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企戰略】《餐飲時報》報道:西貝的野心——超越星巴克,2017年開300家店

    導語

    還記得2012年《舌尖》里陜西黃老漢那一蒸屜里金黃的饃饃么?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還記得今年《舌尖2》里張爺爺的手工空間掛面么?看著就韌勁十足。如今,如果要在上海吃到黃饃饃或張爺爺的掛面,只能到西貝莜面村——一個發源于內蒙古、主打西北菜,計劃2017年要在全國達到300家門店的餐飲連鎖

    西貝的野心:超越星巴克,2017年開300家店

    ——《餐飲時報》報道


    歡迎關注《餐飲時報》

    西貝總裁賈國慧,一個看上去知性、高挑、氣質頗佳的女性,舉手態度中流露出一絲上海的小資情調,骨子里卻藏著來自內蒙古的北方野心。

    賈國慧說,西貝莜面村的愿景是“成為最愛,開遍全球”,10年后西貝莜面村的門店數量要達到1500家。這一規劃數量,相當于星巴克在中國的開店密度,目前味千拉面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不過641家。

    記者發現,在西貝莜面村今天成功的背后,要腦補不少經驗:

    1、一手抓面子,一手抓里子

    2、用品牌累計無形資產

    3、菜做減法,人做加法

    4、手藝與商業的結合也需有情懷

    單店30萬廣告費撬開北京市場

    1988年,西貝莜面村第一家店在內蒙古臨河市正式開業,公司創始人賈國龍當時不過是一個大二輟學回鄉的小伙子,年僅21歲。“西貝”名字來源于“賈”字上下拆分而得,也是“西北”的諧音。

    “西貝莜面村誕生之初,當時電影里扮演蔣介石的演員到臨河市,我們就找他做廣告,當時村里的人都笑話說,開個餐館,還做廣告營銷。”賈國慧說,在西貝莜面村的骨子里,營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甚至在骨子里就有這種意識。

    1999年,西貝莜面村南下進入北京,當時遵循“邊緣理論”,多選址在3環外,面積很大,如北京六里橋店,5000平米,四層樓,1000個餐位。“當年在北京,我們每新開一家門店,廣告費就30萬元。西貝莜面村的客單價賣到了60元,以至于一種說法是莜面賣出了海鮮價,觸到了家常菜的天花板。”賈國慧說,當年有老鄉在北京吃飯,發現價格太貴,當場就掀桌子。

    當時西貝莜面村是把西北菜的特色帶到了北京,比如六里橋店的包廂,自帶廚房的,請來正宗的西北大媽做廚娘,在廚房做菜,服務員以“女兒”的角色在外招呼,如果有x姓訂位,包廂外會掛著“x家”,這讓吃飯的人感覺很有面子。據說,當時不少中央部委甚至明星都是西貝莜面村的常客,這也是一種廣告效應。

    賈國慧說,2008年進軍上海市場時,第一家店的廣告預算就是50萬。現在西貝莜面村在廣告營銷方面始終不吝嗇花錢,如今年《舌尖2》中用于“張爺爺掛面”上市的營銷費用就高達1000萬元,當時在大眾點評手機端還做了開屏廣告,是餐飲領域的首例,曝光量達到5000萬。

    “《舌尖2》張爺爺的手工空心掛面從7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份,分三個階段,從掛面上市前的線上大面積傳播,包括大眾點評的推廣,到第二階段全國門店顧客學做掛面,一直到通過線上、門店終端以及會員渠道招募顧客,開啟舌尖之旅,雖然整個廣告促銷的預算達1000萬元,但上市后年銷售額預計超過1億元。”賈國慧說。

    巧用線上營銷注重無形資產建立

    餐飲行業中,西貝莜面村算是每年都在市場營銷上大手筆砸錢的企業。為什么舍得花錢?賈國慧說:“我們給品牌累計加分,我們要做很多。有的企業上市你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我們真的想做百年企業,把西貝莜面的品牌做上去,可以不斷累計資產。”

    賈國慧舉例說,這就相當于化妝品,女孩子買化妝品都是認品牌的,“商業越發達,越認品牌,品牌的溢價能力越強。所以我們愿意每年拿出很多錢跟不同的,有利于我們做營銷活動的平臺合作。”

    西貝莜面村在品牌上的投入很高,這讓它反而在團購上變得很謹慎。賈國慧說:“我們用團購的比例很小,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小,我們希望給顧客創造價值,通過一定的渠道讓顧客收到這個東西,同時能活化我們的品牌。”

