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告文案;文/二毛
作為一個平常不太愛吃牛肉也不是美食達人的人,主辦方邀請我的時候,我當時內心是犯嘀咕的,因為我平時是那種一言不合發了朋友圈轉頭又刪掉的人。
而在現場,從進會場的那一刻開始,主持人就用粵語和普通話不時提醒我們:
各位來賓和麥當勞的粉絲們,歡迎你們不遠萬里來到廣州參加麥麥全席,也歡迎你們分享今天的現場美食照片到你的朋友圈……拉仇恨。
好吧······我去廣州主要就是發朋友圈的。
“麥麥全席”用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普通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日常家庭宴請賓客時的豪華升級版。
這種升級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麥當勞用你平時肯定在它店里吃過的麥當勞食材,做成了你從未見過的9道創意料理。
主掌這次創意料理的就是法國藍帶廚藝名校畢業的“小寶君” 魏瀚先生,從他的顏值就可見一斑。
而根據他的巧思,做出來的料理,你隨意感受下——
夏日花園
豆蔻青汁
圓舞曲芝戀
田野仙蹤
一顆番茄湯
我的名字叫牛
我最愛那道豆蔻青汁,差點厚著臉皮要了第2份。
但因為我對美食的興趣遠沒有活動設計流線上的興趣大,所以我的關注點,大都不在美食的味道上,下面大致分享下我在現場的直接感受吧。
①
PPT做得好,晚飯吃得飽
我在現場的第一個視覺沖擊來自PPT。
實際上我在出發之前就收到了這次PPT,電腦上看當時也不覺得有多精彩。
但在活動現場,配合燈光、LED屏的效果,主講人的氣氛調度,由衷的感受是:好的PPT讓人看了之后是有食欲的。
每一頁都靠美圖和簡單的文字來做引導,而且只要放有麥當勞食材的實物圖片,第一眼看上去,視覺的第一觸點都在它們身上。
②
沒有直播的活動,是不完整的
在現場的第2個直接的感受是:如果一個面向大眾日常消費溝通的品牌,在今天這樣線下和線上幾乎是平行實境的傳播環境里,做一場線下的活動,沒有找你所在領域的網絡紅人們來直播,是不完整的。
試想一下,按照常理來說,300來號人在同一個空間里用餐的話,應該聲音是比較喧鬧的。
但其實這次如果你置身在你“麥麥全席”,你會發現,現場一點也不嘈雜,因為大多數的來賓們都在忙著發照片,和線上直播。
主辦方告訴我,這次找了大概200家媒體和KOL,通過麥當勞的微信公眾平臺和ENJOY招募了100個消費者來到現場,希望通過大家在現場的社交平臺擴散,影響到更多的年輕人和大眾。
而直播平臺則用了網易直播、美拍和nice,因為網易的受眾相對比較大眾,美拍和nice上的網紅們則一邊吃著創意料理,一邊通過直播在線講述麥當勞的菜單變革。
③
娛樂的思維,健康的理念
在現場的第3個感受,則來自麥當勞在設計整場活動時,其實用的是一種娛樂化的社交思維,來傳遞自己的食材健康理念。
比如請來廣州本土的唱作歌手,用嘻哈的曲風,創作了一段《巨無霸繞口令》邀請現場的人進行互動。
而另一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小插曲則是下面這個輕松歡快的小視頻,還原了麥當勞的食材取材地,非常生活化,里面出場的人物也一個比一個靦腆。
不要在意這是個廣告 重點看表現方式
……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 編輯/俊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
這里不是媒體,也不是平臺,其實就是一個聊餐飲的地方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