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一頓翹腳牛肉》

    《一頓蹺腳牛肉

    前幾天某中午,我在路上隨機選擇解決午飯的餐廳,看到蹺腳牛肉就進去了,進店時差不多剛好一點正,就餐高峰期應該是已經過去,但店里人氣仍然不錯,但第一感覺不太好,那就是滿桌子的殘羹冷炙,地下也有很多客人擦完嘴的餐巾紙,坐下后讓服務員點餐,他們忙不過來,于是我自己到吧臺拿點餐單點餐。

     

    獨自完成點餐過程后,又把菜單拿到吧臺,吧臺沒人,都在忙碌,等了一會兒,一位大姐過來,把我點的餐品錄入點餐機,然后我就回到座位等,這個過程中,前廳三個員工一直在忙碌,滿頭是汗,但現場的工作卻并不順暢,一會兒有人叫點餐,一會兒有人叫買單,一會兒又有人叫收臺,三個員工疲于奔命!

     

    我吃到快結束時,結果其中一位大姐又給我端來一份牛肉,我說自己的菜已經上完了,這一碗應該不是我的,大姐拿著單子說就是我的,我拿過單子一看,上面確實有兩份牛肉,一份是一鍋,這是我點的,一份是一碗,我沒點,于是給大姐解釋:我點了一個2~3人的一鍋牛肉,不可能再點一個單人份的相同菜品,大家帶著疑惑退了這道菜!

     

    吃飯過程中,我就拍了一個短視頻,作為案例來讓我朋友圈的餐飲朋友找茬,看他們是否能發現餐廳的一些問題,結果因此收到了上百條回復,各種意見都有,甚至,還有朋友認出這家餐廳,說是成都一個知名餐飲品牌旗下的子品牌,嘿嘿,這讓我這篇日志稍微有點壓力。

     

    我原本是隨意選擇了一家路邊店,而且也答應了要給朋友們分析我眼中所看到的問題,結果得知這是別人旗下的餐廳后,我這篇日志就有了風險:變成了給別人的店挑毛病,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引來不滿意,甚至,如果還被人誤會為我故意挑事,因此而得罪人,那就實在太劃不來了,為此猶豫不決。

    沒想到,后來這位老板也加了我微信,讓我無論如何要把這篇日志寫出來,讓我相信她的格局,嘿嘿,加上很多其他朋友也在等待這篇日志,已經反復來問我好幾次,所以今天就來寫它哈。


    OK,前面鋪墊了這么久,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單就那天中午我所經歷的情況,我們看看這家餐廳有哪些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有哪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在我朋友圈那條信息背后,有上百條回復,大家都一眼看出來的問題是:餐飲人手嚴重不足,因為顧客吃完后沒人來收拾臺面,地上也沒有人來及時清掃,哪怕不是餐飲人,僅僅是消費者,也能看到這樣的顯形問題,今天的日志,我們來往深一層看,以及探討一下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給餐廳找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表象問題,也不能把問題割裂開來分析,需要綜合考慮餐廳的各種情況,以及關聯性問題,針對這家蹺腳牛肉,我們以人手不足作為臨界點,可以把問題分為一前一后兩個方面:也就是人手不足所帶來的的后續問題;以及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人手不足。

     

    首先看后續問題

     

    人手不足會導致的餐廳后續問題中,最大的問題是接待效率的嚴重降低,消費者從進餐廳那一刻開始,后面每個環節,幾乎都在耽誤時間:進餐廳要看哪些桌子可以坐(部分桌子沒收臺,臺面和地上都很臟);坐下來后,沒人及時上前點餐;初次上門的人還可能詢問一下菜品,沒人及時響應;下單以后需要前廳人員到吧臺錄單;菜品做好后要傳菜到桌上;然后讓消費者自助的去打飯;吃完后消費者離開,無法及時清臺和收臺。

     

    正常情況下,每個環節就算不耽誤,全部正常接待,都會因為這些環節太長,而影響接待效率,進而影響翻臺率,如果再遇到翹腳牛肉當天的人手短缺的情況,那每個環節可能額外耽誤1~2分鐘時間,各個環節加起來,一天中午的接待數量必然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流程上看不到的時間浪費,會嚴重影響餐廳的營收。

    如果影響營收只是經濟收入受損的話,那么因為場面各種混亂,而帶來消費者對餐廳的糟糕印象,則是品牌的好感度受損,拿我來說,進店時并不知道這是朋友旗下的餐廳,所以作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進店后立即就發現餐廳現場很糟糕,以至于我馬上就拍了個小視頻,讓大家來找茬,這其實就是一個單純的消費者,眼睛里的餐廳。

     

