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建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幅中國地圖。“紅色巴士”每開到一個地方,他就會在地圖上做一個標記。短短4年時間,他的1800多家“紅色巴士”茶飲店已經遍布全國。
“紅色巴士”是李建自創的茶飲品牌。2010年,“設計系男神”李建畢業后,在長沙一家公司做企業策劃。他發現,市面上的飲品店很多,但“不上檔次”。他和3個小伙伴決定“創造一個有檔次的飲品店”。
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倫敦八分鐘,那輛繞場一周的雙層紅色巴士點亮了李建的靈感。加之英國是現代奶茶的發源地,李建決定用“紅色巴士”為品牌命名。他還設計了小叭和小珊兩個角色做商標。
李建很明確,自己創業的目標是“改變一個行業”,目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4個小伙伴每人湊了五萬元錢,準備“大干一場”。
真正開始尋找店面時,李建傻眼了。“沒料到轉讓費、房租加起來要那么多,20萬根本不夠。”他在長沙市雅禮中學對面發現一家店面正在裝修。在李建“巧舌如簧”的勸說下,原本打算開店“賣燒餅”的老板上了“賊船”,成為李建的合伙人,“紅色巴士”成功停靠了第一站。看著自己的第一家店,李建覺得“就像看著一個嬰兒”。
當時,李建和小伙伴們租住在一間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有人睡沙發,有人打地鋪。因為常常下班特別晚,樓下賣蛋炒飯的大娘成了他們打交道最多的街坊。
讓李建驚喜的是,沒過多久就有一位珠海的客戶通過網站和他取得聯系,準備在珠海開一家“紅色巴士”奶茶店。這么快就有人加盟,而且第一間店就開到珠海去,李建興奮壞了。第二個月,7家“紅色巴士”陸續在各地落戶。“當時幻想著,要是以后每天都能開一家店,一年就是300多萬,好多錢啊!”李建笑道,“現在已經遠遠超出預期了。”
因為“物美價廉”,加盟“紅色巴士”的人越來越多,這引來了同行的嫉妒,甚至有人跑來砸店。李建匆忙趕過去,已是一片狼藉。“當時心里特別難受,但是轉念一想,能夠引起別人緊張,證明我們成功了。”
遇到大學畢業生、下崗工人、退伍軍人想要加盟“紅色巴士”,李建都會給他們提供優惠。今年畢業季時,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畢業生加盟專場。“想創業,來做小微創業的,肯定本來口袋里就沒什么錢。”他說,“我也是這么過來的,所以希望能幫助他們在創業這條道路上走得平坦一點。”
隨著業務的擴大,李建覺得越來越“撓頭”。前段時間他們開始推廣新的甜品品牌,卻因為定位不夠準確受了挫。為了讓“紅色巴士”走得更遠,李建一直在努力給自己充電。“我們團隊成員都是大專生,很多知識已經不夠用了,必須時刻抓緊學習。”
李建不喜歡別人叫自己“李總”。“我就是一個在社會上闖蕩的普通人。”如今,他已經搬進了自己買的新房子,卻還會偶爾懷念打地鋪的日子。“回頭看看,真應了那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