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餐飲規則:不想被淘汰,要懂一點經營模式!

    2015年餐飲發展太瘋狂,2016年增長放緩,2017年極可能是行業洗牌年,餐廳轉型自然是首當其沖的。都說經營模式可以快速成就餐飲品牌,那么該如何打造呢?“餐飲模式,沒有最好的標準,只有最合適的選擇。”First,有三項前提條件需要考慮:




      一、深入研究商圈


      所在商圈有沒有銷售的潛力?

      與餐廳定位相匹配的顧客群在不在這個市場?

      同行業的競爭對手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

      商圈的選擇關系著消費客層的范圍、輪廓、開店的大小、投資成本多寡、回收效益及分店數量、對日后經營形態、廣告宣傳、顧客對策也有重要影響。

      先來看看對意向商圈都得調查些啥:

      1、了解地區居民人口特性、社會經濟及生活形態、飲食習慣(重點了解方圓300米內的人口統計、收入水平和素質)

      2、確定未來餐廳的消費水平及促銷重點

      3、分析和現有餐廳的所屬商圈是否重疊

      4、計算在某一地區內應開餐廳的數量

      5、利用SWOT分析,找出該商圈的利弊,比如道路設施不便等

      6、法規方面,考慮店鋪的租稅、城市規劃等

      7、深入分析已有的競爭對手店鋪

      選址時要以終為始,以能否賺到錢為企業選址成功的衡量標準,判斷餐廳是否賺錢要看現金流。

      千分點是決定在那個區里面哪里有人,比如中心位置通常聚集的人最多。其實,中心位置的租金是貴還是便宜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餐廳預估的營業額是多少。

      預估營業額=各類人流基數*捕獲率*客單價

      注意:

      ①客觀調查:數人流必須真實

      ②樣本量:統計周一到周四、周五到周日的

      ③捕獲率:進店人數÷門前流動人數

      ④餐廳的生意來自100米以內大約占比48%

      ⑤租金占比15%是紅線,極限也許是20%


      二、尋找市場缺口


      要有意識避免與同一商圈內的競爭對手正面沖突,以免兩敗俱傷。通過尋找市場空隙,屏蔽競爭對手,做到“相爭不相克”,共同做大區域市場的“蛋糕”,提高本商圈的綜合競爭力。




      三、選擇合適模式


      投資者的經濟實力和個人喜好合理的餐飲經營模式,不是單一的。

      在同一商圈內,存在著若干選擇。不同的投資者,因個人經濟實力和投資風格存在差異,即使面對相同的市場環境,所做出的選擇也是不同的。

      下面這些經營模式,你選哪一款

      經營的模式具體實現形式包括產品、服務、環境三大要素。三者的不同形式的組合形成了整個的經營模式。

      時下最流行的幾種經營模式,快來get新“姿勢”:

      互聯網+“用互聯網思維做餐飲”已是風靡去年的經典金句。


      現在的餐廳互聯網發展程度很深,從團購、廣告、訂位、點餐、結賬、打賞甚至投訴,都能通過一個微信公眾號來解決。

      但是互聯網僅僅是引流作用,餐廳更重要還是以菜品與服務說話。“互聯網的價值在于讓每天來的人可以再回來,在于對消費者有一個合理的洞見和觀察。”




      文化體驗法


      2016,是“網紅年”,更滋生了無數的網紅主題餐廳。

      它們借助風土人情傳說典故的力量,重新整合消費方式和菜品結構,讓顧客在餐廳消費,體驗到文化的魅力。

      比如廣州首家粵劇style的大龍鳳,將看似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粵劇與雞煲結合起來,從里到外都傳承著本土文化,吸引了無數年輕群體天天排長龍(詳見大龍鳳:將戲院搬進餐廳,翻臺率堪比“綠茶”的雞煲店!)。


      借助外力法


      餐飲是寄生行業,靠零售為主,對人群的依賴性極大。所以,為了節省成本與降低風險,餐廳都會首選如超市、商場、酒店等人群比較集中的地方開店。

      在2012年下半年,外婆家做了一些戰略調整,它關閉了一些盈利不錯的路邊門店,全面投入到知名商業綜合體的懷抱,與現代的消費模式融合,現在更是成為各大商場眼中的“香餑餑”。

