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雪花紋間,透紅的嫩肉,含在嘴里甘香鮮美,如棉花糖般入口即溶,令人難以忘懷。”
這是人們對“和牛牛肉”的感覺。雪花般的油脂,是一種霜白的奢侈,這是和牛的標志,可這和咖啡又有什么關系呢?
霜降的雪花紋理是日本和牛的標志
如果不是受到拿鐵瑪奇朵(Latte Macchiato)的啟發,恐怕很難把咖啡與頂級的日本和牛牛肉與聯系在一起。
在制作拿鐵瑪奇朵的最后一步:將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這一混合著油脂和咖啡物質的濃濃液體,倒在密密實實的濃厚奶沫上,于是這些油脂和咖啡物質,開始絲絲線線鉆入泛著厚厚奶沫的奶泡牛奶,呈現出如同和牛“霜降”時的情景。
對于星巴克的忠實顧客來說,最喜歡看到星巴克菜單上有新品加入,2016年1月初,星巴克美國市場把拿鐵瑪奇朵納入自己的新菜單,不過早在這之前,Costa Coffee就已經把拿鐵瑪奇朵作為自己的經典拿鐵配方。
和“跳舞拿鐵”(Dancing Latte)這個名字比起來,拿鐵瑪奇朵的叫法則更被人所熟知。
因為拿鐵瑪奇朵更早搶先占據了全自動意式濃縮咖啡機領域,在這個領域,拿鐵瑪奇朵已經成為當紅炸子雞,它清晰的1:1:1的奶沫、意式濃縮混合和牛奶分層的視覺效果,使它簡直成為了全自動意式濃縮咖啡機廣告的“T臺超模”。
拿鐵瑪奇朵呈現出的三層分離的效果,不僅帶來視覺上的沖撞,而且還帶來飲用時多變的口感變化,這也是本文前面所說的“霜降”效果的神奇體現之一。飲料界的這種“食材之間不融合的分層效果”可以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調酒師的創意功課就是去找尋這種不融合的食材搭配,看來拿鐵瑪奇朵生來就有著“創意咖啡”的功底。
對于這個,很多咖啡師起初肯定是不以為然的,
“不就是先打發了厚厚的奶泡,然后再注入萃取好的濃縮咖啡嘛!”
讓我們先看看,星巴克又是怎么描述這款咖啡的:
“Marked with Espresso, steamed whole milk longer for a meringue-likefoam(更長時間的打發牛奶,直到獲得如蛋白霜一般的棉厚奶沫之后,再用濃縮咖啡做標記)”
這也正好印證了拿鐵瑪奇朵的由來——“Stained Milk(牛奶印記)”。
拿鐵瑪奇朵與一般拿鐵(Latte)不同的是,拿鐵瑪奇朵對奶泡的要求更加難以拿捏,奶泡和奶沫層更像是發泡厲害的卡布奇諾,打發不當就會呈現厚重但空洞的泡沫狀口感,如何能打出更好更密實的干性奶泡,同時有兼顧細膩的奶沫口感,是拿鐵瑪奇朵(Latte Macchiato)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下面就使用雀巢全脂牛奶做了打發牛奶試驗
拿鐵瑪奇朵的市場未來
一直在咖啡飲品菜單里默默甘當“跳舞拿鐵”的拿鐵瑪奇朵,能否借星巴克的影響力成為下一波的飲品潮流呢?
拿鐵瑪奇朵有許多可以玩的點,歡迎大家為拿鐵瑪奇朵創意飲品提供更多點子!
*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本微信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請勿轉載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引用。廣告或文章所表明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您提供任何更正信息,不需要承擔提供信息正確性的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