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一定要研究這幾點白領的需求和數據

    今年4月,易觀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白領用戶畫像分析報告2016》,報告顯示,2015年白領商務市場在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整體市場中占比高達62.99%,已經成為外賣市場的第一主力用戶。

      隨著白領群體在外賣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業界也越來越看重對這一細分市場的深入挖掘和分析。近日,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2016上半年中國白領第三方網絡外賣服務調研》。對比易觀和DCCI的這兩份報告,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從2015年到2016年白領市場出現的一些變化以及發展趨勢。


    白領用戶細分層,補貼大戰到服務至上

      易觀報告顯示,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高收入、高學歷的I類型白領用戶是互聯網外賣的最高頻用戶,每月訂餐次數平均達到了9.6次,并有11.78%的用戶超過了20次。而DCCI報告顯示,2016上半年白領用戶使用互聯網外賣平臺每周平均達到了3—4次,同時平均每周5次及以上的人群比例占到了25%—30%。

      這反映出白領外賣市場的第一個變化,那就是使用頻次越來越高,同時最高頻用戶(20次以上)的占比也呈上升趨勢。即白領外賣市場呈現更高頻、更高忠誠度的行業趨勢。

      易觀報告還顯示,I類型白領用戶看重服務體驗、配送及時性,以及餐飲商戶的品質;而收入略遜一籌的II類型白領用戶更看重服務實用性以及價格。DCCI報告則表明,食品安全、配送速度、配送準時率這三項服務指標成為白領選擇外賣平臺的最關鍵考量因素,價格因素排在了第四位。

      這反映出白領外賣市場的另一個變化,那就是更強調食品安全而非價格。同時,白領用戶對于配送服務除了速度這個維度之后,又新增配送準時率的需求。

      白領外賣市場呈現出的兩大變化,也真實反映了整個外賣市場的變革。隨著外賣市場的成熟,用戶對于外賣服務的需求標準更高、也更加多樣化。無論是白領外賣細分市場,還是整個外賣行業,都已經從白熱化的補貼大戰升級到了更高階的服務戰。DCCI報告顯示,食品安全、配送速度和配送準時率位列白領用戶選擇外賣平臺最重要的前三大考量因素,依次占比為85.7%、68.9%和67.3%。


      白領市場:高消費力、高頻次、高忠誠度

      經歷了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外賣大戰尚沒有最終歸屬,這個結果在直接宣判補貼模式“死刑”的同時,也帶給行業參與者新的思考——外賣大戰的決定性變量究竟在哪兒?

      在我看來,白領外賣市場或許就是決定外賣大戰最終歸屬的X因素。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白領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變量市場。白領市場在整個外賣市場的份額呈動態增長的趨勢,假以時日有望從目前的62.99%增長到75%甚至更高的規模占比。那個時候,這個變量真的將決定整個市場的走勢。

      第二,白領市場的消費人群具備高消費力、高頻次、高忠誠度等優勢,有助于外賣平臺建立更加成熟的商業模式并實現盈利,從而持續提升在外賣市場的競爭力。事實已經證明,補貼大戰不僅沒能幫助任何一家平臺取得外賣大戰的勝利,反而讓整個行業陷入了虧損的泥潭。白領市場的競爭模式,其實是通過有價值的服務吸引到有價值的用戶,再讓用戶心甘情愿為服務買單。這一點無疑更符合行業健康發展的規律。

      第三,白領市場擁有豐富的延展可能性和想象空間。白領群體具備很好的消費能力,因此他們有強烈的需求希望獲得更多高品質的服務,而不僅是簡單的餐飲外賣。筆者已經看到了一些趨勢,外賣平臺正在積極擴展外賣品類,力求打造涵蓋生鮮、商超、酒類、母嬰、藥品等全品類的O2O生態。

      而白領用戶正是這些擴展服務的剛需人群——他們樂意為更豐富的消費場景、高品質的服務付費。可以說,外賣平臺發展全品類外賣和同城物流的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誰能更好地激發白領市場的消費潛力。(本文分析摘自互聯網隨筆)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26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5日 08:00
    下一篇 2016年7月5日 09: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