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報紙以暗訪的名義對國內一奶茶連鎖品牌進行了捕風捉影式“曝光”,僅僅從果醬原料廠獲得片面信息就得出“一杯7元奶茶成本不到7毛錢”結論,也僅僅從一家店面的衛生情況就對整個品牌就行了點名式批評報道。
奶茶行業從最初的1塊錢一杯逐步進化到8-10元一杯,甚至更高,原物料早就更新換代,各個品牌經過市場洗禮后,都在朝著健康、可視化的方向發展,“放心奶茶”已是主旋律,依靠添加劑勾兌來哄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那種在骯臟環境生產劣質原料的廠家也早就被市場淘汰了。
盡管很外行,但是站在輿論監督的角度去考量,作為行業人士,本著有則改之的態度,我們還是需要找到一些值得我們警惕的元素,以期進一步增強我們的競爭力和生存力。對于有些常識的誤解無法給他們徹底解釋(如認為用植脂末不健康),我們就從一些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先著手:
有多少門店想獲得這個笑臉,但往往我們看到最多的還是第二個
關于證件,許多門店最易出現的問題是健康證過期,或者一個健康證多人使用。
根據衛生部門規定,對未按公共場所經營者安排未獲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的從業人員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工作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款。
即使是放在冰箱內的儲物盒也記得蓋上蓋子,別管會不會串味,會不會有異物落入,監督部門就認定這有食安隱患。當然開封后的所有東西也要記得密封。
千萬別學他們將原物料放在地上。
即使隔著包裝也不行嗎?是的,你敢保證地板上沒有水嗎?水可是很容易讓物料受潮的,更何況衛生部門會認為這是隨意堆放物品。
以前檢查也就看看包裝上的保質期。但現在的店家大多學到了在開封的原料或者半成品上貼上使用時間,但記得有頭有尾,別只標明制作時間,卻忘了標注過期的時間。否則,監督部門會覺得你是在玩“心機”哦!
千萬別把垃圾桶、清潔器具放在食品旁邊,原因你懂的!
雖然戴上口罩、帽子總讓人覺得像進了醫院。做食品嘛,還是注意一點好。如果你將自己想成一個忍者,接受這樣的衣著就容易多了。在衛生方面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勤洗手,千萬別在接觸過其他物品后不洗手直接制作飲料,這是顧客都不買賬的事。
有條件一定要將凈水器掛在顯眼的地方,并定時對其維護。到目前為止,還會有人說飲品店制作飲料的水是自來水。
關于這一點,真的有,親!別再用老眼光看我們,好伐!
最后要說的是,衛生部門的檢查已經由“陣地戰”轉向“游擊戰”,時間及人數越發得不確定,而且有時會有情報部門(新聞媒體)的前期偵查。所以我們只有做到月月清、周周清、天天清,拉響一級備戰警報,嚴陣以待,方能放心應對。
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兩秒鐘,自動識別圖片添加中國飲品快報公眾賬號,回復任意關鍵詞查看您想看的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