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5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如何成為一家全國性品牌?對于任何餐企來說,這都是一個難題。那些成功者們,也各有各的路徑。 而57度湘走的,顯然是一條勇者之路:連續虧損19個月依然不退縮,并且一邊虧損一邊開新店擴張。 為什么敢? 她從區域走向全國性品牌的道路,值得后來者深思。 內參專訪57度湘掌門人汪崢嶸,聽她詳解57度湘的打法和經驗。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 發于北京
品牌設計之初
就定義為“全國性”
▼
在進入上海之前,57度湘準備了很久。
2004年2月19日,汪崢嶸在湖南長沙創立了“好食上”餐飲品牌,把粵菜和湘菜進行融合。4年之后,汪崢嶸又創立了“海食上”品牌,主打海鮮。
▲2009年,汪崢嶸和她的團隊創立了“57度湘”品牌
這個品牌從命名到定位,都肩負著“全國性品牌”的使命。在打法上,汪崢嶸將日式鐵板燒與傳統湘菜完美結合,將湘菜時尚化。
為什么敢?
解決了困繞地方品牌走向全國的三個瓶頸
用現代工具解決標準化難題
引入鐵板這個現代化的工具將火候標準化。因為它有高溫區、中溫區、低溫區,大火、小火。最難標準的東西是味道,汪崢嶸把所有的味道全部進行醬料配套化。
用現代工具加快人才培養速度
工具的標準化,帶來人才培養的標準化。57度湘的炒手培訓,通過二十一天的系統課程,就可能培訓一個炒手。一個店長通過不斷的輪崗和培訓,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培訓出來。此前,培養一個店長,至少也要四五年時間。
強化品牌獨特氣質
采用鐵板燒這個工具,把廚房前置,在客人面前炒菜;同時,把廚師再定位為“炒手”,加上舞蹈動作等娛樂化色彩,形成獨特的時尚感。
▲解決了三個瓶頸問題,汪崢嶸開始謀求全國化
“我們就是要成為一個全國知名的餐飲品牌,所以我不可能就在湖南,湖南不能代表全國,所以我們第一站就選擇在上海。”
2010年公司股改,成立長沙57度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好食上、海食上、57℃湘、魚樂水產等品牌歸屬于新公司門下。
2011年,57度湘走出湖南,進入上海。
進軍上海的代價:
“戰略性虧損”19個月,邊虧損邊開店
▼
讓汪崢嶸沒有預料到的是,一進入上海,此前基本功并沒有帶來“開門紅”——“長沙經驗”在上海水土不符。
“跨越太巨大了,房租從1塊變成了15塊(舉例),人力資源結構變化……所有的都變了。”汪崢嶸對內參君說,在那種情況之下,“沒有一件事情是對的”。
“成本過高,固定成本過高,什么都貴,人也貴,地方也貴,顧客又不知道你,好像哪兒都是不對的,要不然怎么會虧呢?”
如此境地,一般人早就撤了,但是,汪崢嶸沒有。
“上海市場是沒錯的,我們本身品牌的特點、差異化也是沒錯的,剩下的事情是我們要不斷的完善,這就需要一個過程。”
汪崢嶸選擇了堅持,并且邊虧損邊開新店。
她認為,以57度湘進入上海為例——
地方品牌要蛻變成全國性品牌
需要跨過這幾關
提高效率
當房租變成15塊錢的時候,需要測算到每平米是什么樣的效率;供應鏈、信息化管理優化,跟上城市節奏。
做足細節
學會了測量店到地鐵店、公交車站的線路;學會了計算消費者的行動路線……甚至,一句“歡迎光臨”都要考慮怎么說會更好一點兒,因為65家店都在說歡迎光臨。
有實力參與國際化競爭
進入上海市場,是以國際競爭的標準進去的。房租就是這么高,愛租不租。店鋪位置就這么多,你要計算坪效動線是多少,這個部分的競爭是公平的。
堅持,堅持
57度湘進入上海時,宣傳力度不夠。在戰略性虧損時。汪崢嶸邊虧損邊開店,這一招的用意就是用規模化制造出品牌效應,用多店面的規模化,以店面做成“硬廣告”。堅持久了,客戶開始沉淀下來。
盤點當初的對策,汪崢榮認為有三個關鍵點:
① 多店面做出規模,會形成品牌效應;
②市場沒問題,品牌也沒問題,所以敢于堅持;
③不把錢當錢。
最終,在戰略性虧損了19個月之后,持平了。那一天是2010年5月7日,給汪崢嶸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現在,57度湘已經在全國性品牌陣營中有了自己的品牌矩陣,有了水貨、小豬豬、魚樂水產。
內參君對話汪崢嶸
▼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