      商場就像一個封閉的人流內循環,它的客流量直接決定了餐廳的客流量:

      ⑴直接把客戶送到面前。餐廳與商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火爆的商場相當于把

      巨大的客流濃縮到有限的商家來消費。

      ⑵減少前期積攢客戶的廣告投入。不用自己苦心經營拉攏,主要依靠商場來實現品牌傳播。

      但是,商超餐飲也有一個大BUG:環境雷同、價格同質化。那么,如何在琳瑯滿目的餐廳中顯得高級又吸精,這一步還是需要自己去考量。

      器皿創新法

      以菜品加工或烹制用的器皿為依據,近年來風頭正勁的“紫砂鍋”、“紙烤肉”、“木桶魚”、“火盆燒烤”等均屬這一模式。

      比如中國第一家石鍋主題餐廳“九鍋一堂”,選擇石鍋菜作為自己的特色菜品,因為石鍋的“保溫”特色恰好能有效保證菜品“好吃”。



      單品領袖法


      包羅萬象的餐飲模式已經過時,單品模式漸漸成為餐飲市場的主流,今后的發展趨勢更走向個性化與細分化。以單一品種為菜品領袖,極易獲取顧客的青睞。


      比如“來自魔都的榴蓮世家”酷公社,以榴蓮披薩作為主打單品,其“老板娘榴蓮披薩”年銷量15萬張,還有24寸“八合一超大披薩”、“火焰披薩”等人氣單品(詳見一年賣15萬張的榴蓮披薩,力壓7500家餐廳,獲評全五星商鋪!)。


      烹調多樣


      專門突出菜品的烹調模式。如“麻辣燙”、“手搟面”等,以烹調方式為榮。

      比如三年就開了100多家店的“陜十三肉夾饃”,其肉夾饃全部采用傳統手工制作,嚴格控制比例大小直徑全部為12.5公分(詳見陜十三肉夾饃:日銷售3萬個肉夾饃,靠的是三大標準體系!)。



      群體分層法


      按照客戶群體的消費檔次,把顧客分成上中下三個檔次,依據各檔次人群的數量,確定自身的經營模式。細分的目的,是為了在確定模式時,定位更加精準。

      王品的十字型擴張戰略:(往下走)從人均300多RMB的王品牛排到人均150RMB的西堤厚牛排;(往右走)從人均300多的王品牛排到同等價格的花隱日式料理。

      另外,還可以將菜品再次分成上中下三檔。

      就像西貝莜面村的菜品也有各種檔次,有139元的烤羊排,也有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5元/個的黃饃饃。

      提升逼格法

      以營造消費氣氛為賣點,逼格高,價格不菲。

      去年7 月,Gucci全球首家餐廳“1921GUCCI”在上海iapm開業,延續了這個意大利奢侈品牌的一貫審美和奢華簡單的風格,木質調、金色、米色調相結合,菜單、餐具、餐巾也都是Gucci 制造。晚餐價格人均在450 至500 元,下午茶價格199 元/位。

      再比如,近期麥當勞聯合馬德里米其林二星大廚推出的“星廚牛堡”,這種格調定的也是略高啊(ps:吃漢堡也能變成一件高逼格的事了么【捂臉】)。


      跨國合作法


      本地或本國沒有,但國外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在不違反相關法律的情況下,照抄照搬下來(如果要是加盟,更能夠保持原汁原味),效果也是極好的。

      比如,馬來西亞最大的庶民美食連鎖餐廳Pappa Rich,在2015年欣葉集團與中國知名唐宮餐飲集團在臺合資成立并代理引進。目前,在上海、北京都有分店。

      有超過160道菜品,招牌特色為金爸咖啡包,馬來西亞白咖啡、海南雞米飯牛肉等;裝潢風格盡顯時尚潮流品味,吸引了無數國人造訪。

      看了這么多,您定位好您的經營模式了嗎?在整個的市場競爭中,可根據選擇的開店位置來組合經營模式,也可以定義好的模式再來選擇開店位置。

      講真,三思而后行,因為經營模式是一個餐飲品牌成敗的主要原因。


    立即報名參加(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89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22日 16:59
    下一篇 2016年12月22日 20: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