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門主辦、味全冠名的2020新飲力新茶飲大賽西南區域賽,經過一整天的比拼,圓滿落幕。都說成都美食多樣,比賽中,番茄、豆腐、辣椒粉都出現在茶飲中。即將迎來秋冬季,不少參賽作品也提供了秋冬上新的靈感。
經過一天的精彩比拼,新飲力大賽西南區域賽圓滿落幕。4強選手誕生,他們是:第1名譚偉善,第2名孫錦,第3名孫思進,第4名蘇可欣。茶底采用更具挑戰性的普洱,搭配咖啡調配的奶蓋,獲得評委一致好評。
龍井茶底搭配龍眼,中和奇異果的澀感,水晶凍增加咀嚼感。
茶底選擇用幫利安徽黃茶搭配桐暮四季春,值得一提的是,選手采用手舂的方式,讓綠寶石的果香感更為突出。茶+酒搭配的基礎上,融合了咖啡和芝士,口感更有層次。
產品靈感來源于黑森林,清爽的茉莉茶底中和口味濃郁的巧克力醬。
鐵觀音作為茶底,水果選擇玫瓏瓜搭配橙子和香水檸檬。茶底采用桂花烏龍茶,搭配低糖豆奶,并用西柚,小鳳瓜增添果香。
成都是美食的發源地,有豐富多樣的風味創造力,每年都會創新出很多新穎的小吃與飲品。成都站的參賽作品,腦洞大開,讓人眼前一亮:
1、辣椒粉、包漿豆腐,也能用來做茶飲?
10號選手蘇可欣,她的茶+奶調飲融入了包漿豆腐和辣椒粉,搭配黑白淡奶、果糖及奶蓋。這一創意,也引發了評委對于產品創新的討論。有評委老師認為這樣的搭配,有些“硬著陸”,口味上不容易被大眾接受。但也有評委老師認為,創新就是要敢于做嘗試,只要呈現出的飲品綜合感是好的,細節拿捏可以在以后進行提升。此外,也有選手在作品中用到了番茄。越來越多的食材,開始嘗試進入茶飲。2、涼糕,也可以成為一個茶飲特色小料
7號選手王小白的茶+奶產品,采用的是安徽黃茶搭配味全牛奶。一般來說,黃茶本身具備烘培的米香味,但比較單薄。潘升儀評委建議用涼糕,來加深這款產品“米香味”的記憶點,而且這樣的融合包含了西南的地域特色。涼糕是成都的特色美食,也許未來,涼糕搭配茶飲,也會成為一個特色小料。標準化:要求細致入微,考慮門店落地
注重門店落地、提高標準化程度,是新飲力大賽的宗旨之一。這一場西南區域賽的現場,評委更注重細節,標準化的要求細致入微。
5號選手在孫錦比賽過程中將塑料吸管換成了玻璃吸管。玻璃吸管顏值高,能兼顧環保,但玻璃吸管上殘留的水漬成為一個小bug。陳鵬毅評委提醒:吸管的“干凈”,指的是潔凈且干燥。在門店實際運營中,吸管上的水漬會影響消費體驗,反而會成為一杯飲品的減分項。本次比賽中,為了使飲品口味更標準、更統一,不止一位選手使用了電子稱來稱量原物料。
電子稱精準,但一次一次稱量非常耗費時間。對此,梁倩評委建議:能用量杯盡量使用量杯,盡量減少電子稱的使用。
同樣,這樣的操作流程并不利于門店落地。“標準化要考慮實用性、落地性,不要為了標準化而標準化。”楊洪廣評委表示。
此外,張禹評委也提醒:考慮門店落地的操作效率,產品中使用多種乳制品時,可以預先調制好統一的奶基底。這樣做既能節省操作時間、提高效率,也能保證多種乳制品充分融合,口味穩定。
有選手在操作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展現水果的香氣,選擇用鑷子去擠壓。但這樣的操作流程,會導致擠壓不完全,或者每杯擠壓的程度不一致,應用到門店中,就會影響產品的穩定性。梁倩評委給出的建議是:研發過程中,要考量器具使用的合理性,在保證產品口味的同時兼顧落地規范問題。上新思路:秋冬特色開始體現
8月開始,研發都在為秋冬上新做準備,此次新飲力大賽西南區域賽,不少選手的作品也展現出秋冬的特色。比如4號選手孫思進的茶+奶調飲作品“力莉”。這款產品的靈感來源于黑森林蛋糕,茶底采用茉莉茶湯,搭配牛奶和巧克力醬,頂部撒上可可粉即碧根果碎。
呈現形式上,孫思進說,他在準備期間臨時決定不采用分層的方式,而是將產品攪拌均勻。這樣產品可能顏值上打了折扣,但避免了直接一口吸到糖+奶,給飲用者帶來不好的體驗。茉莉的清新香氣搭配巧克力濃厚的口感,也讓茶香奶香都很均衡。嘗試用更多不同風味的濃郁來混搭清新,或許是秋冬上新的一個好思路。咖門2020新飲力新茶飲大賽西南區域賽圓滿落幕,亮點和精彩還有很多,一起來看圖!
9月中旬,2020咖門新飲力大賽,區域賽最后一站在鄭州,我們一起見證,新茶飲產品的碰撞!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13253329903(同微信)| 15565053720(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