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白領用戶畫像分析報告2016》,我們根據報告的白領用戶畫像,梳理針對兩個層次的白領用戶群體,外賣商家應該如何去打市場?
易觀分析師劉旭巍表示:“白領人群數量龐雜,為了更加方便的了解不同外賣平臺的用戶群體,我們此次報告專門針對白領人群進行了用戶畫像分析,首次將白領用戶群體分為了I、II兩類。”
其中,I類型白領用戶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更加注重品質,以高學歷高收入為主,人群月收入在8000-11999元之間居多,本科及以上學歷高達52.9%。
I類型白領用戶也是互聯網外賣的高頻用戶和高忠誠度用戶。每月平均訂餐次數為9.6次,75.32%的I類型白領用戶只用1個外賣APP。
相比較下,II類型白領用戶主要為大城市的奮斗青年一族以及中小城市的用戶群體,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5000-7999元之間的人群居多,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使用頻次(月均訂餐8.3次)和忠誠度(同時使用多個外賣APP的占四成)都不及I類型白領用戶群體。
易觀分析師劉旭巍表示,由于I類型白領用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而這些城市通常地域較廣并且交通情況復雜,需要用技術手段提升整體送餐物流的效率,加強智能物流構建,提升配送效率。因此,I類型用戶更看重服務體驗、配送及時性,以及餐飲商戶的品質。
從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商務市場里,不僅一二三線城市的白領有很大的差別,在同一個城市里白領也有層次劃分。I類型用戶屬于白領中的優質用戶,其實更看重服務體驗、配送及時性,以及餐飲商戶的品質。我們3公里商圈要提升和改進的空間就是,服務體驗和配送體驗,從而從整體上提升這類用戶的體驗感。
那商家外賣的關鍵點在于通過產品質量和產品視覺價值、情感價值等提升用戶的品質體驗,依靠高客單價,高毛利取勝,希望擴展這類用戶群體規模的想法千萬止住,因為這類用戶群體占據了總體白領的一小部分人群。兩種方式可以做的很好,第一可以是提升客單價和高毛利,第二是擴大范圍,增加用戶基數。
相對于第一類的高品質白領人群,II類型白領用戶主要為大城市的奮斗青年一族以及中小城市的用戶群體,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這類群里在商圈內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總體變現對于商家的忠誠度不夠,對于價格敏感度較高,這樣的話,我們3公里商圈外賣要以價格戰去主攻,低價優質,走快消品的思路,通過批量化輸出菜品,在量上取勝。
相對簡單的思路,首先就是避免走入不同用戶群體同一種打法的誤區,針對價格敏感度比較高的用戶群體就是直接簡單粗暴,價格戰,當然差異化的策略也可行,但是需要仔細觀察差異點,其次針對用戶畫像,采取有針對的策略。否則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外賣老板內參【原創】,以下更多干貨
▏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