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語錄】《餐飲時報》報道:大蓉和劉長明--單子越小越好 人越多越好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開餐館的都愿意做大單子,一桌賣500元和一桌賣5000元,區別很大。做5000元簡單啊!后廚和前廳都是一次性勞動,但一次做500元,10次才能做到5000元,付出的勞動幾乎是10倍。問題是,對于大眾化餐館來講,一次做5000元的幾率很低,而一次做500元的幾率卻很高,你不得不多付出勞動。

    開業之初我們最艱難的時候,并沒有深切意識到價格對餐飲業的極端敏感性。有一次我請朋友來吃飯捧場,過后打電話問他的感覺。他說:“你們推薦的甲魚、酒鬼酒都很貴,花了九百多,實在受不了!”酒鬼酒是當時店里最貴的酒,一瓶要三百多,他們喝了一瓶;甲魚價格也不低。那時的婚宴不過四百多元一桌,九百多當然心疼。我想,很可能是服務員想把單子做大點,盡可能推薦那些價格貴的酒水和菜品。這就給我一個警示:你是要人氣,還是要大單子。

    單子大,一次性利潤高,但客人很可能再不回頭,時間一長會失去更多單子。單子小,利潤低一些,但能夠留住客人,從長遠看能得到更多單子。何況今天的小單子,可能變為明天的大單子。于是,我們提出了“單子越小越好,人越多越好”的理念。這個理念與“人氣是第一指標”相輔相成,是增加人氣的更為具體的行動指南。

    一直以來,我們盡可能從顧客的角度來考慮,讓他們用最低的價格享受到最可口的飯菜。如果你的菜點多了,我們的小妹就會提醒你無需再點,以免造成浪費。我經常告訴員工,比方說一個5人家庭來用餐,拖兒帶女都來了,這一桌吃了500塊錢,平均每人100元,你是不是覺得他還會來?如果這一桌只吃一兩百元,這5個人不但會再來,還很可能帶親戚朋友來,他們就成了我們的義務宣傳員和義務營銷員。這樣的效果,才可以說是“賺錢不費力”。所以,我們不注重單筆生意做了多少,不注重顧客一次消費數額有多大,更看重客人數量是不是多。

    開業以來,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現象:消費者都怕貴,有錢人沒錢人都怕。出門以后都會算賬,如果感覺不值,心情不會好,等于花錢買不愉快。一般來說,我們的招牌菜都是價廉物美的,將這些菜推薦給客人,能彰顯大蓉和的風采。古人說“適口為珍”,你覺得好吃的就是好菜。同樣的,點菜要“適可而止”,不要剩太多的菜。剩下的菜都會扔進潲水缸,你白白浪費了金錢,地球白白浪費了資源,我們開餐館的浪費了精力還占不到任何便宜。客人點菜時,不必一個單子買絕,菜少了隨時再點就是,這樣比較機動,大家都好。我們的菜譜上也有一些價格較高的菜品,但并不鼓勵服務員著力推薦,而是留給客人自己選擇。顧客有了消費需求和沖動,自覺自愿高消費,對主客雙方都是愉快的事。說到底,要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推銷。這才是我們的行為規范。

    企業做得好不好,就是看有沒有人脈,看人有沒有夠數,有沒有排班,沒有排班就不叫好。成都人喜歡看鬧熱,哪里的人多就喜歡往哪里去。所以,人氣旺的酒樓往往形成良性循環。如果一個餐廳,每天人稀稀落落的,單子雖然做上去了,但你不曉得它哪天就垮。而單子做小了,每天多來幾個少來幾個,對營業額都影響不大。單子小,老百姓把這里看作自己的食堂,當作在自己家里吃飯,就沒有不來的道理,今天他來明天你來,總有人來。很多家庭來這里聚餐,一般市民來這里請客,就像一棵大樹的樹根越細越密,這棵樹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營養,必然根深葉茂。

    我檢查工作時,只要看見了陌生面孔,看見大廳和包廂都坐滿了客人,就很高興,你這家店也算合格,至于你賣了多少錢我也不管。客人的消費有很大的偶然性,充滿變數,企業無法控制,你只要管人氣就行。

    單子小有很多好處,最大的好處是安全。單子小也有麻煩,最大的麻煩是工作量大,員工很辛苦。單子小翻臺率就高,一天平均4次,高的可以達到6次,確實很辛苦。如果備料不夠,還得請供貨商馬上送來,連帶著供貨商也很辛苦。春節前后餐館里人山人海,排隊吃飯的絡繹不絕,后勤人員必須全體上陣,一個個累得人仰馬翻。不過,這種辛苦是令人愉快的辛苦,因為業績和獎金掛鉤,生意越好獎金越高,累一點也值,總比閑在店里無所事事要好得多。

    當突發事件爆發時,如汶川地震和世界性經濟危機,小單子的抗風險能力就凸現出來了。2008年以來,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的衰退,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餐飲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汶川地震后,大蓉和的銷售額直線下滑,大廳包廂人去樓空,無異于遭受了一場“人氣”大地震,逼著我們全力以赴“抗震救災”。在這個特殊時刻,你不能計較這個菜賣多少錢,那個菜賺多少錢,而是要用最廉價的菜把客人請回來。各店迅速行動,調整定位,重組客源,甚至賣1元錢一份的菜, 5元錢一份的低價菜賣了一年多。一品店由于經營面積大,高端商務宴多,地震的影響更為明顯,“救災”難度更大。為此,一品店對原有的消費定位進行了調整,從以前的團體消費為主轉變為以商務為主,從婚宴為主轉向婚宴、壽宴、生日宴并重。同時調整產品結構,推出特價菜品。

    “新家常味”是一品店在震后針對大廳消費提出的產品思路,從選料、口味、裝盤上尋求突破,加速了客源的回流。從5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底,每天一款、每月不同價格的特價菜品,讓老百姓印象深刻,促進了家庭消費。一品店以前每天平均接待2200人,每個月有六百多萬元營業額。地震和經濟滑坡雙重危機后,每個月的營業額下降15%以上,但平均每天要接待2500人,比地震前還多。

    價格是管理的最后手段。搞企業都希望銷售額一天比一天高,毛利率升上去了就不要降下來。如果產品定價超過社會消費心理,顧客有意見也不調整,那是“宰一個算一個”的搞法,說嚴重一點只能起反作用,甚至可以說是自尋短路。你是想只是這一下賺得多,還是想賺得長久?思路不同方法也會不同。

    還有一種競爭傾向是打價格戰,用百貨超市的辦法買百送百,從一折到九折不等。我不同意打價格戰,不是沒有打價格戰的余地,而是更看重“非價格因素”增長,在品質、環境、管理服務等方面提升,增加產品附加值。實力增長主要靠優、新、廉,不把本身的事辦好,價格戰也打不了幾天。價格是商業活動中最敏感的神經,如果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靠降低價格來“雄起”,那也是最后的殺手锏了。打價格戰不是做市場,而是搞運動,搞運動從來都只能熱鬧一時。如果還不行,恐怕就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面對曲終人散的結局了。

    消費者的心態總是認為“便宜無好貨”,同時又認為“排班的地方肯定不貴”,這種矛盾心理往往很奇怪,難于把握。紫荊店開業之初,有客人說我們的菜檔次低了,價格低了,于是做了一些調整,提升了價位,卻馬上引來更多客人的意見,他們嫌菜太貴。到底哪種需求才是真實的?這就要具體分析。我們根據大多數顧客的反饋,很快回歸到大眾化定位。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066.html

    (0)
    上一篇 2013年9月23日 06:51
    下一篇 2013年9月24日 09: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