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被拆遷趕走4次,有一種痛叫“城中村餐飲”

    杭州干餐飲10年,宋師傅就被拆遷趕走4次。

    他在電話那頭笑著說:“反正被趕習慣了。”

    宋師傅今年35歲,老家河南,他形容自己“老實到有點傻”,傻到那年提出要做生意,都沒人敢借錢給他,怕打水漂。

    01

    創業前的那些折騰

    宋師傅16歲跟著四川師傅學燒菜,七、八年下來,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直到有一天,他決定出來創業,到老朋友介紹的地方承包廚房。誰知道,那居然是個傳銷窩點。錢沒賺到,反倒把存款都掏空了。

    23歲那年,他回老家結婚后,一門心思想要出來開餐廳,可是沒有人看好他,也沒有親戚朋友愿意借錢給他。多虧,他的妻子在經濟和精神上都支持了他,盡管完全不知道他燒的菜到底好不好吃。

    妻子在杭州有親戚,倆人便商量到南方試試看。宋師傅當時想著有一門技術在手,去哪燒菜都不怕,可是來到后,他才發現杭州極少人吃川菜,還是吃杭幫菜居多。怎么辦?要從頭開始,學習幾乎沒有料頭的杭幫菜嗎?

    宋師傅只好打消了干餐飲的念頭,跑去工廠里打工。可是那8個月里,他還是惦記著開餐廳這件事。

    02

    懷揣2500元第一次開店,竟被拆

    夫妻倆拿出打工全部得來的3000元,再向親戚借了6000元,租下了一個小店來做生意。除掉房租6500元,夫妻倆就這樣懷揣著2500元,開始了餐飲創業之途。

    那是2006年,小店開在杭州蕭山姚江岸,做的是面食、小炒和小吃。由于路況不熟,他每天早晨得三點多起來買菜,苦苦支撐了2年,好不容易賺到了幾萬塊錢,就說要拆遷了。

    03

    重操舊業做川菜,第二次被拆

    2008年,他搬走了,還是在蕭山區,不過是去了城北村。這一次,他終于重操舊業,干起了他熟悉的川菜,打算專做城中村里外地人的生意,并給自己的川菜館取名“川菜魚館”。

    這個小店比第一個店要大一點,總共5張桌子,四小一大。店里生意一直不錯,3年就賺了20萬。可惜,又是遇上拆遷。

    04

    把死店做活,卻遭遇第三次拆遷

    被趕走后,宋師傅到對面的村子塘灣社區附近,又租下300多平方的店面。這次他除了做川菜,還做杭幫菜,并且把店名改成“銀河飯店”。

    可是由于店面較大,他并沒有能力去管理,還要付高工資請來杭幫菜師傅。最終,這個店經營了半年多就夭折,賠了20多萬。這個打擊對他來說,很大很大,因為他以為上個店賺到錢,這次一定就會好,所以這個店的開業,他是高調的。

    終于撐不下去了,宋師傅又到戚家池社區轉了別人一個店。這家150平米的小店,挨著市心路的一個地鐵口。雖然這家店接手時是個死店,但他認為位置還算不錯,應該是能做活的。繼續立起他“川菜魚館”的牌子,開工了。

    咦,他發現南方人太愛吃酸菜魚了。他每天都要殺上20多條黑魚。除了自己的菜燒得好,宋師傅還看到,越來越多人愛吃川菜了。

    除了周邊街坊的光顧,同行也常常跑過來試菜。他記得那個熱鬧又充滿戲劇性的一天。

    店里3個包廂,廳里7張臺都坐滿了,除廳里1張小臺,其他全都是同行。而在這些同行里,他居然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哦,原來是之前自己去別家餐廳吃飯時碰到的廚師。

    因為覺得那道地鍋雞炒得不錯,他留意了這位師傅,還回來自己琢磨。可是不管怎么整,他總覺得差了點什么。那天在自己店里和原創師傅偶遇,他直接就上前打招呼了。倆人都很驚喜,并且討論了改良的方法。

    當然,在這里也有不順心的事兒。日炒夜炒,每天炒菜超過9個小時的他,痛風了。兩手過勞,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炒菜。和妻子商量后,他們找來一個小師傅親自帶。可惜這孩子學會后就跑了。一條短信,就是明天不來。這可把他愁死了。沒辦法,手又還沒好,只能讓朋友過來幫了一個月忙,這才熬了過去。

