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13954135279
在南寧,人氣最旺的桂林米粉店當屬“粉之都”,自2002年經營至今,已成功擁有40家分店,平均單店日售米粉800-1000碗,以每碗3兩計算,粉之都每天至少要賣出9600斤米粉。生意如此火爆,這其中都有哪些訣竅?小業態的餐飲門店如何能走出屬于自己的市場,今天《餐飲時報》就以粉之都為例,剖析小餐飲的商業模式。
粉之都:米粉小業態的商業模式
店面小于200平
前廳服務僅一人
粉之都每家店的使用面積均在200平方米以下,廚房面積約20平方米,由于米粉由顧客自點自取,前廳僅需1名點單員、1名服務員即可搞定。策劃總監呂偉俊介紹,米粉屬于“快食”,顧客平均用餐時間為6-10分鐘,流動快、翻臺率高,若店面太大,單是收撿餐盤就需要2-3個服務員,浪費人力,且一旦客人坐不滿,就會顯得特別冷清。像現在這樣,200平米的空間內放置了40個餐位,并不會顯得過于擁擠,高峰時段客人摩肩接踵,反倒容易產生火爆的氛圍。
L型紅色臺子分外顯眼,食客從左側點餐、右側取粉。服務員僅需將米粉從出餐口端到取粉區,叫出點餐號碼,顧客便會前來自取。
13碗粉打天下
3種創新、10樣傳統
店中售賣的米粉共有13種,其中既有鹵菜、脆皮、豬腳、叉燒、菌味等10樣傳統米粉,又包含了品牌原創的辣雞、酸湯、海鮮砂鍋3種新式米粉,特色鮮明,深受食客歡迎。
高湯桶立于出菜口旁,客人吃完米粉,可自行取湯
后廚合理布局
忙時2人搞定
“粉之都”各家門店的廚房大多設計成狹長型,左側依次擺放著米粉柜、煮粉鍋、配料柜,右側則是專門用于制作砂鍋粉的明火爐,旁邊還有一個專門盛裝餐廚廢料的垃圾桶。呂偉俊說,這樣布局,左側只需一人,便可按照流程從容地取米粉、入鍋煮、調配料,從左到右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右側再安排一人煮制砂鍋粉,即使最忙的餐點,廚房里有2人即可搞定。
服務員將煮熟的米粉倒入碗內,添入澆頭后遞給客人
筷子、勺子、紙巾及各式調料擺在小料區,供食客自取
煮粉所用的并非傳統的大鐵鍋,而是新式電鍋,以不銹鋼制成,像電炸爐那樣有一旋轉按鈕,可隨意調控溫度,且能保持水溫恒定。鍋上有四個小孔,孔眼處正好卡住漏勺,既可以將米粉全部浸入水中,又不必擔心漏勺滑入鍋中。一般將水溫調至60℃,米粉下鍋煮30秒,口感最Q。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
【關注賬號】
點擊右上角,選擇查看官方賬號,點擊關注即可。或搜索公眾賬號cyykb111
【內容分享】
點擊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
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