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風味菜11款,與眾不同


    干鍋番茄雞

    原料:

    凈仔公雞1250克,番茄1000克,白蘿卜條300克,紅小米椒80克,姜米30克,蒜米30克,蒜苗段20克,干花椒10克,姜片、蔥節、香菜節、熟芝麻各少許。

    調料:

    料酒30毫升,香油豆瓣15克,蠔油5克,鹽5克,雞精8克,味精5克,色拉油適量。

    制法:

    1、把凈雞斬成塊,納盆加姜片、蔥節、鹽和料酒碼味。另把番茄切成塊,紅小米椒切成節;

    2、凈鍋放油燒熱,下雞塊炸至八分熟時,倒出瀝油;

    3、鍋里留底油,下姜米、蒜米、花椒和小米椒節,炒出味再加豆瓣炒香,在倒入雞塊翻炒時,加蠔油、鹽、雞精、味精,同時加放番茄塊一起炒,大約2分鐘后開始收汁,撒入蒜苗段,翻勻便起鍋裝入墊有蘿卜條的鍋中,撒入熟芝麻和香菜節即成。

    鎮遠道菜扒鱸魚

    原料:

    鱸魚1條,道菜50克,青小米椒末30克,姜粒、蒜粒各少許。

    調料:

    豆瓣醬10克,黑豆豉10克,鹽、料酒、味精、雞精、鮮湯、藤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鱸魚宰殺治凈,在魚身兩側肉厚處剞淺十字花刀后,待用。另把道菜切成細顆粒;

    2、鍋上火放油燒熱,先撒入道菜粒、姜粒和蒜粒炒香,摻鮮湯燒沸后,加入鹽、料酒、味精和雞精,接著把鱸魚放鍋中,燒熟以后撈出來盛盤;

    3、往鍋中的湯汁里加炒過的豆瓣醬、黑豆豉和青小米椒末,調好口味再淋些藤椒油,起鍋舀在盤中魚身上,即成。


    花椒江團


    原料:

    江團1條,水芋粉150克,干花椒10克,豆瓣、糍粑辣椒、刀口辣椒、干辣椒節、姜米、蒜米、蔥花各少許。

    調料:

    鹽、料酒、味精、鮮湯、濕淀粉、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江團宰殺治凈,改刀成片并沖凈血水后,納碗加鹽、料酒和濕淀粉,碼味上漿待用。另把水芋粉在沸水鍋里焯水后,撈入湯缽墊底;

    2、凈鍋里放菜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干花椒和干辣椒節煸香,再放入糍粑辣椒、豆瓣繼續煸炒。炒出香味才下刀口辣椒,摻鮮湯并加鹽和味精,調成麻辣鮮香的口味后,打去料渣再滑入魚片,煮熟便起鍋裝盤,舀上用熱油炒香的干花椒,同時撒上蔥花即成。

    豆花咸燒白

    原料:

    豬五花肉500克,嫩豆花1盒,芽菜100克,酥黃豆、蔥花、姜米、蒜米、干辣椒節、花椒各少許。

    調料:

    蠔油、豆瓣、糍粑辣椒、鹽、胡椒粉、醬油、雞精、味精、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五花肉放沸水鍋里煮斷生,撈出來往肉皮表面抹醬油上色,然后放高油溫鍋里炸至皮泡肉黃,撈出來改刀成大片放托盤里,鋪放芽菜并淋入用蠔油、胡椒粉、雞精、味精和鮮湯調好的汁水,上籠大火蒸40分鐘,待用;

    2、將豆花切成塊,入籠蒸熱后取出來放碗底,再把蒸好的咸燒白翻扣在上邊;

    3、凈鍋放少許的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豆瓣和糍粑辣椒炒香,摻適量鮮湯燒開,加鹽、胡椒、雞精熬出味再打去料渣,起鍋舀入盛有豆花咸燒白的碗里,最后撒上酥黃豆、蔥花和熗香的干辣椒節、花椒即成。

    酸椒炒牛柳

    原料:

    牛里脊150克,酸辣椒100克,芹菜節30克,姜片、蒜片各少許。

    調料:

    蒜蓉醬、鹽、姜蔥水、料酒、白糖、醬油、陳醋、味精、雞精、水淀粉、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取牛里脊肉切成大片,納碗后加鹽、姜蔥水、料酒和水淀粉,拌勻碼味上漿;

    2、凈鍋放油燒熱,下牛肉片滑熟以后,倒出來瀝油;

    3、鍋里留底油,先下姜片、蒜片、酸辣椒和蒜蓉醬炒香,倒入牛肉片后,加白糖、陳醋、料酒、醬油、味精、雞精和花椒油,一起翻炒勻才放芹菜節,炒熟便起鍋裝盤。

    刺梨紅燒肉

    原料:

    豬五花肉塊500克,刺梨干片30克,干辣椒節、姜片、蔥節各10克。

    調料:

