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老板,不注意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一年就白干了!

    食品安全,是人們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特別是年底,餐飲企業在迎來生意高峰的同時,千萬不可輕視食品安全問題。要知道,一個食品安全事故就可能讓你一年白做了!

    現在餐飲圈浮躁的很,別人喜歡談情懷,我喜歡談安全。食品安全還真不是簡簡單單的情懷和良心就能做好的,尤其是企業發展大了,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嚴格的監管才行。

    食藥監局剛剛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指南》,年底了,估計老板們都忙著各種高大上的會,我且把預防食物中毒事項給大家分享下,其中有很多是我們平時沒做好也容易忽略的風險。食品安全事故防不勝防,做好了細節才能更強。

    01

    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1
    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原因

    食品貯存不當。如熟制的高風險食品在4℃至60℃條件下存放2小時以上,或易腐的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適合的溫度下長時間貯存。

    ②食品未燒熟煮透。因烹飪前未徹底解凍、燒制食品的體積較大、燒制時間不足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時的中心溫度未達到70℃。

    經長時間貯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徹底再加熱至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

    ④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接觸過生的食品原料的表面(如操作臺、容器、手等)污染,或接觸熟食品的操作臺、容器、手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進食的生食品清洗、消毒不徹底。

    ⑥從業人員帶菌污染食品。從業人員患有傳染病或為傳染病帶菌者,或手部有化膿性或滲出性傷口,加工時通過手部接觸等方式污染食品。

    2
    化學性食物中毒常見原因

    食用農產品在種植養殖過程中受到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或食用前農藥、獸藥殘留劑量較多。

    食品在運輸、貯存、加工過程中受到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如使用盛裝過有機磷農藥的容器盛裝食品,使食品受到有機磷農藥污染。

    誤將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作為食品、食品添加劑等。如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使用。

    ④食品中的營養素發生化學變化。如油脂酸敗。

    ⑤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級的、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3
    動物性食物中毒常見原因

    誤食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如河鲀、魚膽、動物甲狀腺。

    可食的動物性食品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如組氨酸含量較高的鮐魚等魚類在不新鮮或發生腐敗時,可產生大量組胺;部分貝類在海洋赤潮時,體內可富集、蓄積海藻毒素。

    4
    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見原因

    誤食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如毒蘑菇、白果、曼陀羅果實或種子等。

    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加工食品時未能徹底除去或破壞有毒成分。如馬鈴薯發芽后,幼芽及芽眼部分產生龍葵素,加工不當未能有效除去龍葵素。

    食品中天然含有有毒成分,加工食品時未能徹底除去或破壞有毒成分。如烹飪四季豆的時間不夠,四季豆中的皂素等未被完全破壞;未將豆漿煮透,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徹底除去。

    5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常見原因

    食品受到真菌污染,貯存不當,致使真菌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如霉變谷物、霉變甘蔗。

    02

    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1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和關鍵點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應根據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繁殖和殺滅病原菌三項基本原則采取措施,主要有:

    ①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種病原菌污染。如避免熟食品與生食品接觸。經常性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還應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加工臺面、容器、工具、設備清潔。消滅鼠類、蟲害等動物,避免其接觸食品。

    ②控制溫度。

    即采取適當的溫度控制措施,殺滅食品中的病原菌或防止病原菌生長繁殖。如加熱食品時,應使其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貯存熟食品,要將食品的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熱藏,或者將食品的中心溫度控制在4℃以下冷藏。

    ③控制時間。

    即盡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避免或控制病原菌生長繁殖。如食品應盡量當餐食用;食品原料應盡快使用完。

    ④清洗和消毒。

    這是防止食品受到交叉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觸食品的所有物品應清洗干凈;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還應在清洗后進行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也應進行清洗消毒。

    ⑤控制加工量。

    即食品的加工量應與加工條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過加工場所、設備和從業人員的承受能力時,難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進行加工,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2
    預防常見化學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①農藥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應使用流水反復涮洗,次數應不少于3次,并先洗后切。接觸農藥的容器、工具等應專用,有醒目的區分標識,避免與食品容器、工具等混用。

    ②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避免誤作食鹽使用。

    3
    預防常見動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①河鲀引起的中毒。禁止采購、加工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鲀、養殖河鲀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鲀整魚。

    ②鮐魚引起的中毒。采購的鮐魚應新鮮,在冷凍(藏)條件下貯存鮐魚,并縮短貯存時間;加工前檢查鮐魚是否有腐敗變質現象,對腐敗變質的鮐魚應廢棄。

    4
    預防常見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①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摘、購買、加工、食用不明品種的野生蘑菇。

    ②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飪時先將四季豆放入開水中燙煮10分鐘以上再炒。

    ③豆漿引起的食物中毒。燒煮生豆漿時,將上涌泡沫除凈,煮沸后再以文火維持煮沸5分鐘以上,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徹底分解破壞。應注意豆漿加熱至80℃時,會有許多泡沫上浮,出現“假沸”現象。

    ④發芽馬鈴薯引起的食物中毒。將馬鈴薯貯存在低溫、無直射陽光照射的地方,避免馬鈴薯生芽。對生芽較少的馬鈴薯,應徹底挖去芽或芽眼,并將芽眼周圍部分削掉。

    5
    預防常見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的措施

    霉變谷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嚴把谷物采購關,防止霉變谷物入庫;控制谷物存放庫房的溫度濕度,盡量縮短貯存時間,注意定期通風,防止谷物在貯存過程中霉變;定期檢查谷物,及時剔除霉變谷物;加工前,認真檢查谷物的感官性狀,徹底剔除霉變谷物。

    把飲食三要素的比重這么分:口味占70%、安全20%、服務10%,其中安全是一票否決,這也和我們干凈么的理念一致:干凈是基礎、好吃是關鍵。

    餐廳如果出現食物中毒現象,輕則關門停業、重則蹲監獄。餐飲行業經歷了虛胖的兩年,希望2017年大家更多的精力放在:讓你的菜更好吃、更安全上。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首發

    劉鵬,干凈么創始人。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hangzhe599683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

    作者文章回顧

    各地餐廳辦證最全攻略(絕對實用!)

    餐廳面臨被“打劫”,餐飲業最大的“狼”來了

    餐飲行業,拋開味覺和工藝談標準化都是耍流氓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46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24日 21:00
    下一篇 2017年1月24日 23: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