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國龍:西貝賣這個價,我良心不會痛!

    文 | 職業餐飲網 辛燦
    “西貝往莜面里摻白面,還把莜面賣得這么貴,良心不會痛嗎?”
    面對網友質疑,西貝賈國龍發文回應:“我們是100%純莜面,沒有摻白面,投資6000萬建了莜面工廠,11道工序去雜質、4道磨研……原料好、設備好、工藝好,賣這個價,良心當然不會痛。”
    西貝的價格一直被人熱議,我們來看看賈國龍具體是怎么回復的吧。

    賈國龍回復網友:“莜面賣這個價,良心不會痛”
    近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某平臺上的回復火了一把,有網友點評西貝莜面里面加入白面,價格還賣得很貴,質問西貝“良心不會痛嗎?”
    (西貝北京長楹店微信點餐菜單)
    賈國龍對此進行回復:
    1.“我們是100%純莜面,沒有摻白面”
    首先我保證,我們的莜面是100%純莜面。
    說我們往莜面里摻白面的人,其實是憑個人的經驗做出的推斷,覺得沒人能把莜面做得如此白、如此細膩、如此筋道,他都不相信。
    但我們的原料足夠好,設備足夠好,工藝足夠好,真的不需要兌別的面。
    2.“投了6000萬建莜面工廠,6年實現有機種植”
    ① 投資6000萬建莜面工廠
    早年的西貝,莜面質量也不穩定,有時白,有時黑,有時筋道,有時粘牙。后來,為了穩定莜面的品質,也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我們不再和當地的小工廠合作,自己投資6000萬建了莜面工廠,使用的設備是專門研發的“高精尖”設備。
    (西貝的莜面工廠)
    ②11道工序去雜質、4道磨研
    我們的莜面能做到筋道、細膩,就是因為設備和工藝。
    莜面的去雜質過程非常關鍵,所以我們設置了11道工序來去除莜面里的金屬、沙石、泥土、灰塵、草籽、麥秸、麥芒等等,還要去除顏色和顆粒不標準的麥粒。
    磨粉也要經過四道研磨,而我們使用的磨粉設備,是像制藥廠一樣的精磨機,磨出來的顆粒非常細膩。
    ③與農科院合作,花了6年實現有機種植
    為了穩定莜面的品質,我們還和內蒙農科院合作,歷時3年培育了高品質的莜麥種子。然后又在武川自建了莜麥基地,再歷時3年,實現了有機轉化,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人種天養,西貝的莜面,現在全部都是有機的。
    (西貝的莜麥基地)
    3.“我們做極致產品,賣這個價格,良心當然不會痛”
    追求高品質,成本當然也會提高。比如,當地的莜面工廠,一般投資不會超過200萬,我們是6000萬,這怎么比?
    我們的有機種植,也使得莜麥的收購成本提高了近一倍。這還只是算的莜面的賬,其他食材成本也都不一樣。
    莜面雖然是一種粗糧,但其實特別嬌氣,一個環節沒處理好,做出來就可能影響口感。所以我們在莜面身上,是下過一番笨功夫的,賣這個價,良心當然不會痛。莜面是西貝的招牌,我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這就是我做產品的風格。
    (賈國龍回復原文)

    為什么餐飲老板“匠心”做極致產品,顧客卻不“買賬”

