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在韓國釜山,逛街時發現一家人氣旺的冰品店,平時排隊時,一溜兒都是穿著短裙的韓國小美女……我們走進一看:產品不就是一款冰淇淋嗎?再仔細一看,這種冰淇淋還真從來沒見過:“豎起來”的冰淇淋上面,嵌進去一顆顆爆米花,像一顆小花樹…… 其實,就是把冰淇淋上面放上爆米花! 韓國餐飲就愛用這樣的“小”聰明俘獲目標客戶群的心!小時采訪完這家甜品店,不禁感嘆:韓國人,他們特別擅于用微小的創新,把非常普通的東西變成神奇,然后賦予故事或者文化,變成流行。 ——《餐飲時報》記者于韓國釜山報道
——《餐飲時報》記者于韓國釜山報道 今天,想給大家說一個詞,就是:微創新。 什么是微創新?就是在原有產品基礎上進行微小改進,甚至微微小的提升,把一般變成不凡,把普通變成神奇,甚至變成偉大的創意,這就是“微創新”。 一種產品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它們的誕生,未必是顛覆式的發明創造,而常常是源于微小的創新。比如去年火賣的爆款水杯——檸檬杯,就是在普通水杯的基礎上,在杯子底部增加了一個類似手動榨汁工具的部件,使其迅速走紅,年銷量上億個。 我們不禁感嘆:這樣的人真聰明!是的,韓國人就特別擅長于此,把普通的東西稍微加一點創意就可以變成爆款,變成流行,甚至賣到中國、賣到全世界。 同樣,韓國餐飲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一個產品創新成就數百家連鎖店;一個烹飪技法創新支撐起一個新型業態;一種廚具創新迅速風靡全國。 以下我們提到的例子,都是《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多次來韓國的親眼所見,都是典型的“微創新餐飲”,希望能給中國餐飲同行一些思維方式的啟迪。
爆米花冰激凌:兩種食材的不期而遇
這是我們今天發現的“爆米花冰淇淋”店,是所在購物中心人氣最旺的一家店,名字叫“Sweet Monster”(小甜魔)。看下圖,店門口一側是LOGO卡通形象,另一側是招牌主打產品——爆米花冰激凌,招牌直接切入主題,讓顧客知道他們賣什么(這也是韓餐店面設計的統一特點,店門口及櫥窗張貼的都是菜品海報)。
此圖是專門等商場快打烊時拍攝。
再看看這款神奇的冰淇淋——就是把冰淇淋上面粘上爆米花,成就了一款新品。就是這么簡單!
冰激凌和爆米花,都是再普通不過的食品,兩種貌似不相干的食品疊加,就產生了1+1>2的魔力。單個售價3500-4500韓元(約合人民幣20-30元)。
女孩子的心思,總是容易被細微的體貼所打動。這款冰淇淋以女孩子做目標客戶群,這家店老板說:“開發這款產品時,是看到女孩們看電影都喜歡買爆米花,還要配一個冰飲,當時我就想何不把兩款產品變成一款?”于是,這種“細微的體貼”成就了一個市場。
店內的裝飾都是圍繞產品來設計,或是突出食材,或是突出包裝,或是展示成品爆米花冰激凌給人的水乳交融,甜蜜誘人的感覺,總之,通過大量圖片及實物展示,處處體現產品的視覺沖擊力。
再給大家看一款韓國人的“微創新”。
都知道韓國有一個冰品品牌叫“雪冰”,下面這張圖中的產品就是雪冰今年的爆款產品——蜜瓜雪冰,一上市,就火爆韓國的各大網絡,愛追流行的韓國女孩子男孩子們爭相去吃。
其實,創新點也很簡單:通常我們吃到的水果冰品都是水果切塊加冰沙,它的創新在于,把冰沙藏進了哈密瓜的肚子里。
是不是很簡單?
