,這個產品不用說,一定可以火!
黃河還跟大家分享了他最近參加的一個組織,上海大約有兩萬多會員,主要是以貨易貨來盤活自己的企業資產,非常有意思,好幾個學員都躍躍欲試。那天的聚會,大家除了分享項目發展,我們就幫他分析和拆解,每個人都會有收獲。一群人因為志同道合,也因為我之前做了這個樣一個訓練營(無心插柳)就聚在一起,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信會越來越好。
今天下午跟老婆去看了場電影,《心花路放》黃渤與徐錚主演,寧浩導演的。之前在社交網絡上就看到影評,評價他就是一部段子電影,于是我就更加想去看看了。到了影院,使用大眾點評的團購,兩個人花了60元。現如今,使用團購看電影應該是主流了吧,不知道是否有人還不會用,我只能說,土豪,我們交個朋友吧。
開映前,旁邊有個賣臺灣煎餅的,就是類似旺旺煎餅,買了一盒。影院一般就是爆米花加可樂,太沒新意了。為什么不能多開發幾款適合觀影時的休閑食品呢?所以,只要用心,處處是商機啊。
兩個多小時,一下子就晃過去了。按理說,我們國內的電影票價并不算便宜,可是花60元卻可以讓兩個人打發掉兩個小時的時間,除了去圖書館,這應該算是最便宜的休閑娛樂了。再加上這幾年影院屏幕井噴,我們家樓下未來就要有三家影院,也難怪影院票房節節高升。回來一查,心花路放已經五天五億多票房,看來又是一部破十億的大片了。文化產業真的是火爆啊,不信你去看看A股市場!
晚上在線又有徐州的朋友透過自U工場的潘漢彬兄弟找到我,跟我交流了關于傳統餐飲人困境的事情,約我節后去徐州跟當地幾個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做個分享。看來,我的旅游計劃又要延遲了。
節日里,大家都看到哪些商機,不妨一起交流交流。
余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社交網絡人,15年植根本土品牌營銷,專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獨創《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品途網、新食品雜志等多家新媒體特約專欄作者,任多家媒體、商業集團、企業品牌粉絲經濟戰略顧問。南京心密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
個人微信:xingzheyihong
公眾號:xingzheyh
QQ:598684088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