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2月09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08】篇
你說他不來,他說你不好,可你聽不到。
——張大寬
如何留住顧客?
估計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你那里還真不如“如何吸引顧客來”。
引流這種事情,花錢就能辦到,能花錢的事情,都不是事。而留住顧客,則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
前天有讀者私信我,說他家的口味挺好,就是回頭客不多,怎么辦?
我不敢妄下定論,說他家的口味真的不好,但從他口中說出的“口味好”我覺得很可能是武斷的結論。
你的口味好不好,或者說你的產品好不好,你說了不算。只有顧客說了才算。
很多時候,都是對菜品“自我感覺良好”,偏偏又找了個位置便宜的地方,就把店開了,結果陷入了“沒顧客”的境地。
先不談位置的優劣,僅僅從菜品和服務來說,顧客不來,大概率是你做的不好,或者不夠好。
所以先要摒棄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偏見,先打好基礎。
產品好不好,不是你說了算。顧客說了才算。
比如說您親自研發了一道菜品,下足了功夫,用了很長時間,終于把菜做出來了,這時候,只要有人說不好,你心里就會不開心。甚至還可能會有“你懂個啥”的心態,覺得顧客壓根不懂這道菜。
無論站在誰的角度,可能都不算錯,也許顧客真是不懂,也可能你做的菜確實不怎么樣。
但這個過程中有一點,就是菜是你做的,你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你就會對菜的評分給出高于正常值的分數。
于此類似的還有個更常見的例子,你一定見過你的朋友圈里有“曬娃狂魔”型的寶媽,即使,即使她的孩子并不是那么漂亮。
但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認為自家的孩子最漂亮,因為孩子是她生的,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這在經濟學原理上,叫做“雞蛋理論”,意思是說,我們對于一個物品付出的勞動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
所以,在判斷自己的服務是否“好”的時候,一定要摒棄這個“雞蛋理論”,要讓顧客來評判,他們說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想要留住顧客,就需要先看清自己到底做的好不好,而這個好不好,要有顧客來評價,而不要“自我感覺良好”。
注:這里的產品,重點是菜品+服務。
要提供優質的菜品和服務,就必須了解顧客需要什么,根據需求,再推導出如何能夠超出預期。
這里的了解需求和制造超預期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就像當年福特汽車創始人老福特說的,如果只關注顧客需求,顧客一定會說,我需要的是一匹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
按照常規來說,對于服務員,無非是熱情接待顧客,微笑服務,避免出錯,這就是大家公認的好了。但實際上,這并不算好,這只是做到了服務員應知應會應做的。
就像公務員不貪腐一樣,這是標準,或者說是及格線。并不能說不貪腐就是好人。他只是做到了他應做的。
孔圣人教育弟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那對我們做餐飲的來說,也是一樣,去上才能得中,標準定的高一些,結果才不會太差。
如何去了解顧客需求,以下三點,是你需要做的。
1、觀察
作為老板,你待在店里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顧客。看他們從進店到離開的整個流程中都遇到過哪些問題。在哪些環節出現了異常的表現。
比如說,顧客在排隊的過程中,臨時有事走開了,回來就要重新排,后來就有了叫號機,憑小票排隊,而不用人杵在那里。
在顧客落座點菜的時候,他們在哪些地方猶豫了,又因為什么搖擺不定,不確定選這個還是選那個。
是選擇太多,還是菜品相近,還是菜單的設計不合理?是不是可以推出不用燒腦的小套餐供顧客選擇?這些細節都是你需要用心去觀察,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
2、問詢
問詢,并非是很有效的手段,只有在顧客遇到了具體的問題時,大概率才能獲得有價值的回答。
因為大多數時間,顧客可能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他給出的答案,只是他設想的一種情況,真正當你把他描述的產品擺在他面前的時候,很可能他會說,不是這樣的。
所以在問詢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如果我這樣,你會不會那樣”這樣的句式提問。這種已經限定了條件的提問,大概率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就像當年可口可樂推出新口味的時候,做的問卷調查,“如果我們推出新口味的可樂,你會選擇嗎?”得到的結果是大部分顧客都說會的。可當新品推出后,市場一片反對,都要求恢復老口味。
這就是一個失敗的調查,并非是顧客騙了你,而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3、親身體驗
親身體驗這一招,是研究顧客中最最重要的一環。這就把你變成了顧客,去體驗整個流程,去感受哪里有問題。
比如我前陣子去了一家酸菜魚,前后大概一個小時,我從中找到了近10個很明顯的問題。這其中有服務的,有菜品的,還有環境的。
作為經營者,如果你沒有和顧客一樣的親身體驗,你幾乎不可能了解顧客在就餐中感受到的問題。
比如最基礎的桌面地面衛生,環境噪音,有無異味,排隊等餐的體驗等等,沒有親歷,就沒有發言權,就更談不上了解自己。
那么改進提升,也就無從談起了。
千萬別等著顧客主動來給你提意見,選擇那么多,大不了下次不來了,無非損失這一次的飯錢,沒什么大不了。可你呢?也許就面臨著幾十萬上百萬的投資,啥時候能收回來。
通過觀察,問詢,及親身體驗之后,一定能找到很多問題,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將這些問題標準化,制定相關的標準和原則。
既然找到了問題,直接修改產品和服務不就成了嗎?制定標準這么麻煩的事情,何苦呢?
