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和資本,從來沒像今天這樣關系密切。
我們看到了黃太吉、人人湘們的快速崛起,也看到了俏江南、大娘水餃上演的撕逼。
餐飲和資本怎樣一起玩耍?就在今天,“2016中國餐飲資本新思維峰會”在北京舉行,40多位餐飲界和金融界大咖,一起探討餐飲和資本的深層次關系,并從多個角度給出了答案。
△2016中國餐飲資本新思維峰會現場
這場由紅餐網主辦的“2016中國餐飲資本新思維峰會”,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餐飲業和資本界的聚會。
黃記煌創始人黃耕、黃太吉創始人赫暢、金百萬創始人鄧超、人人湘創始人劉正、魏老香創始人魏利娟、旺順閣創始人張雅青等近幾年在餐飲圈風生水起的眾多品牌創始人,都來到了峰會現場。
當然還有很多金融界的大咖。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王岑、天圖資本合伙人楊輝生、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融璽資本合伙人曹文海、青驄資本總經理孟夢等知名投資機構的代表,也全部到了現場。
△2016中國餐飲資本新思維峰會現場
再加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400多位餐飲人,峰會現場已經座無虛席,臨時加的椅子也被諸多餐飲人占據。
7人獨立分享,4場圓桌對話,超過40位嘉賓講述了他們對于餐飲和資本的最新思考。
資本是一劑藥,可以治愈餐飲企業的病痛,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餐飲企業應該怎樣和資本結合,怎樣的餐飲企業才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這些,峰會上都給出了答案。
我們節選了幾位嘉賓的發言,可以從中尋找到一些線索。未來幾天,紅餐網將整理現場嘉賓的發言刊發。這場餐飲和資本的思維盛宴,我們希望和你一起分享。
關于餐飲和資本,我有三個想法
△陳洪波 紅餐匯創始人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從廣州那么大老遠跑到北京,來舉辦這樣的活動。我說,我想借北京活躍的餐飲氛圍,實現這樣三個目的:
第一,希望成功融資的餐飲品牌掌門人現身說法,讓廣大餐飲朋友看到榜樣的力量;
第二,希望解決餐飲創業者和投資機構對接困難的問題,為大家搭建一座橋梁;
第三,創造新思維碰撞的機會,讓大家借機梳理好自己的項目,發掘更多發展的可能。
不管多少個目的,我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搭建一個平臺,幫助餐飲人走出困境。
餐飲業的經營和管理非常不易,在我們餐飲本身面臨供大于求的同時,又被政策、房租、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各種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要尋求幫助又無處入手。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餐企都過得不好。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企業已經邁出了一步,尋找到資本來釋放自己。比如今天來到現場的黃太吉、人人湘,它們在創立之初,就已經規劃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品牌的快速崛起;另一些餐飲老品牌,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也選擇了擁抱資本,實現新的跨越,比如即將帶來分享的魏老香、嘉禾一品、旺順閣。
外賣不是堂食的補充,而是重構
△赫暢 黃太吉創始人
重構是要重構什么?
