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社群已經成為很多餐飲商家拉新、維系客戶的一種方式。
通過運營社群,餐飲商家不僅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顧客和消費者,而且能夠增強老客戶的粘性,為商家在品牌傳播和營銷轉化帶來價值。
很多餐飲商家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社群,但在運營過程中卻發現,建群階段社群挺活躍,社群好友也是各種聊天和相互鏈接,但隨著時間往后推移,潛水的用戶越來越多,有時候在群里發布個活動,半天都沒有人回應,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社群就這樣變成了僵尸群、死群。
01
社群為何不活躍
社群門檻過低
很多餐飲老板看到其他人在運營社群,自己也在手機上隨便建個群,或者發個二維碼,邀請人進群,就當成了社群運營,結果由于社群門檻過低,社群成員本身不同頻,所以即便后期付出很多,卻也無法促活社群。
這正是由于社交網絡的”蒸發冷卻效應”所導致。什么是蒸發冷卻效應呢?
當新成員不斷涌入一個開放的社群中時,社群中高價值的成員就會因為社群成員的平均水平比自己低而離開社群,高價值的社群成員就像高溫的液體一樣而被蒸發掉。
他們的離開,促使了社群價值的進一步降低,就像隨著高溫液體被蒸發,剩下的液體的平均溫度就會下降。于是產生了惡性循環:越來越多高價值的社群成員離開社群,直到社群徹底變成一個低價值的組織,也就是成為了死群或者廣告群。
社群門檻的設計就是幫助餐飲社群“避免蒸發冷卻效應”的發生,幫助餐廳老板篩選粉絲,過濾同頻好友的,如果不設置門檻,起步就會為社群活躍埋下隱患。
價值不夠精準
很多餐飲社群之所以運營不久就陷入沉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群中提供的價值不夠精準,不能滿足用戶期待。
很多餐飲老板還是傳統的經營思維,在群中只發送一些店鋪的優惠券、贈品、持續的折扣來促活社群,結果是:自己越是不停的發優惠信息,用戶越不買單,群中只有寥寥無幾的用戶領取優惠。
現在的用戶品味越來越高,對產品越來越挑剔,普通的贈品、限時的折扣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更多需要高價值的贈品或提供更精準的價值吸引他們關注社群。
中斷輸出價值
沒有價值的持續輸出,會讓社群價值漸漸降低,失去社群粘性,最終導致社群沉寂。
很多餐飲老板因為聽了一節課或看到別人做社群實現了營收,自己也立即行動,卻因為不會運營,不懂堅持,沒有幾天就放棄了,中斷了輸出價值,社群慢慢也隨著價值不在持續而消沉。
很多顧客愿意聚集在你的社群,本質就是因為你的社群提供的價值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如果你的社群中斷了價值的提供,那么社群不活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缺少精神滿足
社群成員加入社群,不單單只是為了群中所提供的特權或者福利,他們更在乎的是,在你的社群中,能不能鏈接到自己想要認識的人脈,能不能在社群中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比如榮譽感、參與感、歸屬感。
社群中不能加深社群成員彼此的鏈接,不能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那么即便你發布活動,社群成員也難以產生共同話題,商家也就很難促活社群。
02
店家為何要促活社群
建立用戶信任
想要實現后期的營銷轉化,用戶對于商家的信任感很重要,而促活社群,可以幫助商家建立信任感。
互動的次數和互動的頻次,代表著社群的社交貨幣的價值。社群中用戶交流越頻繁,越多次,社交貨幣就越有價值,催生的社群信任感就越強。
所以,店家要想方設法,通過策劃各種活動、話題促活社群,引導用戶彼此之間鏈接和互動。
引導用戶投入
通常來說,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投入越多,就越不會輕易放棄一件事,這就涉及到經濟學理論中的“沉沒成本。”
同理,我們通過讓用戶投入更多精力、時間甚至金錢,參與社群中的活動,社群自然就越舍不得離開社群,進而愿意參與更多的社群活動。
實現營銷轉化
建立社群的本質就是要實現后端的營銷轉化,而社群活躍才能驅動社群成員參與你的社群活動,進而完成社群轉化。
社群活躍就是用戶完成付款動作的一個支點一個理由,在社群活躍過程中,通常能刺激用戶引發“羊群效應”跟隨付款。
02
促活社群的5大方法
設置社群門檻
社群門檻的設置,可以幫商家篩選出更精準的顧客,為用戶設計更精準的社群場景,在起步階段就為社群商家活躍社群奠定良好的基礎。
餐飲社群門檻的設計,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付費制,一種是任務制。
付費是一種很好的過濾機制,在用戶可接受的范圍內,費用越高越好,這樣才能篩選出更精準的客戶,對于更高質量的客戶來說,就可以在社群中享受更高價值的服務和優惠,鏈接到更多高質量的好友,比如餐飲老板可以設計一個優惠活動,顧客付費參加活動才可以加入社群享受活動,這就是一種社群門檻的建立。
另一種是任務制,需要會員完成某項任務,才能被邀請進入社群。一般來說,海報裂變會采取這種方式,比如商家讓顧客轉發店鋪的活動海報,幾位好友掃碼后才能進入社群。
設計社群門檻,可以大大幫助商家奠定良好的活躍基礎,寧缺毋濫,防止社群中因為免費不珍惜社群而讓顧客放棄社群。
輸出干貨內容
輸出干貨內容,也可以促活社群,比如在群內分享顧客關心的健康小知識,或者關于餐廳的文化知識、社群早報等。
通過源源不斷的輸出價值,用價值培育顧客,從而增加顧客的信任感,讓顧客愿意在群內參與更多的話題討論,更多的干貨分享,自然社群就會越來越活躍。
在這里要注意一點,在輸出干貨內容時,可以首先咨詢幾個平時在社群內常說話的顧客,問一問你提供的干貨內容,到底是否是顧客需要的,如果不需要的話,他們喜歡什么類型的內容,店家再根據內容做內容的調整。
定制社群活動
對于餐飲社群來說,固定時間內定制一些社群活動,可以增強社群成員的參與感,大大增加社群的活躍度。
比如很多餐飲社群會舉辦類似“吃火鍋最佳姿勢”、“隨手拍下吃火鍋瞬間”等活動,讓社群成員拍下吃飯時的照片,可以領取價值88元的代金券或玩偶。
餐飲店不僅要定制線上的社群活動,為了幫助社群成員形成網狀鏈接,最好還要設計線下活動。比如:“線下相親會”、“我是大胃王”、“免費試吃”等店鋪內的活動或者戶外活動,讓社群成員真正能夠深度鏈接,消除陌生感。
培養社群領袖
社群領袖就是社群的核心話題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社群傳播的基點,最終形成社群文化甚至帶動社群成員的活躍。
我們要有意識地發掘和培養社群領袖,讓社群領袖帶著更多的顧客一起玩,甚至要幫助社群領袖打造個人品牌,給到社群領袖一定的特權和福利,增強社群領袖的榮譽感,讓其幫助社群運營者活躍社群。
社群定期換血
隨著社群生命周期的結束,社群必將越來越沉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引入新成員,給社群注入一些新鮮血液,通過“鯰魚效應”促活社群。
對于餐飲社群來說,建議還是每個月根據社群的活躍數據,制定出一項社群規則,比如:“一個月不說話即請出群。”篩選掉一部分潛水、不說話的“劣質用戶”。
社群運營,不能靠運氣,更需要踏踏實實的用心運營。用心做社群,你終將能聚攏更多的忠實顧客,成就你的餐飲品牌。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采編 | 是八角呀 霍東
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部分文字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