    因此,人手不足而導致餐廳流程的不順暢,不僅會嚴重的影響餐廳的借貸效率,降低餐廳有效時段的翻臺率,更主要的是:可能嚴重影響周邊消費者對這家餐廳的形象認知:如果認為這家餐廳現場很混亂,到了半天都吃不上飯,而且殘羹冷炙沒人及時收拾,幾次以后就容易在腦袋里形成條件反射般的記憶:這家餐廳不能去。

     

    如果是太古里這樣以流動客為主的商圈,不注重回頭客倒也罷了,但是在天府三街這樣的辦公密集區,周圍的客群是相對固定的,做的實際上是同一類人的生意,所以,一旦周圍消費者對自家餐廳的印象是不好的,無法產生消費認同,那后續的復購頻次會嚴重受影響,進而生意都可能受影響。

     

    這也就是那些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但餐廳照樣經營不下去的原因,背后的本質,就是周圍的消費者來消費完,留下不好的印象后,不再選擇回來消費,用餐廳任督二脈的理論套用一下,就是:只有客戶基數而沒有復購頻次的餐廳,只能階段性盈利,無法穩定而持續盈利

     

    看到這里,有朋友可能反駁,說為什么有些辦公室樓下的餐廳,各方面都很糟糕,生意卻一直很好,這里就涉及到例外原則:在一個商圈內,中午就餐人群是相對恒定的,而餐廳數量是有限的,當午餐就餐的需求量,遠遠大于樓下餐廳的供給量時,那他們就屬于沒有選擇的選擇,再難吃,再不干凈也會反復吃,因為離開這幾家就沒得吃的了!

     

    因此,那些各方面很糟糕但仍然人滿為患的餐廳,是因為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在樓下這幾家解決午飯,因此,這也一樣符合復購頻次的標準,只是,這樣的復購是沒有其他選擇的被動復購,而不是有選擇的主動復購而已!在一個相對封閉,競爭有限的商圈,這樣的餐廳確實有其生存空間。

     

    但只要離開這樣的商圈,消費者有其他更多選擇,這類餐廳就會快速被消費者拋棄,進而變得門可羅雀,與春熙路,太古里這些商圈的商鋪一樣,不具有可復制性,此為其一;其二是如果是夫妻檔,守一個這樣的小店沒問題,一年下來也能賺不少錢,但是作為品牌來運營的話,這樣的餐廳就會很糟糕,不僅無法為品牌加分,還會反過來給品牌減分。

     

    再來看導致的原因

     

    其一是人手配置問題:餐廳人手不足導致了后續這些問題,它只是一個結果,那么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為何餐廳人手不足?針對這個問題,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太簡單,無非是老板舍不得請員工,把原本5~6個人才能做好的事情,只用3~4個人來做,表面看起來確實是這樣,但知道真相后,你會發現,換著是你也只能這樣!

     

    天府三街那邊的快餐類餐廳,主要是做中午的生意,晚上客流很少,而中午時段的總接待時間,可能也就2個小時,因此,對于天府三街為代表的,那些寫字樓附近的餐廳,真正繁忙的時間,就中午兩個小時,其他時段都會很空閑,因此,為餐廳配置人手的話,一定會考慮忙時與閑時兩個方面。

    拿這家蹺腳牛肉舉例:那天中午我去的時候,前天只有三個人忙,確實忙不過來,導致各種亂象,如果再加2~3個人,現場可以立即變得井井有條,但問題在于:高峰期那兩個小時結束后,現場的三個人綽綽有余,甚至員工還有輪休的機會,那么請問:如果你是這家餐廳的老板,你如何配置人手?

     

    因此,只有中午兩個小時高峰期的現實情況,決定了餐廳無法做全天計劃的人員配置,建議的解決辦法,是在中午時段聘請小時工,集中解決中午這兩個小時的時段,到店里幫忙做傳菜,收臺,掃地等最基礎,也沒技術含量的工作,讓店內常駐員工,從這些瑣事中解放出來,把精力用于消費者的接待和服務。

     

    其二是菜單結構問題:我是因為蹺腳牛肉這幾個字進去的,蹺腳牛肉于我而言,就是一個可以快速吃的快餐品類,因此我的理解里,它就是一家快餐店,但進店后發現,除了常規的翹腳牛肉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需要炒制的菜品,這導致的問題是點餐選擇上,讓我耗費很多時間,去想到底點什么!

     

    我能理解這樣設置菜單結構的原因:周圍全是上班族,同事一起就餐的話,人多情況下,菜品豐富會更容易吸引他們下來,這原本沒錯,但同時也要看到:招牌叫翹腳牛肉,進來的也主要是吃蹺腳牛肉,而且蹺腳牛肉也是可以做到極致化的出品效率,這些原本是優點的地方,全都因為增加菜品豐富度,而可能被稀釋掉了!