第一,外賣不是外帶,外賣應該站在外賣的用戶特性需求上重新構建如何做外賣。你不要把堂食的東西拿到外賣上,它本來就應該不一樣。
第二,餐飲品牌在未來不是餐廳品牌,我們看日本美食,日本的餐飲品牌,一家就賣一種。中國這兩年活得好的都是餐品品牌,強調品類的一家。所以那些賣環境的飯店或者餐飲企業到今天都活不下去了。因此,我認為餐飲行業或者餐飲品牌不是餐廳品牌。
第三,如果這么做,就是把你的廚房變成黃太吉,如果我們三方聯合,才能把餐飲外賣的領域做得效率更高,大家體驗更好。
所以我們希望這件事情變成不動產移動化,以前的連鎖行業都是基于不動產的,今天你的產能布局,如果不在不動產上投資,而在產品的供應鏈上投資,我們幫你做不動產的消耗,你已經把你的產品移動化起來了。
什么樣的餐飲企業是我的菜
△王岑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
到底應該投什么?或者應該投哪類型的人?我總結幾點:
第一,現在的信息科技高速發展,我個人感覺中國偉大的餐飲品牌有可能還沒有出現。現在的知識結構和60、70后完全不一樣,像小面,一個碩士畢業生做的,就給一些新的創業者一些機會。所以第一是看人,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人去扶持他的資本化。當然并非全部都要資本化,有些餐飲企業不資本化也很好。
第二點,我看到一個趨勢,未來10年或者5年之后,你去購物中心看一下,餐飲的業態到底會怎么樣?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未來是有分工的,一定要有清晰化的社會分工。以前的正餐餐廳里面,菜單是很厚一本,我認為未來這是要被淘汰的,理論上你的能力或者你的供應鏈,只能做好幾個菜。
第三,我發現最近這兩年已經出現了一些把菜單某一個菜品單獨提出來做的品牌餐飲,比如做小面的,實際上就是重慶小面。還有麻辣香鍋,它以前是川菜的一道菜,單店評價就比較好。
判斷我們應該選哪些企業投資,這個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它的變量太多了。投資人喜歡投大的賽道,選好的選手,賽道是沒問題的,核心是新進入者大家一起沉下心來,不要過多追尋名字的噱頭。
其實這個噱頭,老的企業家就玩兒過了,這不是一個新游戲。所以我勸大家回到本質上,有一兩道非常好的菜,我們就非常喜歡。
只轉不變,有什么用
△黃耕 黃記煌創始人
實際上大家一直都在說轉變,從轉變的角度來講,更應該是拆分的。
變是從自己內心的,我們說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不管做任何事,如果內因不愿意變,外因這個轉有再大的力量也改變不了你。
所以我們在說,作為一個人,或者是說堅定信念的一個人,如果心能轉靜,你能用心去轉變環境,你就是如來;心隨靜轉,那你就是眾生,你就是一個草。所以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心去轉變環境?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是很重要的。
互聯網是一個工具,我們怎么利用好這個工具,你要不要從你的內心去接受它,去接納它?作為老一輩的餐飲人,怎么接待或者接納我們現在顏值非常高,思維非常敏捷,帶著真正的圈外看圈內思維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你愿意不愿意去接納他?
我們在反思,比如說國有企業進入到民營,進入到個體。如果那個時候的老人,或者是餐飲圈的一些長輩他永遠都不接受你,或者說你永遠跟他融不到一塊兒,那可能就沒有我們這一代人的現在。所以我們從內心上要去變,因為別人改變不了你,只有自己變才行。
你自己要不想變,你這輩子永遠也變不了。外界給你的壓力,給你創造的條件再好,再差,都沒用。所以變是內因,變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要不斷的從自己的內心做調整。如果你內心變了,你就能轉變環境。
90后們在想什么
△梁靜 二人鍋創始人
90后在想什么?為什么有這個主題?我們二人鍋品牌定位的人群是非常精準的,80、90后的女性,90后他們喜歡什么?他們喜歡兩點,第一,喜歡當明星,喜歡炫耀。第二,他們最喜歡消費的文化是韓流的文化。我們策劃二人鍋品牌的時候,我們就深挖90后的韓流文化。我們一層一層撥開,最內涵的是韓劇的文化。在座的女生有沒看過韓劇的嗎?整個韓流文化,基本上被韓國明星所影響,所以韓流文化是我們二人鍋最精準的垂直細分市場。
我們的第一方面,90后的人群最喜歡的就是高逼格加極致的產品。什么是高逼格?結婚的或未婚的,有男朋友、女朋友的都會有一點點想法,哪一天我也私奔一下,去首爾。
我們整個的調性是非常時尚年輕的,我們為什么要高逼格加極致產品?因為90后的人群他看你這個品牌的時候,如果里面是一樣的,但外面是很普通的餐廳,和很有明星氣質的餐廳,他會進哪里?一定會選擇高逼格的餐廳,我們靠什么抓住?就是內在的產品。
我們整個調性是炫耀明星化,顧客進到餐廳就像一個拍攝場景,攝像機、化妝鏡的感覺,所以每一個顧客感覺好漂亮,一般拿手機都會自拍,燈光效果非常好,基本上不用美顏就已經非常漂亮了,所以就是一個超預期的感受。
編輯:紅餐網_單菲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