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除了喜歡吃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思維很散,總是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與其他朋友的想稍微不一樣的在于,我總是會忍不住去把所想的付諸于實際行動,有時候甚至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比如我當年為銀聯手機支付設計的生鮮超市項目,就屬于這樣一個例子,最后我也付諸于實際行動去做了很多門店,當然,最終還是因為時間太早,而死在了沙灘上。
在成都創建豪蝦傳,其實也是屬于我突發奇想的一個結果,以前在湖北吃到了很美味的龍蝦后,回到成都后,只能吃到爆炒的蝦尾,幾年以后忍不可忍的情況下,因為自己想吃而在撫琴創建了豪蝦傳,老實說,當時也沒把餐飲當回事,就是覺得好玩,另外就是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結果一轉眼,我們就走過了七年。
在這七年中,我們前面三年非常艱難,如果不是二哥的堅持,豪蝦傳可能中途夭折,最終在2012年我們迎來爆發,在撫琴這個要環境沒環境(老年活動中心的壩壩茶園),要服務沒服務(當時太忙,顧不過來)的地方,我們僅僅憑借單一的鹵煮味道,順利打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讓成都變成一個到夏天就瘋狂吃蝦的城市。
2012年以來,雖然我們開了20家分店,但拒絕的卻超過500家,因為我偏執的性格,這些年我專注于味道本身,就讓豪蝦傳定位于大排檔,即便是其他龍蝦同行在其他方面全面超越我們,我也不思悔改,堅決只認味道,既不提升我們的裝修,也不擴大宣傳渠道,就死守鹵煮龍蝦這個味道而毫不動搖。
身邊很多朋友都勸我不要死腦筋,比如老胡和九吃,就多次有意無意的提醒我還是要做宣傳,不能固步自封;二哥雖然從來不反對我的意見,但我內心知道,二哥其實也是希望我們豪蝦傳能有開放的心態,多做宣傳,只是他尊重我的意見,不給我任何壓力,這里要給我的股東和身邊的朋友說聲抱歉,因為大家的意見我全都沒聽。
豪蝦傳雖然在成都已經7年,雖然是我們打開了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但成都現在已經有幾百家龍蝦店,我們已經湮沒在這幾百家之中,很多外地的朋友來成都,甚至壓根都不知道豪蝦傳,我們的品牌影響力和味道影響力,變得越來越低,被幾百家同行分散了,為此老胡經常替我著急,好幾次想捶我肉!
基于我這樣的偏執性格,豪蝦傳這七年來,除了靠味道留下了一大幫喜歡我們這個味道的好吃嘴之外,其他方面泛泛可陳,我們下面分店能在當地站穩腳跟,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同,也是基于這個味道;而現在省外各地的合作伙伴找上門來,其實,并非為了這個品牌,追根究底,還是為了這個味道而來。
因此,豪蝦傳真正具有核心價值和競爭力的,其實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鹵煮味道,大家也都知道餐飲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一個東西火了以后,跟風者迅速會跟進,但我們在成都遭遇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我們豪蝦傳在成都算是龍蝦行業的引路人,我們光靠鹵煮味道就牽引出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怎么幾年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跟風鹵煮龍蝦呢?
很多朋友都帶著好奇來問我,尤其是省外的一些合作伙伴,他們對此非常奇怪,怎么到現在為止,成都就只有豪蝦傳一家在做鹵煮龍蝦,做其他味道的龍蝦同行就多得很,為什么大家都主動回避了我們的鹵煮龍蝦?老實說,我自己也一頭霧水,以我對餐飲的行業快速復制和跟風的判斷,這也超出了我的認知范圍。
最后,我只能自我安慰的理解為:目前沒有任何人能復制出我們的鹵煮味道,既然如此,那他們就只能選擇退避三舍,為什么?因為如果菜單上也打鹵煮龍蝦,而味道卻又做不到與我們一樣,甚至連與我們近似都做不到,那一方面是變相在給我們豪蝦傳做宣傳;另一方面,則可能引起消費者的吐槽和攻擊,而起了反作用。
事實上,這幾年來不是沒人研究我們的味道,光我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就有很多人拿著我們的香料去研究過,甚至還專門去化驗室做過化學實驗,想破解我們的香料配方,最終也不了了之,沒有人做出與我們近似的味道,即便是那些廚師,被他們老板帶著來我們店里偷師,然后拍著胸口保證說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味道,最終也失敗了。