《餐飲時報》探秘韓國流行特色餐飲項目考察團,中國餐飲同行們對這款產品的創意同樣充滿興趣
小烤箱烤肉:一種廚具的獨具匠心
再看韓國一個烤肉項目的“微創新”。
韓國有無數的烤肉店,五花八門、形態各異,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都是在餐桌上嵌入燒烤爐進行燒烤。直到去年,首爾出現一匹“燒烤黑馬”,顛覆了在餐桌上燒烤的模式,把烤爐變烤箱,一下贏得了喜歡嘗新的年輕人的青睞,不僅不花一分錢迅速傳播,而且生意好到其他燒烤店眼紅的不行。《餐飲時報》探秘韓國流行、特色、有意思餐飲項目考察時,國內同行都對項目贊嘆不已,都想拿到國內開店。
還有重要的一點,一般的燒烤店都需要抽油煙機,因為燒烤時會產生大量的油煙。但用這款小烤箱烤肉,完全省去了抽油煙機,因為烤肉不產生油煙。這家店老板說,這就是我們設計的神奇之處。
小烤箱極具體驗感,不需要服務員,顧客完全可以動手自己把肉烤得很專業,省了人工。
就憑借這個小烤箱,這個品牌在韓國迅速走紅,據說明年要在中國開店了。
這個燒烤餐廳的創新告訴我們:與其在食材上拼的你死我活,不如在廚具上創新一把,效果馬上顯現。
神仙爐意面:傳統銅火鍋+現代意面的交響曲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有意思的餐廳,也是在韓國首爾。
我覺得這家老板一定去過中國,因為他“研發”了一個中國傳統餐具:東來順的涮火鍋爐。有意思的是,他用咱們中國涮火鍋的銅火鍋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意大利面結合起來,開發一個產品,叫“神仙爐意面”,就是把意大利面加芝士等調味料,在火鍋爐里煮著吃。他把銅火鍋變成縮小迷你版,一人一位上,每個人面前抱著一個銅火鍋爐吃意大利面,對顧客來講,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這就是開在首爾的一家叫“我有一個夢想”的餐廳,因為獨特的創新思維,不僅明星爭相去吃,韓國各大電視臺也紛紛報道,一夜爆紅。
這家餐廳告訴我們:
將菜品變換不同的盛器來上桌,不僅可以創新出特別的味道,更是增加賣點。
這就是神仙爐意面
這款被稱為“神仙爐”的,其實就是咱們的火鍋
打開是這樣的
鐵板三明治:一種烹飪方法的改進
再看一個因微創新而大獲成功的例子。
這家專賣三明治的連鎖品牌,《餐飲時報》小時去過多次,總部在釜山,短短2年時間,開了100多家分店,就靠一款主打招牌“鐵板三明治”,打敗了眾多歐美的三明治大牌餐飲。
鐵板三明治,有何不同?
《餐飲時報》小時專門采訪過這家品牌老板,他說,以前三明治的面包片都是涼的、硬的,我們家的不同在于,每片面包都必須在我們自己研發的一套加熱工具上加工,然后才能賣給顧客,所以我們的面包都是熱的、酥的、脆的。
原來,這個老板創新了一套專門加熱三明治的鐵板套裝,顧客點餐之后,要先加熱面包片,面包放在鐵板上,然后用專用工具熱壓,看下圖。
這種微創新是一種烹飪技藝的改善,改變了三明治的常規口感,使得產品品質提升、與眾不同。
加工后的面包酥脆焦黃
這就是鐵板壓,是這家品牌的自主研發
另外,鐵板三明治還增加了素餡、牛肉餡、雞肉餡等新的品種,更符合年輕人多元化的需求。
成品就是下面這個樣子啦,售價在4500左右(約合25元人民幣)。
選址在大學和商業步行街等年輕人的聚集區,配合冷飲,很受追捧。
以上5種韓餐微創新,特別能感受韓國人的“小”聰明。其實,看似小聰明,實則大智慧。
仔細分析,韓餐的這些微創新,分別采取了三大策略:
讓原本兩個不相關的產品,甚至相互沖突和矛盾的兩個事物,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巧妙關聯,就提供了一種新產品。
比如爆米花冰激凌、神仙爐意面、蜜瓜雪冰。
我們往往傾向于把某種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及服務一起看成一個整體,認為它們就應該是這樣子存在的,特別是一些百年老店,產品、技法都是從老一輩就這么傳下來的,導致的結果就是思維僵化、創新不足。
如果打破了這種“習慣性思維”,首先分解成多個部分、流程,然后將打散后的這些部分重新組合,加入一些新鮮的花樣,這時候往往會出現大驚喜。
比如小烤箱烤肉、神仙爐意面,就是重新組合了產品的出品過程。
在原有產品中的某個部分或環節增加一個附加的功能,讓它在原有產品基礎上又增加新的產品屬性。
比如鐵板三明治,在原有三明治的前提上附加了鐵板烤制,就產生了一款新的爆品。
在微創新的發展理論中,還有減法原則、乘法原則,對此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找來美國人德魯?博迪的《微創新:5種微小改變創造偉大產品 》的書來讀一讀。
從風靡一時的索尼Walkman隨身聽、飛利浦DVD播放機,到風頭正盛的Twitter、微信,都遵循的是減法策略;從通用的熱銷分離式冰柜,到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的熱賣,都受惠于除法策略的奇思妙想;大到國家軍備器械的普及、一款互聯網產品的風靡,小到一把嬰兒勺子、一款飲料的流行,其背后主導都是這5種微創新模式。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話:
學習的真諦,就是你花點時間直接得到人家摸索了十幾年的經驗。不學習就是你愿意自己再去摸索十幾年。每個快速成功者的背后,其實都有一個學習借鑒的經歷。
韓國人的微創新,就是學習借鑒基礎上再多動一點腦筋。
本篇文章是《餐飲時報》原創,其他微信平臺轉用請聯系微信:18668979692同意方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1112” | 韓國有一家沒有后廚的餐廳!探訪韓餐看趨勢:后廚漸將消失! | |||
回復“1111” | 餐飲品牌讓顧客記住并為你傳播,需要一把獨特的視覺錘! | |||
回復“1110” | 市場深度剖析:未來餐飲,會有兩種業態壟斷市場! | |||
回復“1109”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餐飲眾籌,失敗連連,玩不起! | |||
回復“1108” | 揭開互聯網餐飲的面紗:垃圾產品+互聯網=曇花一現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