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附港式奶茶的詳細制作視頻)
從高級餐廳到街頭大排檔的一次升跌,港式奶茶煥發了更多的色彩。情懷也是從一杯杯絲襪奶茶中升溫,并且最終成為一種不能取代的非凡飲品。
濃淡之間有學問,升斗市民的最愛
現在街頭流行的港式奶茶鋪,凡主打港式奶茶特色,大多會以一套純港式的制作奶茶的方式作為招牌奶茶的吸精基礎。但是要請到一位香港的沖茶師,報酬是不菲的。如今,在香港一位好的沖茶手收入非常高,制作一杯地道的絲襪奶茶,除了要有好的材料之外,師傅的手勢和心境也很關鍵,就像酒吧里手舞足蹈的調酒師,每個動作、每個心態都會影響到奶茶的品質。沖茶手必須注重拉茶的過程,因為,這是奶茶的“靈魂”。
一杯精妙的絲襪奶茶,其訣竅就是拉“絲襪”要速度均勻,力度要有彈性,將奶茶進沖茶布袋反復拉 ,拉的次數越多,茶體就越順滑。
懂得飲茶的人,更加會懂得奶茶絕非牛飲之物,量越多越好。因為淺飲即止不但能提神醒腦,更能消除一天疲勞。
充滿市井智慧的器具革新
英式奶茶的高貴,但是經由街頭大排檔民智的改進,讓這種香滑濃的液體瞬間變普通市民成心頭之好。一杯純正的絲襪奶茶,需要奶茶六寶:茶葉、奶、茶壺、茶袋、杯、糖與水。而與器具革新的有關的正是茶壺、茶袋兩項。
英式紅茶與茶壺自稱一套,質地是高級陶瓷,當奶茶來到大排檔,這種易碎成本很高的東西當然不抵用,港人就用中式茶樓的辦法,一次沖一大壺紅茶放在火上熱著備用。即使是這樣,做出來的奶茶仍然不好喝。紅茶被熱的時間過長,茶味苦澀,還需要多加奶和糖來中和,更不劃算了。
老茶人開始尋求解決的辦法,茶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八杯十杯的容量合適,茶壺重量也不能太重,于是出現了這種定制的茶壺,高而輕、快熱、容量適中又便宜耐用的銻制小壺。兩只銻壺一直放在爐頭,燒水、沖茶、焗茶、撞茶都用他們。
茶壺外表雖然平凡,卻提升了奶茶的素質,實在功不可沒。
關于茶袋的出現,則是直接延伸了“絲襪”的趣味性。錫蘭紅茶的茶葉較細碎,需要用茶隔。英國貴族用金屬茶隔太過高級,大排檔負擔不來,有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借用呢?有,就是白洋布!這種機織棉布,便宜而用途很廣,不僅煮食時用來隔渣,拉腸粉也是用它,男女老幼的棉布衣服也是它。
白洋布細密而耐磨,大排檔每天沖泡百杯奶茶,沾染了茶漬,時間長了如咖啡絲襪的變色茶袋,被茶客戲稱為絲襪,從此“絲襪奶茶”之名不脛而走,雖然不夠雅致,但勝在傳神,多了一份市井智慧。
豐富錫蘭紅茶的變化,使得沖茶師名重一時
拼配茶的來歷也跟港人改良奶茶的一個創舉。粗茶、中茶、幼茶三種茶質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
早年只有高級餐廳才用得起錫蘭紅茶,大排檔因把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只會選用中國紅茶,味道是否次一等實難斷定,但升斗市民偏愛濃茶,尤其是三行工人和苦力,體力消耗大,流汗多,多用點茶葉把茶沖得濃一點反而更能刺激他們的味蕾。中國紅茶價廉,多一點更適合他們。
后來社會漸漸富裕起來,錫蘭紅茶價格也下降,因此出現了一批最初半用中國紅茶、半錫蘭紅茶混合使用。
茶葉的品質雖然茶葉夜等級無關,但粗幼不同,紅茶的色、香、味也各異。當大家全部改用錫蘭紅茶后,對奶茶的要求也提高了。粗茶香氣較濃,中茶茶色較深,幼茶則色味具濃;沖茶師傅經驗混合不同比例的粗、中、幼茶葉,創出自成一格的茶方,把茶客留住。茶葉是奶茶的靈魂,主宰奶茶的色、香、味。
港式奶茶跟臺式奶茶不同,前者用淡奶,后者用鮮奶,淡奶由鮮奶加糖再加熱做成,味道較甜,質的較 厚,故港式奶茶口感較臺式奶茶更厚更滑。他的功能類似一個能量補給站,不如臺式奶茶更講求解渴。
港式奶茶已然融入到港人的血液里,從高臺上走下來成為市井飲品的那一刻就注定它成為港人生命里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一杯飲品那么簡單。
相關閱讀(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一改低調,卡旺卡今年首款新品“極品港式奶茶”配方大公開》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