    賈國慧強調,西貝莜面村品牌的價值,一定是把小貴的空間設計出來,通過投資做研發,提升品質,支持企業的發展,“對客人來講,核心的價值也不是讓點小利,而是始終保持驚喜提供好的產品,這才是最大的價值。”

    轉型折騰,加法和減法的藝術

    “最近幾年,西貝莜面村也一直在經歷糾結的轉型,每折騰一個項目,成本就在1000萬元。”賈國慧說,從最初靠邊緣理論發家的西貝莜面村1.0版本,到將店開到了大型shopping mall的西貝莜面村2.0版本,一直到現在,西貝莜面村正經歷第三版本的升級。

    賈國慧說,西貝莜面村此前剛剛經歷品牌回歸,從高大上的西貝西北菜,回歸到目前“小貴”的西貝莜面村,公司一直在思考過去幾年的經驗和教訓。

    2008年,西貝莜面村第一家店在上海時,選址在東方路和浦建路,第一天到店的客人有690人。”對于當時的情景,賈國慧印象深刻,沒想到會那么火爆,她問顧客怎么知道這家店開業,發現很多顧客甚至不知道這是一家新店,對于這種看上去莫名的成功,她說,一方面是選址不錯,人流大,一方面是因為“西貝莜面村”本身就是一個看上去接地氣的餐館,“很多顧客進店前只是想吃碗面,看到牌子,心想不就是個面館么,進到店里發現除了面,還有羊肉等”,人流入口的門檻很低。

    賈國慧說,新選的店,面積一般在600平米,并提出了“好吃戰略”,提倡小而美的店面的背后,是少而精的菜單,強調的是聚焦聚焦再聚焦。“一個廚師,如果你讓他把菜單里的100個菜擴展成200個菜,他可能借鑒粵菜、川菜等,一夜間就做出來了;但是,如果讓一個廚師把菜單里的100個菜縮減到50個菜,對他來說就是個頭疼的難題。”賈國慧說,“好吃”是一種能力,“在我們沒有能力把100個菜都做得好吃的情況下,我們先把拿手的50個菜做得好吃很好吃。好吃一定是做一部分人的生意,好吃有共性,戰略是取舍。”

    據賈國慧透露,走出這一步很難,西貝莜面村內部有過很長半年的爭議,最后是公司自上而下不斷磨合才達成共識。到今年12月,西貝莜面村的小型門店,菜單縮減到50道以內,其他店是70道,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門店的平效。

    在縮減菜單的同時,西貝莜面村大幅提高廚師的待遇,“舉例說,一個廚師月薪原本可能4000元,現在先提到5000元,也許廚師的水平還達不到這個標準,但只要提上去了,廚師會想方設法讓你自己的技術和身價匹配起來,而且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吸引人才。”

    文化哲學,蕭伯納“人與超人”

    賈國慧說,其實中國餐飲,民間有很多很好的手藝,但沒有和商業很好的結合起來,這就像是很多廚師認為自己手藝不錯,獨立門戶,但最后多數做不好,因為他們不是把手藝當作一門生意經營。

    在聊天的過程中,記者感受最強烈的是一種人文和情懷的力量。

    賈國慧在談到聚焦時,她說自己曾看過一本書《壽司之神》,一個日本老頭做了一輩子壽司,總能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種工匠精神、在一件事上不斷精進的態度,是西貝莜面村要學習的。

    小編“腦補”了點關于這個日本老頭的故事,原來說的是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故事,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連睡覺也不懈怠;在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過縝密計算,這個壽司店只是一家隱身東京辦公大樓地下室的小店面,其壽司卻被譽為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已被拍成電影,可找來回味下)。

    聊天尾聲,賈國慧說,在西貝內部,崇尚喬治.蕭伯納作品《人與超人》中的理念:“讓你的人生,為你自己認定的偉大目標所使用,作為一種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一個狂熱、自私、有毛病的、痛苦的小肉團,不斷抱怨這個世界為什么不是為了你快樂而存在,這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快樂啊。

    我認為,我的生命屬于整個社會;在我有生之年,盡我所能地為社會工作,是我的殊榮。當我死的時候,我想讓我自己被充分地用完。我工作得越努力,我活得越充分,我為生命本身而欣喜。人生于我不是短短的蠟燭,而是由我此刻舉著的燦爛的火炬,在我把它交給后人之前,我要把它燃得盡可能光輝明亮。”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讓美食變得有故事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210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258.html

    (0)
    上一篇 2015年2月9日 21:54
    下一篇 2015年2月10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