    紅燒醬油、蠔油、海鮮醬、冰糖色、鹽、料酒、雞精、味精、色拉油各適量,八角、桂皮、香葉各少許。

    制法:

    1、把五花肉塊在沸水鍋里煮至剛熟時,撈出來切成塊;

    2、凈鍋上火放油,先下姜片、蔥節、干辣椒節和豬五花肉塊,爆炒出油后烹料酒,摻入煮肉的原湯,另外加放鹽、紅燒醬油、蠔油、海鮮醬、冰糖色、鹽、香料和刺梨干,待慢火煨至熟透時,放雞精、味精并推勻,見其收汁后再裝砂煲里上桌。



    泡椒板筋

    原料:

    豬板筋300克,泡椒節80克,野山椒節30克,芹菜節25克,糟辣椒25克,姜片8克,蒜片8克。

    調料:

    鹽、料酒、白糖、醬油、陳醋、味精、鮮湯、水淀粉、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豬板筋切成二粗絲納碗,加鹽、料酒和水淀粉碼味待用。另取一個小碗,放鹽、料酒、醬油、陳醋、白糖、味精、鮮湯和水淀粉,調勻成荔枝味的碗芡汁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下板筋過油后倒出來瀝油。鍋里留底油,下糟辣椒、泡椒節和野山椒節炒香后,加放姜片、蒜片炒幾下。倒入板筋后,烹入準備好的碗芡汁并撒入芹菜節,最后淋紅油稍炒便起鍋裝盤。

    鐵板鱸魚

    原料:

    鱸魚1條,油辣椒120克,豬五花肉丁50克,油酥花生米20克,姜米、蒜米、蔥花各少許。

    調料:

    孜然粉、蔬菜汁、鹽、料酒、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鱸魚宰殺治凈,納盆加蔬菜汁和鹽、料酒腌味;

    2、凈鍋里放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腌好味的鱸魚炸熟。撈出后,擺在燒熱并墊有鋁箔紙的鐵板上;

    3、凈鍋上火放油,把豬五花肉丁下鍋煸炒至吐油,再放入姜米、蒜米、油辣椒、孜然粉和油酥花生米炒勻,加鹽、味精調味后,起鍋舀在盤中魚身上,撒上蔥花即成。

    貴州米豆腐

    米豆腐做法:

    1、將大米浸泡,淘洗干凈,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蓋過米3.5厘米。

    2、將1千克米加50克粉狀石灰調成漿,然后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然后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2),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水(1千克米放2千克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改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15分鐘。

    4、煮熟的米漿變成糊后,趁熱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確定,一般以3–10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后即成米豆腐。

    涼拌:

    將制好的米豆腐200克切成6厘米長的長條,加入蔥花、油炸花生米、黃豆各8克,豆豉3克,醋、蒜泥水、糊辣椒各10克,醬油、紅油辣椒各6克拌勻即可。

    遵義羊肉粉

    原料:米粉100克,帶皮熟羊肉25克(1份量)。

    調料:羊油10克,煳辣椒面5克,花椒粉、鹽、味精、辣椒油各2克,羊原湯200克,香菜6克,蔥花各3克。

    制作:

    1、米粉用涼水泡透,去掉酸味,放入沸水鍋中燙透,用漏勺撈出裝入面碗中。

    2、將羊肉片鋪在粉上,舀入用調料調好味的湯,再在上面撒上蔥花、香菜即可。

    熟羊肉(20份量):

    羊肉洗凈,切成塊,放入鍋中加干辣椒、老姜、冰糖、料酒各10克,陳皮5克,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小火燉,撈出擺齊,用重物壓緊,冷卻5小時,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的簿片。

    關鍵:

    1、羊肉切得越薄越好;辣椒油要鮮紅,用羊油來炸制。

    2、米粉有三種制作方法:將精米淘洗浸泡,用機械加工成米劑,再制成圓柱形或扁條狀米粉條;或用磨漿→摻芡→蒸制→晾曬→切條的方法制得,也可用磨漿→摻芡→漏勺擠壓→沸水燙熟的辦法做成。

    豆面酥餃

    原料:糯米粉300克,面粉150克。

    調料:白糖10克,熟豆面粉20克。

    制作:

    1、把糯米粉倒入盆中,加200克涼水、面粉,搓揉成團,讓其自然發酵120分鐘。

    2、發酵好后,下燒至三成熱油中炸制成形,再打撈起來,將油溫升至80℃,投入酥餃復炸,直至成金黃色,裝盤,上桌蘸食白糖、熟豆面粉即可。


    來源 微冷碟





    點擊下列二維碼,直接訂購東方美食各類雜志


    《餐飲經理人》


    《烹飪藝術家》


    東方美食會員專享,點擊有驚喜


    訂購熱線+微信:13331083197


    早訂閱,早受益!

    豐富禮品抱回家!

    先到先得,贈完為止!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383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6日 20:17
    下一篇 2017年10月6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