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世紀大道百聯購物中心內有一家以“人文”為主題的茶飲店——茶生。相比百家、甚至千家的連鎖品牌,這家經營1年僅1家店面的“新人”,卻用對茶飲產品獨到的打造在競爭激烈的上海灘嶄露頭角。
用其品牌創始人張杰的話來講,茶生取義“由茶而生”,產品、環境圍繞茶而打造,從而傳遞更深層次的傳統茶文化,這也正是“茶生”能夠與其他品牌進行區隔的立足之本。
產品逆向思維 清爽茶飲也是差異化
在大眾點評搜索茶生,消費者對其產品呈現出兩種看法。而這兩種評價均圍繞著產品“淡”而展開。
對口味認可的評價
口感有爭議的評價
顧客的評價,張杰表示完全理解,但茶味淡、茶清香正是他們在產品設定時的新思路。據張杰介紹,茶生產品以求真本味為特征。
比如新推的烏龍蜜瓜,只是由蜜瓜、茶、糖三種原料而組成,主要體現蜜瓜的清甜,而茶以突出茶香為主。
但為了滿足一些“重口味”消費者的需求,他們在產品中會選擇加入“茶凍”,或使用重烘焙的炭焙烏龍。但其“清淡”主路線不會變化。
制定這種產品特色,張杰認為是市場需求所促成。飲品店的消費者年齡、層次都在發生變化,即使不談養生,隨著年齡的變化以及觀念的轉變,他們對于產品的口味也產生了與以前不一樣的需求。
重糖、重茶可能會制作出很好喝的飲品,但部分消費者卻因此躲遠。而低糖、清茶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有將習慣于“重口味”的消費者拒之門外的可能。
但在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清爽型茶飲猶如一片“紅海”。走這條路在前期可能比較辛苦,爭議較多。
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品牌影響力提升,這種定位相較于一味“跟風”,其成功的可能性則更大。
2
初創品牌營銷思維 一切以產品為中心
網紅茶飲品牌的宣傳無論從內容或渠道,都體現著多元化。產品、情懷、創始故事、周邊打造均可成為其內容。微信公眾號、地鐵公交廣告、紙質報刊均可成為其宣傳途徑。
但作為一個初創品牌,在資金、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茶生在店面營銷上選擇了一切以產品為中心。
在店面裝修方面,茶生以白、灰、原木為主色調,以突出茶的簡約、樸素。
為了營造簡約不簡單的品牌氛圍,茶生則在包材上做文章,每個季節都會使用不同主題的杯子,如春風得意、夏荷冰趣、秋色滿園等,以體現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禪意。
手繪的飲品示意圖更貼近年輕人的審美,并能清晰準確地傳達飲品原料構成,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自有微信公眾號,成為了許多新中式茶飲品牌的宣傳利器,但由于需要吸粉鋪墊的過程以及不斷更新內容,對于欲快速見效益的初創品牌來說時間則有些慢。而在當地的公眾平臺進行推廣,則需要不菲的費用。
而茶生綜合實際情況,選擇了餐飲行業慣用的團購。從其團購的數據來看,三款產品的購買量相加為4000+,即代表通過團購有4000多位消費者可能多次重復購買。
對于茶飲市場的同質化,許多業內人士早有警覺,但為品牌利益最終妥協,選擇跟風。茶生所堅持的口味清爽(清淡)、選擇用傳統的途徑和方法進行宣傳,是否能夠獲得更多市場?答案留給消費者。
古茗、桂源鋪、滬上阿姨、浩恩奉仕和下一站
五家公司出資超4000萬
尋找優質中小品牌孵化
(猛戳了解詳情哦)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