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員工與你討價還價時,你該怎么辦?

    我們的員工和消費者一樣都是人,所以也會討價還價。那么當一件任務下達后,遇到不配合的員工怎么辦呢?是指責他沒有組織紀律還是按他的想法與之妥協呢?或許下面這個管理中的效應能給你一些啟示。

    魯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這種效應在我們日常管理中其實是經常遇到的。比如:一個督導在看見一個店面某個區域的衛生狀況十分的差,他責令店長要在下班前將整個店面做一次大掃除,否則這個月的績效獎將扣除一半。這時候,店長提出意見了:最近門店非常忙,而且人員配置還差一個人,員工上班很辛苦,要是做完全店清潔則必須加班,公司又不算加班費,店員一定會有情緒的。這時候,督導心中有三種處理意見。

    1 自己幫著他們做。

    2 員工不愿意幫忙,店長就自己做。

    3 今天只打掃衛生極差的那個區域,其他地方下次來檢查。

    看到這里,你會選擇哪種處理意見呢?

    如果選1,督導自己做。雖然看似能得人心,但這樣會讓員工產生依賴,督導以后將漫無止境的幫忙,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

    第2種情況,店長做。店長一個人做,只會降低店長的威信你,使得店長的執行力降低。

    那么第3種,只打掃衛生極差的區域。從表面上看是督導降低了標準,但其實是將問題的核心解決了。而且員工在討價還價的勝利中也找回了面子,不會有壓迫感。對于企業的凝聚力是有益的。

    常言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一個智慧的管理者在下達任務前,必要時需要給自己留足退一步的空間。


    《中國飲品快報》近期文章歸檔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1834.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月3日 14:39
    下一篇 2015年1月4日 02: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