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里巴巴是完整的個體,那么黃太吉只能算是阿里巴巴的一個細胞。
”貓咪吃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是現代版耳熟能詳的微故事。
這兩個故事生動地演繹了“生態”“維度”兩個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講生態,特別是馬云,不斷描述著阿里巴巴要做生態的藍圖。我不敢妄言互聯網的生態,互聯網的生態也是演化自自然界的生態。
“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太陽系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太陽就像一臺發動機,源源不斷給太陽系提供能量。地球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
那么“維度”又為何物呢?火到星球的科幻著作《三體》里提到了“維度”,沒看過《三體》的,請自行百度。更通俗的講,維度就是站在更高層級去看問題,那站在阿里巴巴帝國之巔看黃太吉,黃太吉會是什么?
如果阿里巴巴是完整的個體,那么黃太吉只能算是阿里巴巴的一個細胞。
回顧一下最近幾年互聯網餐飲發生的事,我們以餐飲為案例來更好地詮釋一下上邊的結論。
從2012年2016年,黃太吉經過4年的發展,從一個煎餅發展到一艘外賣航母,完成了一次次不太完美的升級。黃太吉只是賣煎餅的時候,他的維度很低(其實是他們老板的思維維度低),處在生態系統的底層。
隨著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實操中遇到的困難挫折,促使他站在更高級別去思考發展方向。才有了后來的多品牌,直至2015年下半年外賣的航母計劃,建設頗具規模的外賣集中生產基地,而且未來是要覆蓋一二線城市的。黃太吉拉攏了那么多靠譜、優質的品牌商家入住外賣集中生產基地。單純做外賣生意的黃太吉站在了更高的一個生態層級上。
就像蝦米吃泥巴,品牌商家成了黃太吉生態的一部分。
到了2016年,突然間一則重磅消息在餐飲圈炸開了鍋,“餓了么戰略投資黃太吉。”請注意關鍵詞“戰略投資”,戰略不同于戰術,戰略是基于更高更深層次的考慮。
科普下,餓了么是什么大神?
“餓了么(ele.me)”是中國知名的在線外賣訂餐平臺,已覆蓋中國數百個城市,數千萬用戶,聚集了數十萬家餐飲商戶。餓了么做的是外賣平臺,平臺當然夠大,融了幾十億,估值40多億美元,餓了么有大量的銷售渠道和流量,需要優質的產品作為內容提供給消費者。
當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餐飲IP時,碰上了外賣航母黃太吉。于是黃太吉宣布獲得餓了么戰略投資,具體金額黃太吉創始人赫暢表示不方面透露,投資后雙方將在食品安全、餐飲供應鏈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建一個外賣生態。
說是合作,就這樣餓了么把黃太吉收入麾下,開始了共同打造超級外賣平臺和超級餐飲IP的征程。
就像小魚吃蝦米,黃太吉成了餓了么生態的一部分。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活生生的案例,口碑外賣并入餓了么。
結束了嗎?還早!!!
更高緯度和級別的生態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里的一個形象建筑物
2016年阿里81億投資餓了么?成第一大股東。(阿里,餓了么 ,黃太吉生態,與投資時間沒關系。)阿里集團這幾年最重要的發展業務是什么?淘寶?支付寶!!!
看近幾年的新聞。支付寶作為重要的支付工具,一直以來都是核心。
2011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宣布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
2015年4月21日消息,有知情人士爆料稱,阿里巴巴或將剝離旗下阿里巴巴O2O業務,并全部歸入支付寶團隊。
2015年6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昨日宣布,共同投資60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將先進入餐飲等服務領域。新的口碑平臺將集合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兩方的優勢資源,阿里巴巴旗下的餐飲服務平臺——淘點點,與螞蟻金服的線下業務資源及團隊,都將成為這一平臺的核心力量。
支付寶需要高頻的支付場景,才能保證融入人們生活被頻繁的使用。馬云同志一心想要打造生態帝國,現實中的口碑外賣和餓了么平臺和阿里的其他020業務,最終都是為了營造一個支付場景。當然一塊玩的伙伴,還有騰訊的微信支付,京東支付,電信的翼支付,百度錢包。
馬云一直在做生態,口碑外賣不爭氣,近百億投資餓了么。
就像小貓吃魚,餓了么就成了阿里生態里的一部分。
黃太吉成了餓了么生態的一部分,餓了么成了阿里生態的一部分,而阿里又是商業生態的一部分。
所以說我們所努力奮斗所想得到的,最終可能只是別人身上的一個細胞。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