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設“土灶廚師”現場做菜:好手藝+嘴把式+花架勢
——《餐飲時報》報道
《餐飲時報》推薦:
大鐵鍋坎在土灶之上,斗笠與抽風相連,灶膛堆放著皮柴,等到灶膛火紅時,廚師現場制作雄魚頭,無遮擋的香味鋪面而來,燜一下,好味道沁入到骨頭里再吃。配上幾個小菜,炒青番茄、燒豆渣粑、野雞蛋炒韭菜,眾人歡愉的喝一點小酒,盡享鄉野之趣。
食客體驗:
聽名字就知道這家菜館屬于農家菜型的。點了一道大碗胖頭魚,嗯~~味道不錯,很入味,炒得小菜也很農家。最有特色的是每桌上都有一個灶臺,你會疑問,那油煙不是很厲害?其實每個灶臺上都有個煙囪,直接將油煙吸走了。愛吃農家味的你不妨去試試。
最被推崇菜品:
鄉村煎鍋巴、柴火土豬肉、養生蘿卜湯
土鍋灶臺最特色的當屬唯有此餐廳專設的“土灶廚師”:
土灶廚師與普通廚師不同,身兼廚師和銷售兩個角色,所以挑選十分嚴格:
第一步,廚師長通過日常觀察,在炒鍋中選幾個性格開朗、善于溝通的廚師作為候選人。
第二步,廚師長會單獨找每個候選人談話,按照候選人的意愿確定終極候選人。
第三步,讓每個終極候選人在大家的圍觀下炒一道菜,由4家店的總廚一起現場品嘗,選出做菜最好吃的人,經過培訓就可以上崗了。
之所以要選擇性格開朗的廚師,是因為廚師在為客人做菜的同時還要與顧客溝通,努力與他們成為朋友,將他們變成餐廳的回頭客。但是,兩個人照看16張臺,能忙得過來嗎?土灶廚師說,因為菜品種類有限,所需的醬料也都是提前調制的,所以前期操作只需1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接下來蓋上鍋蓋開始燜制,由食客自行計算燜制時間,我就可以進行下一張臺的操作。讓顧客參與到菜品的制作中,也是我們總結出的一個營銷策略,顧客們一邊計算時間,一邊觀察鍋內食物的成熟度,很多人都對這種就餐形式樂在其中。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215期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