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多說什么了,
看下圖吧!這可能正是做餐飲的你一直也想做的——
餐椅能充電、餐桌能收納、菜單能社交……
——《餐飲時報》報道
——《餐飲時報》報道
“干將路左拐”是一家餐廳,最大特點是在每一個元素上做到顧客體驗的極致,使餐廳的每一個元素都變得更有趣,更懂顧客,更能夠解決顧客的痛點。比如這些細節體驗:
會充電的凳子
手機沒有電、沒有網對現在每個年輕人都是莫大的痛苦, 所以新店的每把椅子都會設計一個可以充電的插口,(解決)用戶的手機充電問題。
自帶收納容器的桌子
干將路已經申請了獨家專利,中國唯一徹底解決吃龍蝦痛點的桌子。在桌子的對角有兩個開關,打開會有一個圓孔,直接通到底部的垃圾桶。這樣整個用餐過程都不會被垃圾困擾,也看不到垃圾桶。
同時在桌子的另外兩個對角,分別做了兩個兩公分的凹槽,作為啤酒、飲料的放置區域。側面,設計了收納柜,多余的啤酒可以放在這個位置。啤酒瓶和龍蝦殼的問題,通過這樣一張桌子給予用戶優質的用餐體驗。
“帶套”的杯子
用手吃龍蝦的時候,無論你戴不戴手套,去拿酒杯喝酒,酒杯上都沾有油漬。而干將路給酒杯外面加了一個套子,相當于穿了一件衣服。戴手套時握住套子的部位喝酒,不戴手套時握著無杯套的部分,這樣就不用擔心酒杯上油兮兮了。
從來沒有一座城市的戶外廣告會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沒有人為之付錢,所以干將路認為每個城市都欠我們一個廣告牌。
鑒于此,干將路餐廳內的百葉海報墻定義為“值得這座城市銘記的12件事情”,每個月更換一次。海報上的內容,不會有任何商業廣告,而是由社群成員來決定這面墻上每個月放什么內容。真正達到了“我的廣告牌大家做主”。
菜單是餐廳中信息量最多的載體,但傳統餐飲行業的菜單除了價格和打折消息,而干將路左拐的菜單卻包含了眾多元素。
這份菜單最左側部分,名為“這座城市值得我們認識的365個人”,即在菜單的最左側的部分,每天展示一位達人,包括人物信息、姓名、行業、微信號等等。讓每一份菜單充滿人文氣息,讓每位食客每天都對菜單充滿期待,甚至可以交朋友。
菜單還有一個區域是“神秘菜肴”,一道隨機選擇的隱藏菜肴,提供那些很美味但因利潤很低被其他飯店淘汰的菜品。“神秘菜肴”可以讓顧客在點完菜后,仍對整個用餐過程充滿期待。
來源:蘇州新聞網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0218” | 采訪臺灣:臺灣兩大“多品牌之王”細說——臺灣餐企用多品牌占市場! |
回復“0217” | 采訪臺灣:臺灣最牛餐企這樣做品質! |
回復“0216” | 采訪臺灣:同樣一道菜,臺灣人可以賣出顧客感覺更值的好價錢!與其說有創意,不如說更“用心”! |
回復“0215” | 采訪臺灣:臺灣這種顛覆式酒店開到大陸,后果將極具殺傷力!餐飲人趕緊看! |
回復“0214” | 獨家采訪:大陸“餐飲二代”普遍不愿接班做餐飲,臺灣“餐飲二代”為何喜歡繼承父業、接過餐飲接力棒? |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