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跌的海底撈,上漲的火鍋,火鍋一哥的光環還能亮多久?



    海底撈的熱搜體質,其他餐企拍馬難及。

    近一個月內,海底撈開小酒館;海底撈人事變動,“老板娘”舒萍請辭,第二大股東施永宏請辭,再往前追溯,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就連撤下一款小料,都能登上熱搜,上升到“挨罵”的高度。海底撈一直在輿論的風口浪頭上浮浮沉沉。


    輿論的加持下,海底撈近一年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但是,海底撈真的如網友預言一般,“跌下神壇”、“撈不起”了嗎?

    熱鬧的行業
    與跌跌不休的巨頭
    8月24日,海底撈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海底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0.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9%;凈利潤為9650萬元,同比上升110.0%。海底撈實現扭虧為盈。

    業績扭轉,預想中的股價漲勢卻并未如約而至。
    2021年8月25日午間休市股價顯示,海底撈跌2.95%,收報27.95港元。
    相較于2021年2月17日83.85港元的巔峰股價,海底撈的股價已跌去三分之二。

    伴隨股價的跌跌不休,海底撈的市值也嚴重縮水。
    “市值縮水3000億”,已經成為各大媒體報道海底撈的關鍵詞之一。
    海底撈半年報業績喜人,但其曾經引以為傲的翻臺率卻下降至3次/天。這一數據較2020年疫情期間還要低,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翻臺率為3.3次/天,整年為3.5次/天。此前,2019年的翻臺率為4.8次/天,2018年為5.0次/天。
    翻臺率下降,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營收不及預期,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創始人張勇也曾在此前做出反思,稱對疫情預判錯誤,強調海底撈被神化,并直言對海底撈的持續增長不抱希望,因為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一直增長。
    無獨有偶,另一家火鍋行業巨頭呷哺呷哺最近也不太平。8月27日10時,呷哺呷哺股價為6.26港元,相較于今年2月的27港元,同樣跌幅驚人。8月19日,呷哺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采訪時表示,呷哺呷哺決定關閉200家虧損門店,被媒體稱為“斷臂求生”;7月份,因為罷免行政總裁,呷哺呷哺的“內斗”也曾引發輿論關注。

    兩大巨頭跌跌不休,爭議不斷,火鍋不香了嗎?
    相反,火鍋行業依然如火如荼。《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中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火鍋的市場規模近6000億元,門店接近60萬家。火鍋賽道吸引了明星關注,資本加持,依然一片熱鬧,火爆異常。
    作為餐飲行業的第一大品類,火鍋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行業的“前赴后繼”。在這樣的行業里,一兩個巨頭的動向不會對行業產生明顯的影響,甚至,即便有巨頭轟然倒下,馬上會誕生新的巨頭迅速補位。
    海底撈與流量的愛恨糾纏
    海底撈在一次座談會上曾表示:“我個人不花錢長期占據各大頭條,別人想上都上不了。我就用幾個店試點下新產品都能上頭條,很尷尬……”此時,正處海底撈用素食味伴侶替換下牛肉粒的當口。
    不花錢買流量,但海底撈從來不缺流量。海底撈任何一個動向,都可能被其背后的流量推向熱搜。然而,對于目前的海底撈來說,流量帶來的不只有“愛”,還有一系列的“麻煩”。
    1、過度服務
    流量帶火了海底撈的服務,同時,流量也為海底撈的服務帶來了巨大的爭議。
    海底撈被“神化”,服務是背后的“神來之筆”。在流量的眼中,“極致服務”與“過度服務”之間并沒有明顯的區隔。
    今年年初,“海底撈暗語大全”在網絡上流行開來,比如暗語“聽說你們這里的零食很好吃”,服務員會送出小零食;“小仙女來吃火鍋了”,是討要仙女棒的暗語等。不少網友帶著“攻略”打卡海底撈。但是,很多網友在說出暗語之后,并沒有得到理想中的回應,甚至有些門店的服務員直言,我們沒有這樣的暗語,讓網友多少“覺得有點尷尬”。海底撈方面也有人回應,所謂的暗語事實上有些門店在特殊情境下的一些服務,而非是標準服務。即便有解釋,還是有網友稱海底撈“變摳索”了。
    網友總結的部分暗語
    有網友吐槽在海底撈沒有享受到“極致服務”,也有網友在網上呼吁海底撈“放過吃飯的我們”,“我們可以自己吃得很好”。特別針對生日祝福,很多顧客表示:“感動到不敢動”,還有網友為避免上演過生日的“社死”現場,將生日蛋糕放包里,躲著服務員“偷”著吃。
    一邊是期待海底撈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顧客,一邊是嫌棄海底撈服務過度的顧客,關于海底撈的服務之爭,不會有標準答案。服務沒有特別的標準,一旦服務被訂進制式的標準里,反而少了人情味。特別是中國式服務,中國式的溫暖、貼心,有太多詮釋方式,并不是每一種方式都適合任何一個人,海底撈也在探索適配更多人的服務方式。
    近日,在網上傳得比較火的海底撈“洗頭服務”,即便很多網友因為該項服務特意打卡海底撈,但依然有網友吐槽海底撈“不務正業”。并且,洗頭也好,美甲也罷,都不是海底撈的標準服務,不會每一家店都有,面對“厚此薄彼”的情況,也會有顧客表示不滿。
    所以,海底撈探索極致服務的路徑沒有爭議,只不過,面對眾口難調的顧客,其中的“度”真的很難把握。
    2、過度消費
    海底撈充分享受著流量帶來的紅利,同時也承受著被流量過度消費。