可,沒主線,沒章法的改,如何確保方向正確呢?
驢友上山都有個指南針,你的亂改,沒有指南針,不怕跑偏嗎?
再說了,顧客的需求和偏好,每個人都有差異,你根據誰的要求改?要滿足所有人嗎?這不都是問題嗎?
所以,必須有你自己的標準和原則,才能實施,否則面臨沖突和矛盾的時候,自己就亂了。
首先說原則,這可能又要牽扯到使命愿景價值觀了。可能你覺得這玩意很虛,但你想想,如果你和你的員工,沒有一個共同的愿景方向,又如何能把你的策略很好的執行下去呢?
比如說,全店上下所有人必須遵照的一條基礎原則,就是要給顧客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這就是共同的使命和愿景,不坑人不害人就是共同的價值觀。
有了這個,做起來是不是就清晰了,一切有悖于使命愿景價值觀的事情,堅決不做。
在這里,列出一個樣板,你可以進行參考。那就是在改進的過程中,優先級排列如下
1、安全;
關乎食品安全,顧客人身安全的問題,作為首要解決問題。
對于顧客來說,吃的安全放心,遠高于好吃和好體驗。
比如說拼死吃河豚,那玩意處理不好,會出大問題,所以很多人就不敢去嘗試,雖然河豚很好吃。
再比如當年西安很多街邊串串店,用的是液體酒精加熱,有人擔心安全問題,就不敢去吃。
尤其某家店出現過食安問題,就會被人記住,以后再去的機會就很低了。
2、禮儀;
關于待客禮儀方面的改進,作為次要解決問題
在產品及各的基礎上,有較好的服務體驗,留住顧客,讓顧客下次再來的概率會大大提升。
餐飲本身就是服務業,菜品不足,服務來湊,服務做到極致,菜品不極致也不是大問題。比如某撈。
3、口味;
關于口味的建議和問題,放在第三位去解決
好吃這個東西,太主管了,所以不要追求口味上的極致,顧客提意見了,同時參考一下同行,如果只是特例,不用太在意,滿足大部分顧客即可。
4、效率
關于效率的建議和問題,放在第四位。如果你的前三項做的都不錯,那么效率稍微低一點,比如排隊時間略長,大部分顧客依舊能夠接受。
你看,有了上面的四個原則,然后再有針對具體問題的處理方案和手冊,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判斷,這個問題屬于哪個級別,如何去處理。遇見問題也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對一個人來說,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要去做最重要的那一件。
清楚了流程,就能進入下一步,落實行動了。
在落實行動的過程中,首先是全員都要有統一的理念,就是上面提到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跑偏。
而執行的過程中,有三點是你必須重視的
1、人員
就是你的服務員,你的領班,你的店長。
根據不同的職務角色,要有各自的操作手冊。這個操作手冊,不是那張職責表,而是說明書,遇見某些問題,具體如何處理。
對于人員的培訓,一定要到位,這句話說起來有點虛,什么才算是到位呢?
那就必須要融合到場景里面進行培訓,才能做到“到位”。
2、場景
還記得上面說的“親身感受”嗎?這就是場景化。
在某一個場景下,遇到某種問題,做出合適的應對,才是最真實,記憶最深刻的。
比如說,遇見客訴,有好說話的,有難說話的,有男士,有女士。那么針對好說話的顧客,要怎么做,才能最快的將問題解決。
遇見職業敲竹杠的,又要如何去應對,這就是結合了場景化針對員工進行培訓,他們才能深切的感知。而不是晨會那幾分鐘,講幾句話,問問記住了嗎。那樣沒用。
3、流程
最后就是流程,服務體驗的“超預期”都是在流程上的優化。
比如說,你家的毛肚火鍋,你可以在菜單上表示出,毛肚涮幾秒,你也可以讓服務員在上菜的時候告知顧客“七上八下”。你還可以讓服務員在顧客涮毛肚的時候,做一下示范,告知顧客,這樣吃,口感才最好,才能嘗到正宗毛肚的味道。
這些細節上每一次的提升,都是顧客心中的一個個超出預期的“驚喜”。
假如你的店并不大,客單價也不算太高,但你提供的服務是完全超出顧客預期的,那么他不但能記住你,還能自發的幫你傳播,“一家小店能做到這樣,簡直了,你一定要去試一下,確實非常棒”。
如果你有這樣的名聲在外,還怕賺不到錢?
給與顧客的,超出他的預期,他不來才怪呢。
道理也許你都懂,就像很多讀者在文末的評論一樣,“道理誰都會說,可做到太難”。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依舊廣告,隨緣帶走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