    順不順利,宋師傅都深深愛上這個小店。他第一次有了這么大的成就感,也終于嘗到收獲的欣喜,這三年半下來他賺了100多萬。

    如果可以繼續在這里,那就好了。可是!可是2016年5月,他再次被通知,拆遷!這次是G20峰會。

    好舍不得,真的好舍不得。宋師傅不想離開這個經營了3年6個月11天的店。

    05

    把偏店做火,無奈迎來第四次拆遷

    不舍得離開,又非走不可,他干脆在這個店背后又了租個地兒,位置偏到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店。

    200來方的住宅改建房,6間打通,拉開全是玻璃。鋪租一年3.5萬。為什么這么便宜,因為沒人看得上,連房東都鼓勵他,如果能把館子開起來,一定佩服萬分。宋師傅自己也是抱著“能有原來一半生意就不錯”的想法,不加任何裝修地,把原來“川菜魚館”的牌子再一次立起來。

    沒想到5月底還在張羅開業呢,河南老鄉就跑來預定6月6日4桌滿月酒。

    這次他不再外聘師傅了,他帶了家里的親戚過來教。讓他意外的是,滿月酒過去后,他的生意越來越好,這個神仙都難找的地方,居然排起隊了。原來老顧客又都來了,還帶上了新朋友。

    這次他也不再只是做川菜了,也做豫菜和皖菜。因為常常有河南老鄉和安徽朋友過來說,想吃家鄉菜。

    宋師傅的這個小排檔,很快就賣起各式各樣招牌菜:老家的鵝鍋,鐵板烤魚,還有那道學來的地鍋雞……

    鵝鍋,別人都用原湯,他不要,他覺得鵝肉那味太重,要改用花椒、辣椒、胡椒處理過的才好;鵝肉不用清油來熗,要用新鮮的雞油;鍋里墊底的大白菜只有冬天才好吃,他干脆換成蘭州娃娃菜,這樣可以保持常年統一。

    鵝鍋配鍋坎饃

    鵝鍋很讓宋師傅驕傲,6月份的大熱天,都能賣得和冬天一樣好,最好的時候每天能賣出9只大白鵝,一鍋賣68元。

    鐵板烤魚,他故意弱化,每天只限量殺5條魚。因為堅持用傳統工藝特別費時。他還鉆研出了烤魚的一個小秘訣:草魚要用菜籽油來烤,那樣才能讓顏色更深,味道更香,而且更加健康。

    地鍋雞,他后來也研究出自己的一套做法了。讓他特別高興的是,每天都能賣上十幾只,超過了那位原創師傅。

    ▲地鍋雞

    宋師傅這個店,菜還是那么便宜,三四十塊錢可以吃得非常滿足,甚至十塊錢都能搞定一餐。賣得便宜,賣得雜,卻道道都是家鄉味。

    “沒特色就是我們最大的特色”。從他的笑聲里,可以猜到搬遷后,他又收獲了意外的驚喜。

    他說這樣很幸福。

    客人和他成了好朋友,有老鄉出差三天,就連續來了三天。

    以前最看不起他的大堂哥,現在也對他刮目相看。

    父親年輕時做紅白事的技藝又能傳授給他,比如婚宴上的八大碗,他改一下就可以做給老鄉吃了。

    而那個不需要任何理由卻永遠支持他的妻子,更讓他覺得溫暖。

    “聽說我這又要拆了!”如果這是真的,宋師傅就將在他做餐飲的第10個年頭里,迎來第4次拆遷。

    06

    拆遷是痛苦的,做餐飲是幸福的

    “拆遷這事,你累了嗎?”

    “無所謂啦,被趕習慣了。”

    “你想過搬到位置好一點的街邊店嗎?”

    “想過啊,得一步一步來。”

    拆遷是痛的,可是做餐飲是幸福的。如果不能做餐飲,宋師傅可能會瘋掉。在G20拆遷期間,他好幾天不能開店。他說自己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像個傻子一樣。

    他要他的餐飲人生,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樣:簡單就是幸福。

    (本文根據宋師傅口述整理而成。)

    編輯 | 紅餐網_林懷青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63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2日 21:34
    下一篇 2017年1月2日 21: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