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一家小店
一共就20個座位,
每晚6小時開業時間內,
卻可以輪番接待120多個客人。
最讓人詫異的是,這家包子店的包子還要70元。
這家店就是Little Bao。
“亞洲最佳女廚師”加持
Little Bao的創始人周思薇是一個香港人,
在2017年,
她奪得了全球餐飲界備受矚目的奧斯卡獎項
“亞洲最佳女廚師”獎。
然而,在這之前
她差點就和餐飲這個行業擦肩而過……
May從小在多倫多成長。在她小時候,經常看她媽媽給20多口人做飯,還經常用中國食材做西式料理。
受到媽媽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料理很感興趣,于是在大學去了美國波士頓大學,讀了酒店管理專業。
在家人都反對的情況下,May力排眾議,四處學廚,去過當時香港唯一一間米其林三星餐廳Bo Innovation,學習分子料理,也曾向廚師朋友討教街頭文化和飲食的結合。最后開了Little Bao。
飄紅的奧妙
3年來,Little Bao 的熱潮持續不減,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Little Bao 這個名字被眾多去過的食客分享轉發。那么,它有什么樣的魅力呢?它的創始人周思薇又是怎么讓它發展到現在的?
1.在選址方面,Little Bao選在了在中環蘇豪區,這里集聚了香港最好的餐廳,是外國人最常去的地方。這使得Little Bao在短短時間內就打開市場。
2.May特意將店里的logo是一個很愛吃包子的小朋友,讓人分不清是中式的還是美式的,即親和又讓人喜歡。
3.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以前有了很大區別,更加注重就餐時的體驗,也更愿意為好的產品買單。
在這個大背景下,Little Bao將他的廚房設計成全開放式,一半是桌子,一半是廚房,顧客在就餐的時候還可以觀看廚師是如何做成每一個包子,這種設計風格大大增強了顧客的就餐時的視覺體驗和信任感。
4.產品同質化的今天,顛覆式的創新無法時時再現,而對產品進行拆分重組,才是增強差異化創新更為有效的方法。
在這方面,Little bao巧妙地進行了組合創新,比如把漢堡坯換成“饅頭”,在薯條沙拉里加入茄子、在焗蛤蜊中加入大量紹興酒等,有些還在中間加入冰激凌。
這種創新讓Little Bao很快就被眾多食客分享轉發,還被多家媒體報道,大大增加了知名度。
除了味道的創新,連包子的尺寸也是比一般的來的小巧、可愛,令人食欲滿滿。
冰激凌三明治
結語
Little bao在包子這個餐飲品類中大膽革新,不僅將包子這個原本在街上買來就帶走的點心搬進了裝修精致的小店,還將包子和西方的漢堡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
這種革新向經典致敬也好,向市場妥協也罷,在傳統品類上,大膽突破,不僅是在市場需求方面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圖片來源于微博、一條
推薦閱讀:
●勵志!煎餅大媽月入10萬,爆開三家連鎖店,營銷思維堪比商界大佬!
●2018年餐飲業的機會在哪兒?
●2017年商場餐飲關店10087家!能活成“贏家”的只有……
●新式餐飲當道,2018炙手可熱的50個品牌都有誰?
●他從這款爆品中賺到了一個億,你還在等什么
●2018餐飲供應鏈的4個趨勢,看準你就贏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今日新餐飲”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