    海底撈曾因為撤下牛肉粒上過熱搜,因為這不是一款普通的小料,它曾經為海底撈帶來巨大的曝光度。
    時至今日,網上依然流傳大量DIY海底撈番茄牛肉粒的內容;
    同時,這款小料還承載著“羊毛黨”的希望。
    17元吃海底撈事件曾在網上掀起巨大的輿論爭議,甚至,網上流傳有以番茄牛肉粒為主要“充饑食物”的薅羊毛攻略,也有不少網友親身體驗。
    之所以后來引起爭議,是因為一位網友在17元吃了一頓海底撈后,還吐槽海底撈當時沒有送給小朋友禮物,服務也不到位……
    撤小料上熱搜,被網友薅羊毛,在這些事件的背后,是海底撈正在因為流量而被媒體、網友過度解讀。

    海底撈的探索
    遠不止于火鍋
    因為一段時間的頹勢,被認為是“跌下神壇”,失去“一哥”位置,事實上,海底撈的“一哥”地位依然很穩。即便在一片叫衰的局勢下,海底撈對于餐飲業的持續探索,依然堪當一個行業龍頭的表現。
    根據海底撈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達到1597家,相較于去年底增加了299家。近兩年,海底撈在積極下沉,下沉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或為海底撈帶來新增量。

    針對火鍋業務,海底撈引發關注比較多的兩大動向是新設置了“一日食安員”與“食品規劃收納師”兩大新職位,推出了沙棘味鍋底。


    張勇
    曾預言海底撈的兩種死法,
    一種是管理出了問題,另一種是食品安全出了問題。
    張勇強調,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設置一日食安員,是海底撈針對食品安全的升級。
    海底撈原本就設有專職食品安全員,一日食安員由門店全體員工輪流擔任,與專職食品安全員共同擔起食品安檢查的責任;
    食品
    規劃收納師則用于改善食品物資在庫房內的周轉率,同樣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助力。


    沙棘味鍋底同時承載著海底撈的推新和公益使命。顧客每消費一整鍋1200g沙棘火鍋海底撈就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一棵沙棘樹,助力西北荒漠化治理工作。
    火鍋業務之外,海底撈小酒館開業了,以自熱小火鍋、火鍋底料為主打產品的新零售業務銷量不俗;十八氽、飯飯林、秦小賢、撈派有面兒等品牌擺開了快餐矩陣,以智慧運營、平價策略打開市場;還有對供應鏈的深耕……海底撈的生態布局,也決定了它領先的地位。
    正如張勇所說,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持續增長。起起伏伏才是一家企業的正常步調,那么,海底撈近段時間的表現,也大可視為一個企業發展歷程中的正常起伏。

    底撈的
    背后,反映出的是一個競爭持續加劇的火鍋行業。

    在任何一個有競爭的行業里,品牌梯隊都不會一成不變,在依然一片向好的火鍋行業,未來可能會產生新的頭部品牌,梯隊里也有可能迎來一匹又一匹的黑馬。
    海底撈作為一個歷經時間與市場的考驗,一步步成長起來,且在發展的路上一直思變且努力向上的頭部企業,不會輕易倒下。
    在火鍋行業,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海底撈等巨頭繼續成長,迄立不倒,同時,更多新派火鍋,新晉品牌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共同呈現出一個百花齊放,持續向好的火鍋行業。

    關注《餐飲界》視頻號

    獲取每天最新餐飲資訊

    并可獲取價值999元線上課程+行業數據報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64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7日 17:05
    下一篇 2021年8月27日 17: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