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程正昌和他的熊貓快餐又火了。因為漂亮的業績數字,因為強大的商業帝國版圖:全球超2000家連鎖店,遍布美國47個州,年總營收額超20億美元……有人稱它為“美版沙縣小吃”。
筆者以為,差異化市場定位;抓住先機,餐廳管理信息化;本地化管理、規模運作,是其成功的關鍵。
▲程正昌
這家從夫妻檔創業起步的小店,何以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式快餐連鎖店、成就創始人身價超44億美元的業界傳奇,熊貓快餐的成功對餐飲從業人有何啟迪,且看筆者下面的分析。
2011年,大張旗鼓進軍國際市場的程正昌在墨西哥開了第一家熊貓快餐,緊接擴張至加拿大、迪拜、韓國、波多黎各、日本等地。
但是程也表明“中國不需要熊貓快餐,那里的競爭也太過激烈”,對不做中國市場態度非常明確。
▲熊貓快餐商標
不爭中國餐飲市場一杯羹、做美國人最愛的中式快餐,在差異化市場競爭環境里謀生存、求發展,熊貓快餐的市場定位是非常堅定而準確的。
另一方面,程正昌立志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且認為居美華人有限,美國本土居民才是最大的市場。
▲熊貓快餐菜品
有了這一定位,熊貓快餐即使做了針對目標受眾的菜肴口味調整,也為來中餐館吃傳統中國菜的美國人保證了中餐特色,堅持不把中餐西化。
這不僅突出了自身的特色,也避免熊貓快餐與美國本土餐飲市場上林立的對手正面交鋒,從而得以發展壯大。
▲陳皮雞
基于此正確的市場需求分析,熊貓快餐抓住了美國人最喜歡甜酸且略帶一點辣的口味,以鮮明的中國特色融合美式風味。
熊貓快餐“陳皮雞”一經推出便成爆品,美國人到店必點,銷售額一度占據餐廳總營收的30%。
70年代的美國,信息化才剛剛萌芽。程正昌和妻子蔣佩琪卻能先人一步,有意識地將信息化管理系統引入餐廳,借助高科技壯大餐廳力量。
▲程正昌與妻子蔣佩琪
蔣佩琪電子工程學博士出身,1982年辭職后加入程正昌餐廳事業后,致力于提高餐廳系統計劃性和運作效率。
其設計投用的軟件,除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之間可互相分享信息外,還可自動追蹤庫存、自動添購食材、控制資產、廚余浪費問題。
這在上世紀80年代,是先進的餐廳管理模式,熊貓快餐甚至是當時唯一使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解決信息管理系統化問題后的熊貓快餐,順應了時代信息化管理的浪潮,在運營效率快人一步方面占到市場先機。
同樣的道理,現今餐飲環境下,互聯網+、餐飲O2O成為產業新風口,順應這一趨勢并搶占移動互聯網高地,成為餐飲人市場角逐成敗與否的關鍵。
從創業之初開始便決心做強做大的熊貓快餐,在經營過程中調研發現,很多中餐廳少有美國本土人光顧,一大部分問題出在餐廳秩序混亂、服務及衛生水準低下,用戶體驗不好,自然阻礙餐廳生存發展。
為達到美國本土市場認可的標準,程正昌大膽起用美國本土團隊,總裁、總監等高層管理崗位,都聘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這在強化內部管理、加快餐廳本土化生存與連鎖步伐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程正昌夫婦和外籍高管
標準化是一個品牌走向連鎖、規模化運作路線必須解決的問題,而顯然,熊貓快餐深諳此道。
程正昌用統一的黃、紅作為餐廳主色調,將大熊貓作為企業標識,統一所有門店標識、標語與裝潢。
同時,程正昌還刪繁就簡,專心做好菜單上留下的十多道菜品。
此外,特意將餐廳布置得簡潔雅致,一改中餐廳臟亂差的刻板印象,打造出品牌氣質獨特、用戶體驗完美的熊貓快餐門店。
熊貓快餐準確分析市場需求,差異化精準定位;規模復制的同時又注重因地制宜的變革和調整;擁有占領市場趨勢的眼界與能力,從而為顧客打造出極致的用餐體驗。
任何時代一個品牌的成功都有其內在的深層次原因,復制成功從來都不允許“拿來主義”。
熊貓快餐經驗的精髓,你get到了嗎?
第五屆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將于2017年8月25-27日于廣州廣交會琶洲展館A區舉行,展會規模預計突破47600平方米,參展商家將達600家,與會創客人數將突破120000人次,即日起,即可點擊閱讀原文或者撥打熱線020-66620558報名參展或參觀,歡迎各位到現場進行交流!
立即報名參加(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