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考日本
最值得借鑒的真實記錄
為何
·
日本餐飲
一開就是幾千家
一干就是一輩子
一做就是幾代人
某家立食餐廳
仿佛可以聽到快速咀嚼食物的聲音
日本有一種特殊的餐飲形態,叫“立食”。顧名思義,就是站著吃飯的餐廳。這種餐廳常見于繁華和人流量大的地段,不要以為這是最近年輕人流行起來的形態,其實“立食”在日本有很久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紀。
早期這種文化起源于“蕎麥面立食”,后來涉及范圍越來越廣,包括壽司店、天婦羅店、牛排店、烤肉店等等,甚至還有站著用餐的居酒屋。可見,不光是小吃類,連正餐也有“立食”的趨勢。
這一期“餐”考日本,我們不聊胃下垂那些事兒。我們聊聊,“立食”文化,給我們中國餐飲帶來哪些啟發?立食的背后固然有民族特色,但是否能從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鑒和思考的點?
這家立食居酒屋,菜品種類不少,還有各式美酒,但是沒有椅子。餐巾紙放在顧客站立時伸手就能抓到的空間里,服務盡量簡化。
1
立
食
“
”
因為地方小,所以沒有坐的地方;因為時間緊,所以沒有坐的時間。
在這樣緊湊的空間和時間里,“講究”的日本人偏偏還沒有邊走邊吃的習慣(這在日本被當成不文雅的行為),所以,他們寧愿像驕傲孤獨的長頸鹿一樣站著吃飯。
在日本,選擇立食餐廳的主要是2種人,一是工薪階層、上班族,錢包和時間都不夠富裕;還有一種,是一個人吃飯的人群,他們不愿尷尬地自己吃飯,但總要有地方打發肚子,所以選擇立食餐廳。
2
“
”
東京街頭,繁華且擁擠,商業競爭更是激烈
去過日本的人,都會發現這個國家真的是“資源型緊缺國家”。從餐廳的選址就能看出來:在國內,二樓餐廳已經被很多老板一票否決,覺得不夠顯眼、不夠方便……而在日本,2樓?老板你太天真,能有20樓的餐廳讓你開店就不錯了。
是的,沒有那么多空間來吸納更多的生意人。餐飲往往扎堆開業、競爭慘烈——比如集中在某棟樓里的幾層,電梯門一開,步子都不用邁就可以點菜了,連迎賓都站不下一個人,哪里來的空間可以浪費?
這樣的狀況,如果不是親眼看見,懷揣“地大物博”心態的中國人,是很難理解的。立食餐廳的誕生,誠然跟日本人的快節奏生活有關系,但其背后也反映出餐廳空間資源的緊缺。怎樣在有限的空間里提高坪效,是日本餐飲行業普遍思考的問題,也給我們提了醒。
3
餐
考
“
”
通常情況下,立食餐廳的價格相對實惠,將空間節省下來的性價比回饋給買單的顧客。
站著吃,占地面積少,需要人員也少,所以成本低,價格也便宜。顧客節省了用餐時間,吃完就走,而商家可以提高翻臺率,再一次提高利潤。
菜品結構,通常選擇可以預制的,或者是套餐制。無需太多溝通成本,來了可以快速上桌。
日本餐廳面積普遍都很小,小到幾臺桌子是常事,包括我們東方美食KTP去過的上市燒肉集團——牛角公司,在日本共有600多家店,平均每家150平米。也是將空間用到極致,3-4個工作人員即可高效經營。
牛角集團總部營運負責人在分享時談到:即使是牛角這樣的大型上市公司,在選鋪方面依然要經歷諸多殘酷競爭,因為可用的門店注定越來越少,餐飲人不應該把好生意寄托在好選址上,而應該修煉內功,扎實、務實,讓消費者感受到實在的品質。
東方美食團員在日本體驗“立食文化”
日本“立食”文化
背后則有很多趨勢性的思考
可能我們離那個階段還很遠
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日本就像我們的鏡子
從中看到未來的影子
……
2017年10月22日-10月26日,東方美食日本KTP游學第18期再度啟程!
中國的這位“鄰居”擁有很多值得學習的亮點,我們能給你震撼,遠不止饕餮,更是心靈的平靜和歸隱!
日本餐飲の“最”
品牌化程度最高
百年老品牌生命力最強
餐飲上市企業最多
單品模式發展最成熟
空間利用最合理
小型機械化運用最高效
細節服務最嚴謹
一線員工職業感最強
中央廚房最高效
菜品藝術最講究
流程化管理最精細合理
一鍵報名,歡迎勾搭
猛戳二維碼,來一場叛逆的旅行!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