因此,我們豪蝦傳這么多年下來,實際上最具有核心競爭力,以及最具有辨識度的就是我們特有的鹵煮味道,這種香味兒不是單純的植物香料味道,而是植物香料與龍蝦蝦肉和蝦黃混合以后的一種復合味兒,這種味兒濃郁到你吃完龍蝦以后,香味兒可以在指頭殘留2~3天而不散,回味悠長。
而這種香味兒,又主要存在于我們煮蝦的蝦油里面,在豪蝦傳各分店老板內部,對我們的龍蝦有一個不成文的叫法,譽為“萬能的蝦油”,因為除了鹵煮龍蝦之外,我們豪蝦傳里面其他絕大多數菜品,都與蝦油有關,比如我們的泡椒蝦,就是在鹵煮蝦基礎上的再開發,底味兒還是鹵煮味道。
至于其他菜品,不管是秋冬非常受歡迎的鹵煮大閘蟹,鹵煮花蟹,鹵煮魚,還是隨餐贈送的蝦湯藕片,蝦湯雞蛋,甚至連我們今年才推出來,就成為店內王牌菜品的的鹵煮腦花,這些菜品全都是使用了我們的鹵煮蝦油,正如陜西的崔總和衛總所言:原本普通的藕片,一旦澆淋上蝦油,味道立即變得天壤之別。
不止如此,一直關注我的朋友,應該知道2014年底我做了一個小單品,名為赤豚血旺,也是讓很多朋友十分喜歡,到現在還念念不忘,問我什么時候再啟動這個產品,實際上,血旺里面也大量使用了我們的鹵煮蝦油,也正是因為蝦油,才讓我們的血旺在味道上呈現出與其他血旺完全不一樣的特色,并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現實都一再證明:豪蝦傳的鹵煮蝦油,其實才是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命脈所在,只是以前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無意識的用它做了很多開發,直到一個月前,因為老于想把他的鹵品做得與市面其他鹵品不一樣,問我是否可以合作蝦油,才讓我將單獨研究鹵煮蝦油作為目標來付諸于實際行動。
事實上,早在前年研發鹵煮魚時,我們就思考過是否可以單獨把我們的蝦油獨立出來,但因為當時沒有外來的刺激,所以我們只是想一想就擱置下來,沒有付諸于實際行動,而這次借第三方的老于催促,我讓陳師傅把這作為重要目標進行研發,結果,讓人驚喜的是,我們居然把這個問題給弄成功了。
也就是說,我們以后可以在烹飪龍蝦的基礎上,剝離出很多蝦油,那種豪蝦傳所特有的鹵煮香味兒完美的保留下來,為此前兩天我專門就此寫了一篇文章,以表達我的欣喜之情,這段時間一直在不自覺的往外延伸,最開始只想到可以把我們的鹵煮蝦油與其他調料混合,產生一種新的味道,比如用蝦油來炒豆瓣醬,就可能產生一種全新的香辣醬。
但是,今晚我無意中將蝦油與火鍋想到一起了,火鍋店現在是全國最熱門的餐飲類型,全國各地都異常火爆,但是對于同一個級別的火鍋商家來說,味道上的辨識度很低,因為傳統火鍋的炒制技術幾乎都是一樣的,因此,要說各商家之間,在味道上做出多么超越其他同行的獨家優勢,是不太現實的情況。
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在火鍋底料里面,加入我們的蝦油呢?比如重慶老火鍋的鍋底,一般都有超過4斤的牛油,外加6兩的醬料,如果用我們2斤蝦油來代替2斤牛油,會是什么效果?因為還沒有做實驗,我還不得而知其結果,但在我的理解里,我們完全有可能在火鍋的味道上,做出一個全新的味道。
這種判斷來自于兩個原因,其一是我們前面這么多年的經驗可知,凡是加了我們蝦油的東西,味道都會立即發生變化,比如鹵湯,哪怕幾十斤水的鹵汁里面,加入3斤蝦油,鹵制出來的菜品就全是我們的鹵煮味道,而不再是以前的味道,這意味著我們的鹵煮味道具有非常強勢的“奪味效應”:它很容易掩蓋其他味道。
其二是火鍋行業里面不全是牛油火鍋,也有全清油火鍋,我們的鹵煮蝦油如果和牛油火鍋無法完全融合的話,那么我們與清油火鍋的融合,那基本就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了,因此,就算我們在牛油火鍋上無所作為,但在清油火鍋這個版塊,也可能會因為添加進我們的鹵煮蝦油,而讓這個清油鍋底,立即變得區別于其他所有火鍋味型。
老實說,不敢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哈,如果這個方法真的可行,那就意味著我們的鹵煮蝦油,作為外來物品,可以讓很多火鍋品牌的味道,立即變得具有辨識度,即便是我自己不做火鍋,光是給別人提供我們的蝦油,都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呀!嘿嘿,這樣的話,餐飲市場豈不是有可能出現鹵煮味道的火鍋?
對不起,我現在腦袋還比較興奮,各種思維在頭腦里碰撞,這篇日志就到這里結束吧,利用接下來出差和出國的時間,我需要好好整理一下這個思路,需要重新來完整的思考關于鹵煮蝦油的全部可能,嘿嘿,創業就是這么美妙,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現一個完全不在你計劃之內的事情!
這種感覺,無與倫比哈!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