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新消費內參
作者:假的龍貓君
【新消費導讀】
2017年,最熱的詞匯之一就是消費升級和新零售。這半年也催生了網紅茶飲品牌,大家紛紛融資。
所有我認識的投資人都開始看消費,好像你不是看消費的,你就會受到鄙視。這世界繁榮而浮躁。
新消費內參就用這樣的一篇故事,來紀念下這消費升級的盛世。
一、
我坐在不那么消費升級的某個咖啡廳里,沒有點咖啡,也沒有點任何喝的,因為我來星巴克就是為了蹭地方,我沒有什么喝咖啡的需求。
當我的屁股還沒有徹底落座的時候,我對面一位在消費升級領域的創業者把他已經消費升級的名片遞給了我,我接過名片略微愣了一下。
他并沒有關注他潛在的用戶這一瞬間的表情和神情,他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或許只有在這一刻的時候,他的腎上腺激素才能急速分泌。
其實他前面說的,我都沒有認真聽到,我注意到他的衣著雖然洗過很多遍,但是顏色還算整齊和干凈,發型一絲不茍,就像他給我的PPT一樣。
由于長期生活在城鄉結合部,氣質上也淡淡透出了一點點城鄉結合部的特質,無論從哪點看,全身上下我都找不出消費升級的一丁點特征,看著他,我突然想起了好幾年前見到的一個創業者,似乎跟他很像。
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以收車馬費為生的記者,每個月的工資并不足以支撐我每天在五星級酒店醒來,所以多跑會。
然后假惺惺的在每個會場問“百度、阿里、騰訊如果抄襲你怎么辦?你對樂視生態鏈的宏大布局怎么看?你融到的錢是不是意味著你們已經封死了這條賽道?”的問題。
然后在妖艷的女公關的手中接過一個薄薄的信封,假裝連點都沒有點就放進自己已經磨壞了一條肩帶的背包中,然后拿起手機咔嚓咔嚓拍了一組照片,定位了一個高大上的地址,用自己的2G網絡發出去了。
那一瞬間真是多么自我的虛幻與感動“你看,我工作多么努力啊”。
就在這個時候,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我看是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一個聲音傳來,“你是王記者嗎?”
這個稱號就跟王經理一樣讓我感覺到帶有很強大自然的氣息,它容易讓我產生不適感。不過我想大概是某個會,我毫不懷疑的說,“我是,我是,對,我去我去,我現在就可以去。”
你看,那個時候的我,真是熱情啊,對于可以能多跑會的事情,我是毫不推卻的。
“不是,王記者,你誤會了,我就是想找你做個采訪。”
最后我還是見到了那個創業者,實話說,項目真的是讓我很難找到亮點,創始人很努力地說著,然而我還是差點睡著了。我想,我真不是一個合格的記者。
終于說了三個小時以后,創始人決定回去干活了,他并沒有叫專車,也沒有打taxi,他叫了一輛俗稱三蹦子的車,走之前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
然后從口袋里皺皺巴巴的100塊遞給了我,“王記者,你一定要給我好好寫,我融資就靠這一篇報道了。”
我拒絕了那100塊,畢竟,我不是一個被100塊錢就收買的人,對不對。
二、
我的思緒回到了咖啡廳,我終于想起來,我在哪見過這個項目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3年前這位G先生給我投過BP,那個時候他的項目還是打造智能化的顛覆線下實體商業的電商項目,2年前他也約過我,想讓我跟他把把關。
那個時候他的項目是以O2O為切入口的社區生鮮,一年前他開始在朋友圈發美國進口商品代購,并且稱之為下一個風口,現在他坐在我面前講他的消費升級。
“你看,中國的中產崛起對不對。這里面就有一個大風口對不對,現在新零售、新消費是一個大浪潮對不對,我們是不是很有機會,畢竟這是一個幾萬億的機會,我們沒有理由不抓住機會對不對?”
“你看我們同時也是新零售對不對,你看我們商業模式還有一個餐飲的計劃在這里面,我們只要把餐飲加進去,那我們就是新零售對不對?”
沒有等我回答對不對這個詞匯,G先生依然在滔滔不絕,“你看,我們應該再加一點無人的概念在里面,畢竟投資人和FA挺喜歡熱點的,到時候我還可以在餐廳里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我們就靠上了三個大熱點,對不對?”
“你看中國人現在是不是特別重視健康,我們把餐具都用環保材料,餐廳全部裝修成北歐性冷淡風格,然后我的椅子凳子全部用曲木的家具,曲木你知道的吧,這些都是消費升級的材料。”
“當然,我們首先要單點突破,首先要把我們的雞賣好,對不對。只有把這一部做通打穿了,才能去整合上下游的產業鏈。”
不知不覺,一下午就過去了,我依然不太知道這個項目跟消費升級有什么關系,因為他分明,就是一個賣雞的啊。
“你看,我把我的雞肉,只要用有B格和性冷淡風格包裝袋包裝一下,用戶肯定特別愿意炫耀,只要他一拍照轉發,我的用戶就來了對不對。”
“我這個雞還要加芝士、加牛油果,這樣就有了網紅的氣質,然后就可以在朋友圈刷屏了對不對?”
