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內參,獲取福利
到公眾號回復“海底撈”,可領取“海底撈管理金句100條”
長假只剩三天,讓我們在假期的尾巴里繼續精進吧!
內參君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七日小灶”,囊括趨勢研判、營銷秘訣、旺店案例等7篇干貨。幫你集中充電,也有助你系統性思考。
福利多多:假日期間,每天在評論區打卡獲贊最高的前兩名餐友,可以獲得一本《西貝的服務員為什么總愛笑》+《產品主義》兩本經典之作。
七日小灶
①營銷攻略②旺店案例 ③大牌效應
④場景設計 ⑤老板認知⑥趨勢研判
⑦品類觀察
(點擊藍字可回看往期 )
相當多的老板認為,商業是不可預測的。這讓他們堅信:不確定性是經營中的麻煩,更是商業的藝術。其實,這往往是在用“商業的藝術”來抹殺“商業的邏輯”。有一個牛人,拿到了一筆200萬的投資殺進餐飲業。結果,餐廳裝修完工80%,卻發現錢不夠花了。還有一個牛人,花了100多萬裝修出一家理想餐廳,結果3個月后,就關門了。一位老板拿出20多萬開了一家小店,開業第一天沒有菜單。終于出了第一版菜單,價格很實在,從低到高排序。就是晚上盤點時發現,絕大多數消費者點的都是最便宜的。看得多了,我總結出一句話:如果你想放生人民幣,就做餐飲;如果你想賺錢,就干裝修。因為,太多殺進餐飲業的人,不尊重商業的邏輯,也不懂基本的規則。我經常分享說:“假如餐飲業引入考駕照模式,先過科目一、科目二……然而再路考……”那么餐飲業倒閉率將會大大降低。但現實是,大量餐飲人是以先買車上路,再學交通規則的方式來做餐飲的。結果,很多餐飲人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也只是懂得了一些基本規則。就像在經歷了闖紅燈、撞車、掉坑等一系列事故之后,才懂得紅燈停、綠燈行這么一點兒基本常識一樣,得不償失。遺憾的是,這種用巨大代價試錯獲得基本常識的方法,卻被很多餐飲人推崇,甚至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共識”:——很多人相信,只有跳坑才能成長,并且堅信,不跳坑不成長。今天躲過一個小坑,未來就要跳一個大坑。而且,越是不了解清楚餐飲的全貌,就越會站在自己的偏見上思考餐飲,并且以為自己是對的。以餐飲經營最容易跳的坑為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說五種,有說七種。其實,從餐飲經營的底層邏輯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在黃太吉刮起“互聯網餐飲”的龍卷風時,一位做醫生的朋友也心動了,跟他的朋友合伙,投了20萬,開了一家缽缽雞。其菜單主推套餐,分別按照升序,列出38元、58元、88元、128元。剛開業,生意興隆。一算帳,并不賺錢,苦于客單價太低。后來,調整菜單,把58元排到第一位,排出了58元、88元、128元、38元的序列。采用新菜單當天,客單價當天就達到58元以上。但是,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苦撐了兩個月,最后悄然關門。從程序員轉型殺進餐飲業,想做一款理想的便當。一上來就用好的食材,好的設計,小鍋現炒做20元的便當。拒絕料包,拒絕大鍋,拒絕降低食材等級,連包裝盒子,都用最好的。結果,這份“理想”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在虧掉上百個比特幣之后,仍然沒有盈利。最后,還是優化成本結構走出困境。這位老板說,“為了強調價值感,每份餐我增加了半個鹵蛋,結果一個月多虧損了8000元。我去掉鹵蛋之后,消費者并沒有差評。另外,就是食材等級和客單價不符。便當20多元,我敢用東北大米,造成成本過高。”有一家餐飲企業,只有十幾家店規模,竟然引入了阿米巴模式。當初,稻盛和夫改造日航,引入阿米巴模式是用來提升大企業的運營效率的。海底撈引入阿米巴模式,也是旨在提升運營效率,解決大公司病的。一家只有十幾家店規模的餐飲企業,需要的是扁平化管理,減少內部障礙,形成共識,形成凝聚力,從而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升公司運營效率。而引入阿米巴模式之后,會造成內部管理環節增加,管理成本提高,降低運營效率。比如,同樣的鋪位,為什么有的餐廳虧損,有的餐廳就賺錢呢?有人把原因歸結為“運氣”、“口味”、“品類”、“廚藝”等,那這些就屬于“技術”層面的認知。就是圍繞人效、坪效、品類、客單價、動線人流量等,計算出品類、面積、客單價的數學關系,從而在沒有開店之初,就基本上預測業績和風險。比如,商場租金一般是25元左右,小店面積一般在30平,每天的租金就在750元,再加上管理費用,每天成本就達到八九百,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一千。
而這些小店,客單價通常在25-30元,位置一般是10個。假設一天接待一百人,才能做到3000元。以成本是1000元,銷售額是3000元計算,成本就突破了20%。更要命的是,很多店一天很難做到接待一百人。盡管相當多的老板認為,依然認為商業是不可預測的。并且他們堅信:不確定性是經營中的麻煩,更是商業的藝術。事實上,管理作為一門存在了一百多年的“科學”,它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經營中的不確定性。餐飲經營中,老板還容易存在哪些認知盲區?來看看?
>攔都攔不住!餐飲人為什么總喜歡跳這個坑?
>再反思:餐飲企業到底要不要逃離購物中心?
>看了這16條管理箴言,終于知道我的餐廳為啥不掙錢了……
>“師徒制”會成為中國餐飲業的“豐田生產方式”嗎?
>中國電視走不出清宮,成都餐飲走不出傳統?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