    盡管賈國龍對西貝產品的選料、制作、品控等做了多維度解釋,然而顧客卻依然在他的文末回復“太貴了” “量太少”:
    “前天帶孩子老媽在西貝吃的,服務很好,但是不打算再去了。39元蔬菜沙拉就是大碗的淺淺半碗,生菜搭配了點可憐的水果片。79的土豆燉牛肉味道不錯,可是一樣量少的可憐。更不用說泡饃,撈不出多少饃。西貝味道很好,服務不錯,可就是太貴了(量和價格不對稱的貴)……”
    (賈國龍文末網友留言)
    這是西貝的無奈,也是很多餐飲老板的無奈。
    餐飲老板匠心做極致產品,顧客卻不“買賬”,這是為什么呢?
    1.不計成本盲目追求極致化產品,害了很多餐飲老板
    追求產品極致化錯了嗎?當然沒有。
    小野二郎為了制作完美的壽司,每個食材都親自挑選,入口的每一瞬間都經過縝密的估算,對產品的極致化追求,最終成就了他“壽司之神”的地位。
    產品是餐飲的根,做極致產品是每個餐飲老板的追求,為此跋山涉水不遠萬里采購好食材;投入上百萬去研發設備;不惜重金挖大師……不計成本地投入,只求為顧客帶來極致化產品體驗。
    然而,這種盲目追求極致化產品,卻害了很多餐飲老板。
    我們曾經采訪過的重慶椒爺火鍋創始人火哥,他就曾經陷入過度“追求極致化產品”的坑,并且發出“產品主義讓我傷痕累累”的感嘆!
    火哥之前在重慶,開了一家椒爺火鍋店,找不到突圍之路時,他便開始從“極致化產品”下手:
    做養生火鍋,堅持每天現熬湯底:黑松露菌湯、土雞湯、草本滋補湯,導致連灶爐都不夠用;他覺得花椒苗、辣椒苗等苗芽菜好吃有特色,開始自己建廠、自己種、自己賣;為了提升產品的整體level,他把小吃和飲品都做成了可以單獨開店的水平,特意從臺灣找來奶茶師傅,在門店現做……
    “大家都跟我說產品必須好,人均100元的店,我用人均500元的高端食材,賣一份就虧好幾十塊錢!最后賠得我找不著北!”
    (椒爺每天現熬黑松露菌湯鍋底)
    食材的極致化、工藝的極致化、烹飪的極致化,可能最終呈現在顧客面前的就是極致的味道和高昂的價格。
    像西貝這樣的頭部品牌,有錢有資源有品牌溢價,可以去折騰、去探索、去試錯。
    但對更多的中小餐企而言,盲目地追求極致化產品,等拿到市場檢驗時,卻發現其定價遠高于原有目標客群的接受度,匠心產品與客群定位不匹配,顧客不買賬,漸漸把原有的顧客都搞丟了,最終只能感嘆一句“顧客不識貨”后,狼狽退場。
    2.顧客感知不到你的產品價值,那所有心血都是白費
    其實賣得貴,也沒有問題,問題在于,要讓顧客覺得你貴得值!
    LV幾十萬的包包為什么沒有人嫌貴?而你做的菜選用有機食材、非轉基因食用油,根據成本定了一個合理的價格,顧客就嫌貴?
    那是因為你的產品價值,顧客感知不到,所以不認可;有的可能感知到了,但是覺得不劃算!
    還拿火哥舉例,他自己種的苗芽菜,雖然顧客都很喜歡吃,但這些苗芽菜費時費力,成本就要100塊錢一斤,顧客點一份,也就幾百克,撈一筷子就沒了,總是對量不滿意,顧客又不知道這一筷子苗芽菜背后的付出,結果一算賬,賠了,最終只能下線這些苗芽菜。
    火哥雖然付出了很多,但產品的價值被“隱藏”,還指望顧客去挖掘“潛在價值”,顯然有些一廂情愿。
    (椒爺推出的自種苗芽菜)
    那怎么讓顧客能感知到你的產品價值呢?
    你看,老鄉雞升級時把180天的土雞、農夫山泉兩個賣點進行提煉,農夫山泉眾所周知,土雞與飼料雞的區別普通人也有共識,顧客能清晰的感知到產品的價值,所以顧客覺得老鄉雞的雞湯值這個價格!
    豐茂烤串羊肉現串現烤、小龍蝦店主打活蝦現做、球釜電飯煲煮米飯……也是同樣的道理。
    (老鄉雞使用“180天純正土雞”的宣傳在門店無處不在)
    顧客沒有那么復雜,能憑借聽覺、視覺、觸覺、味覺等五官直觀地體驗到產品的價值,能根據常識去理解,直擊顧客真實需求,顧客才愿意買單。
    “小貴”可以,但是得讓目標顧客感受到你的價值,你貴我也來吃;真正的好品牌,是讓潛在顧客覺得雖然貴,但是貴得有價值,等以后有錢了我也要去消費。
    職業餐飲網小結:
    做極致產品沒有錯,但不能讓顧客感知就是白費了,市場化的產品,一定是要有人買單。
    作為餐飲人,匠心做產品是基本,但一定要避免不計成本地盲目追求極致化,更不要指望顧客去理解你,而是要讓顧客感知到你的價值,覺得貴得值,否則只是一場暗爽的自嗨。

    -END-
    主編丨陳青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
    九毛九宣布關停22家門店
    順豐做外賣平臺了,傭金只有千分之三!餐飲老板能蹭到一波紅利嗎?
    人均12元的快餐廳,火了27年,它在一個省開出400家直營店
    15平的新模式店,中餐巨頭在超市連開6家!餐飲新機會?
    人均12元的快餐廳,火了27年,它在一個省開出400家直營店
    巨頭“搶”著開面館,中國面食賽道有哪些新機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01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