“我們的戰略還是很清晰的,所以希望通過你們媒體給曝光曝光,我們這次合作一把。”
我不知道怎么去包裝這個案例,畢竟才疏學淺,情商比較低的我,然后終于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您的商業本質就是賣雞的啊!這個冷鏈、新鮮度怎么解決啊?”
他突然抬起頭冷冷開了一眼我,那一瞬間,我感覺這個眼神已經在心里殺死了我好幾千次。
“我再次說一遍,我們是消費升級,我們的雞都是聽莫扎特長大的,包裝也用的是最好的環保材料,所以我們不是一個簡單的賣雞的,你跟本不懂我們!”
這真是一句必殺技啊!他殺死了全部談話的可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那就是那兩杯咖啡的錢居然是我付的!!!
三、
X小姐是一個專門看消費升級的FA,她長著一張網紅臉。對,就是我說的那種錐子臉。以一個月若干K底薪就職于一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FA機構里。
之所以說這家FA機構是勞動密集型FA是因為,一天內你能在微信里能加上若干個長著一樣臉型的小姑娘,我一度以為是我的魅力變得這么大的原因。
后來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因為要看消費升級,所以很主動地檢索到我了,希望從我這里拿到這個領域的案子。
X小姐吃著通過排了大半天隊買來的網紅甜品,大大的眼睛閃著精光,很開心地跟我說這三個月做了五個單子,我眼中認為一個極度不靠譜的項目就這樣被她賣掉了。
“連這樣的爛項目都可以被賣掉,新零售和消費升級太火了。”x小姐說,“今年上半年好像也沒有什么可以投的,大家好像都沒有太看懂,但是大家又都怕被錯過。”
“畢竟,搞不好誰也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個OFO對不對?所以今年賺了不燒錢,我馬上準備去考潛水證了。”
像X小姐這樣感覺生存在興奮環境的FA還有很多,他們大多都有著不錯的容貌,畢業于某個知名的國內大學,年輕,第一份工作可能并沒有特別多光輝的前景。
但是聽說做FA可以掙錢,于是經過簡單的面試以后就殺入了這個行業,當什么行業熱門新鮮的時候,她只需要專注地抓住熱門中的泡沫,就能掘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當然她最經常說的詞匯,就是“迷茫”。
這樣的FA還有很多,他們中可能還包括記者、獵頭、咨詢師。
當大家都在大量涌入FA這個行當,把本來是一個專業而著稱的行業迅速拉升到一個靠體力來競爭的行業。
當然他們中的有一些運氣會比較好,不單只是能夠賺到錢,還有機會能把自己賣給投資機構,搖身一遍成為投資人,運氣更好者,或許還有機構嫁給某個機構的帥哥VP成為夫妻檔呢,那個時候說不定還能成為某元素媒體的頭條題材呢。
在這些FA們的體力催動之下,G先生的項目,果然不久就經過精心的包裝,很快就被賣給了一個新機構,據說這個機構希望能在消費升級浪潮中分到自己的一塊肉,用投資機構自己的話說,這或許是最后一次改變VC圈分配結構的機會了。
四、
Z先生是一位傳統行業的老板,生活在S城。平時置頂的公眾帳號是X思維,Z先生其實已經事業有成,自己經營的一家消費品制造業企業在S城這樣的三線城市也是納稅大戶了。
但是Z先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特別愛學習,也特別不安于現狀,對于互聯網思維推崇備至,每次去機場,他都會去買飛機場的各種大師的光盤,只要是有關互聯網的課程都會很想學習,一年花在培訓上的費用超過30萬。
他很焦慮,我在一次創新學習的課程上遇到他的時候,他就處在一種非常焦慮的狀態中。
“小王啊,你得幫幫我啊,我們現在不消費升級,不做新零售就可能被顛覆啊,怎么辦啊?”
