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除非品牌十分過硬,否則實施這個策略要慎之又慎。因為漲價而遭遇失敗的個案在市場上比比皆是。但最近我們在茶飲市場上看到了另一面。
喜茶“漲價”已經將近一個月,從市場各方面反應來看,沒有招惹消費者的叫罵和不滿,反而是叫好聲一片,持積極態度和正向反饋的信息占了絕大多數。
為什么反被叫好?
喜茶從上個月12日開始的漲價,是為了減糖,在全國的所有門店、所有產品提供低卡甜菊糖供選擇,以替換現在所用的冰糖糖漿。顧客為此要多付一元錢。
這多出來的費用,是為了消化使用新原料的新增成本。嚴格來講,喜茶的這次市場動作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漲價,而是建議性和試探性的。
按照常理,提價屬市場敏感行為。消費者會習慣性警覺并會演化為不滿和負面反饋,但從喜茶這次漲價將近一個月的反應來看,正面的支持和點贊的占了絕大多數。
為什么?
1
喜茶的消費客群對價格不敏感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在茶飲市場的消費者圖譜中,喜茶的顧客屬于中高端客群。他們有兩個特性:年紀輕。絕大多數為00后和90后。暫時無家庭固定大宗支出和預算,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對價格不敏感。
小編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事例。朋友在武漢的一個商圈里開了家茶飲店。這個商圈附近有一所985高校、兩所211高校,還有一些科研院校和IT企業。
冬季來臨,奶茶店的生意被腰斬。兩周前,他更換了新菜單,產品價格分別提升了2—3元。調價前,他心里也很惴惴,生怕雪上加霜,毀了生意。
但兩周下來,似乎什么都沒發生。沒有一個顧客問到漲價的事情,該喝的還是要喝,流水也基本維持到去年這個時期的水平。
朋友還跟我說到了發生在這家店里的另一件趣事。買一送二,是各家奶茶店的常有促銷行為,但朋友發現,來他家店里買第二杯飲品時,很多還是照單全付,儼然完全無視了店面的促銷,而且這樣的顧客還不在少數。
朋友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在這個商圈、在這家店面的選址范圍內,顧客對價格并不敏感。
2
“少糖”吻合了大眾消費文化
我們來說說“減糖”和“代糖”的市場意義和社會意涵。從行業來講,“減糖”和“代糖”是大勢所趨,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有多固執,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至于甜是飲品的核心,缺少不得,那只是要求在研發上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星巴克、雀巢都在做,喜茶也迎合和順應了這種趨勢。
在社會意義上,“少糖”部分具備了時尚和流行的意味。“甜度”和“糖”儼然成為了大眾食品安全的毒瘤,有關部門在例行市場監管時,“甜度”已是必檢項目,而且要求會越來越苛刻。
不管標準是否科學,但品牌如果不能有效應對,在政企公共關系的維護上,那是大忌。貼上健康的標簽,經過充分的政策和輿論教育,每天少糖一點點,成為大眾共識。
從餐到飲,也成為大眾流行文化。“健康”成為了精英意識和炫耀手段,喜茶對甜菊糖的應用,滿足了這種社會需求。
喜茶做得很好。
喜茶的心機
喜茶的成功,已經被行業和媒體充分討論。這里不想再說。結合這次漲價,成功者做事的市場和思維邏輯,對于市場的每一個參與個體都有價值。
定位決定策略。喜茶已經成為國內茶飲行業的頭部品牌,這毋庸置疑。要保持領導者的市場定位,只有持續引領行業風氣之先。
在行業普遍對“減糖”和“代糖”習慣性不適應和慣性抵觸之時,喜茶率先而動,這是老大的應有之義,沒有嘩眾取寵之嫌,既應了場合,也與身份地位相cp。畢竟,從芝士茶,到輕芝士,到水果茶,他多次引導了市場主流,推動了市場改革。
提高技術壁壘,加寬品牌護城河。從資本運作、市場拓展、供應鏈模式、空間設計,以及品牌文化輸出和智慧店打造,喜茶都在逐漸增加辨識度,拉開與同行的距離。
這次也不例外。喜茶方面稱,在市場上已經推出的甜菊糖深入到了原料上游,與供應商一同研發、改進工藝、完善供應鏈各環節而定制的。
該款糖不僅能豐富整體的甜度和口感,更有低熱量、低糖值、有益牙齒等特點,使得甜菊糖漿既保持天然和健康的屬性,也讓最終做出的茶飲在口感、風味上與使用冰糖漿所制作的飲品在全糖的情況下幾乎一致。
初創型品牌連鎖
如何快速成長?
如何提高加盟店存活率?
中國飲品快報
建“助力飲品連鎖成長”微信群
專門研究交流
有興趣參加者
請掃小編二維碼
黃sir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