     

    其實,這背后涉及到一個很嚴肅的選擇問題:到底我們是選擇做商圈所有人的生意?還是做商圈內一部分人的生意,什么意思呢?如果想做這個商圈每個人的生意,那當然是選擇做大而全的各種菜品,給大家盡可能多的豐富選擇,好讓他們可以反復來;如果只做商圈內一部分消費者,那就只做幾道招牌菜,把它們做精做透。

     

    現實中,絕大多數餐廳的老板都選擇前者,都恨不得做所有菜品,越豐富越好,結果生意并沒有比做單品好多少,為什么?因為做商圈所有人的生意,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商圈周圍有2萬人,你餐廳只有50個餐位,中午翻臺四次,也就200個餐位,相當于百分之一的實際接待量,全部接待完要100天,也就是三個月!

     

    表面看起來,覺得光是接待一遍就三個月,生意很好做,但這代表什么?代表這是完全沒有回頭客的標準,如果有回頭客的話,你可能永遠都接待不完這2萬客群,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拋開如何營銷觸達目標用戶不談,單就接待量的現實條件,就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做商圈所有人的生意,而只能是做其中一部分人的生意,比如翹腳牛肉,做的就是商圈內那些,喜歡牛肉和牛雜的人群,他們如果能每個月來一兩次,有一兩千人就足夠了!

    因此,定位快餐的話,菜單結構最好盡量簡單直接,減少菜品數量,集中做蹺腳牛肉和蒸菜,背后的邏輯是帶來高效的出品效率,縮短顧客的餐品選擇時間,縮短出餐時間,縮短就餐時間,增加相同時段的翻臺率,進而提升店里的營收水平,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有時候少即是多:少SKU,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的營收!

     

    其三是接待流程太臃腫:從客人進店的迎客,到點餐,到下單,到傳菜,到收銀,到收臺,再到做清潔衛生,這個客人消費全流程,目前全是依靠人力解決,在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當下,對于以效率取勝的快餐而言,這是很不應該的,屬于思維上的嚴重老化,麥當勞,肯德基全面數字化就不說,國內各大代表性的快餐品牌,全都在做流程的數字化改造。

     

    建議啟用掃碼點餐,參照其他快餐和輕餐的方式,讓消費者自助點餐,這可以節約點餐和下單環節的流程與人工,同時啟用前置買單,也就是消費者下單就付款的話,連收銀這個環節的人工也一并節約了,通過掃碼點餐,把點餐,下單和收銀這三個環節解放出來,變相就相當于節約了1個吧臺人員,員工可以只專注于傳菜和收臺,有多月精力,拿來做服務。

     

    掃碼點餐,到現在如此普及,而且其優化流程的價值已經被反復證明,但很多餐廳,還是帶著偏見,只看其不足的方面,比如用掃碼點餐,現場太之類的,如果是高檔餐廳,它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對于追求效率的快餐而言,就算是掃碼點餐有這個缺點(實際上是誤區),也比要好!

     

    所以,想要不增加人手來解決店內忙亂的情況,最好立即改變思維,啟用掃碼點餐,來優化前廳的接待流程,把員工的精力,由原來的全流程忙碌,變成只用做傳菜和收臺這兩個工作流程,這樣的話,現場三個人就可以輕松應對了,甚至還有可能騰出一個人來專門做客情維護。

     

    綜上所述,這家蹺腳牛肉所處的位置,根本不缺客流,天然的就解決了客戶基數這個難題,現在只需要優化菜單結構,集中打造出品效率極高的蹺腳牛肉,同步優化前廳的接待流程,通過掃碼點餐等工具,把員工從全流程服務流程解放出來,這樣就可以從后廚的出品效率和前廳的接待效率兩個方面發力,一方面能提升店內的營收,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復購頻次。

     

    因為快餐做的是周邊商圈固定人群的生意,所以它對復購率的要求,比特色餐飲還要高,如果沒有復購率,那人流量再大的商圈,快餐也只能階段性盈利,因為負面的口碑傳播,比正向的口碑傳播速度還要快,效果還要好,就餐體驗太差,就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口碑傳播,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例外:商圈的午餐需求遠遠大過供給,消費者沒得其他選擇!

     

    最后我很好奇的做個調查:大家覺得蹺腳牛肉應該歸類為快餐?還是中餐?這個問題,身處四川的朋友回答即可,因為,沒在四川生活過的人,沒吃過蹺腳牛肉的話,很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菜,嘿嘿,讓沒吃過的朋友回答,就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哈!


    歡迎大家留言!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伴隨餐飲發展過程中我個人的成長,日志已經連續記錄了十一年,以后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03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7日 09:10
    下一篇 2020年6月7日 17: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