事實上他的行業的問題只是遇到產業的周期性的問題,跟產品本身關系并不大,Z先生其實之前已經為了他的焦慮付出了代價。
由于害怕被顛覆,就上馬O2O項目,可是花了100多萬以后,Z先生還是解散了他的O2O團隊,因為都快一年了APP交互的風格都沒定下來呢。
現在Z先生認為他焦慮的救星是消費升級這波機會,只要能抓住這一波機會,他就有機會成為10億美金的獨角獸。
Z先生把他轉型不成功的核心因素總結為自己格局不夠,“你看我格局確實不太行啊,我需要再學習,提升一下自己看格局的能力,這樣或許下一次轉型就有機會了。”
事實上在交流中,Z先生慢慢說出了自己為什么上一次把產品做不出來了,他歸結為團隊執行力不夠,“團隊都不聽我的,我認為黑色的皮膚才能顯得雍容大氣,符合用戶需求。”
“我也是打王者榮耀的人,也研究過王者榮耀為什么這么火,我怎么可能不懂用戶心理呢?“
“我學習能力也是不差的,你看消費升級也學習了很多了,不就是買更貴,更好的東西嗎?這一次,我一定要做一個新的品牌,我一定是可以的,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Z先生只有這一瞬間才是沒有焦慮感的,在這一瞬間,你突然會有一種幻覺,Z先生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
五、
阿威是一位職業黃牛黨,他主要的職責就是每天接到上家的電話,然后跑到一家被電視上稱為網紅的餐飲店。
今年上半年,每個周末基本都沒有休息,相比于其在手機賣場引導生意而言,去排隊顯然更好玩也能賺到更多錢。
兩天排隊大概可以拿到300塊錢,雖然很快就會被沒有打算的阿威花掉。但是可以免得喝兩杯奶茶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跟去年相比,今年排隊的基本都是茶飲和烘焙店,這和過去幾年有很大的差別之處,當然排隊的時候拿到的價格已經很不一樣了,今年普遍漲價了20塊。
阿威很享受這一份工作,畢竟比起在手機賣場枯燥的工作和低的薪水,能在周末出來見見世面畢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阿威內心的夢想是,未來也想開一家這么生意好的烘焙店,“你看,這個生意也挺容易做的,這些網店取個王大媽絲襪奶茶名字,雇傭一票的用戶去排隊,生意不就好起來了,是不是。”
“賺錢也不是那么難,對不對,這個生意也是一個滿簡單的生意,我現在唯一缺的就是本錢了吧,做起來了我還可以做連鎖呢?你說呢?”
六、
A小姐是一位有品質,有追求的人,她覺得自己離自己想要的中產生活已經不太遠了。
A小姐今年27歲,來北京三年,住在五環外邊,一個月的工資,除了吃飯和房租,花費最多的就是各種知識付費了。
“我們本來就還年輕為什么不要學習呢,每個月去聽知乎live,還有見各種行業幾乎花掉了我一半的話費,畢竟知識付費也在消費升級,我就是里面的典型用戶,我相信花了錢學習了,我就可以變得更好。”
A小姐沒有男朋友,來了北京就沒有談過戀愛,知乎上已經依靠像她這樣的粉絲供養而過上中產生活的大V告訴她,是因為她還不夠好。
“你一定要舍得去花錢,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內在得到提升,你要對自己好點,只有一個對自己足夠好的人,才能對別人好,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怎么會得到別人的愛呢?所以除了聽課學習,我還需要多去健身,還要有機會多去看看這個世界。”
在跟我說話的這一瞬間A小姐已經飛速地閱讀完了公眾號上一篇文章,并且飛快下單買下了一單課程,然后點開連接買了一只據說被稱之為網紅雞的產品,“他們就是典型代表了中產生活方式,據說是芝士味的,你要跟我一起品嘗嗎?”
“不過聽說馬上他們就會有線下店了,我就可以去親自去線下買了。”
七、
又過了幾個月,北京的氣溫漸漸炎熱了,G先生在我朋友圈再也沒有怎么刷過屏了,開始又發一些心靈雞湯了,一般以我的經驗,如果開始發心靈雞湯的朋友要么要開始干微商,要么是他又有了新業務。
而X小姐在度假回來之后,終于也把自己的方向轉向了最熱門的人工智能領域,z先生也跟X小姐認識了,這樣他們就有機會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新零售的方向。
看來大家都有了新的變化,只有我的公司樓下的黃燜雞和周黑鴨依然在哪里沒有怎么換招牌,黃燜雞還是供不應求,周黑鴨也依然還在賣鴨脖子。
旁邊的奶茶店招牌已經被拆下來,換上了一家新的網紅店招牌。
很多人變了,但是也有很多東西沒有變,起碼我家樓下的那個慰藉我心靈的粥店還沒有升級漲價,要不然就真吃不起了。
畢竟,無論怎么變化,怎么升級,總有些東西永遠不變。
我想起了余秋雨的某一篇文章,有人什么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做著。
朋友圈里一家做了10年的消費品牌IPO成功了,當然最受追捧的人工智能也在刷屏。
(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概不負責)
提示:
*本文經新消費者內參(ID:cychuangye)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內容,互動禮品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IDG資本:消費升級不是偽命題,中國消費市場將發生摧枯拉朽式的變革
消費升級本質是觀念升級:從日本的過去,看中國的現在
打破割裂,我所理解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女性主義特征:得女性者得天下
/微信群/
添加Mote Chan微信(微信號:motechenfbif),申請加入CEO、營銷、創業、研發、設計、啤酒、新零售、包裝、嬰幼兒食品、添加劑、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