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絕大多數餐廳老板與廚師或多或少都發生過矛盾,甚至有些餐飲創業就是死在廚師團隊分崩離析上的!
這也算是餐飲行業里的一個頑疾了,老板跟廚師的關系到底該如何處理?給廚師送股份是上策還是下策?
今天某火鍋的王總問我:
生意不好時,廚師不開腔;生意稍微好一點,廚師和前廳員工就叫囂著讓老板漲工資,原因是太累了。如果是你,怎么辦?
如果換成是我,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或者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如何避免呢?在最開始就要做好各種約定,比如,工資與工作量的關系問題:
師傅現在拿5000元工資,你把他招過來,工資漲到6000元一個月,但同時需要明確告訴對方:在飯店每天可以穩定接待(比如連續一個月)30桌客人之前,他只能拿這個工資。
如果想多拿,那就努力配合老板把生意做起來,然后再給他漲工資,或者其他獎勵措施。
這雖然也不一定有用,但至少算是一個事先的約定和規矩,以避免員工在生意不好時耍習慣了,生意稍微有起色就叫苦連天。當然,在中國別說口頭約定,就算是法律文書都有人不當回事,因此不要太把廚師的口頭承諾當回事。
絕大多數餐廳,都或多或少的發生過老板與廚師的矛盾問題,這也算是餐飲行業里面的一個頑疾。很多老板從餐飲行業敗退,實際上就是死在廚師團隊的分崩離析上面。
作為一個打算進入餐飲行業的新手老板,應該如何處理與廚師的關系呢?
如何確保師傅不會中途撂擔子?或者最后反被師傅掣肘?
老實說,沒有什么靈丹妙藥,很大程度上要講運氣:看你所遇到的廚師人品和德性怎么樣,如果你遇到一個品性低劣的廚師,對不起,后面合作過程中出問題的概率非常大。
1
準確評估廚師的品性
▼
在您挑選廚師作為合作伙伴時,最好能對這個廚師的品性有基本的評估,堅決奉行“不清楚不合作”的原則。
作為您事業最基礎和核心板塊,廚房負責人這個角色,你必須做到對其為人有基本了解,不能僅僅因為對方手藝不錯,就貪圖讓對方的手藝為自己所用,否則以后吃虧的概率會很大。
很簡單,向他了解以前的從業經歷。從一個人介紹自己過往的職業經歷,懂行的人基本就能看出一個廚師的德性和品性。比如,如果他處處挑前任老板的毛病,把別人貶損的一無是處,從不說自己不對,這樣的人直接回絕,否則你就是他嘴里的下一個。
如果還能找到這個人曾經就業過的餐廳那就更好,可以去他以前的餐廳,打聽一下這位師傅以前的情況,看看他離開這家餐廳后別人對他的評價。
如果大家評價很不錯,甚至還念叨這個師傅,那說明他品性很好;相反,如果大家都嗤之以鼻,說起他名字大家就一臉鄙視,那這樣的人堅決不能使用。
當然,針對廚師合作前的評估和調研方法有很多,建議餐飲新手朋友們不要省略這一步。
在前期,你對師傅評估的越準確,后期出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否則開始你好我好大家好,僅僅對方有個好手藝,就試圖依靠人家的手藝來賺大錢,其結果一定會比較悲劇,沒辦法,人性使然。
2
股份千萬不能白送
▼
OK,我們拋開人品和德性這一關不談,假設你已經找到一個品性非常不錯的廚師,那么應該怎么給他合作呢?
是如有些朋友所留言的一樣,是從最開始就送給他股份么?還是通過其他辦法來達到約束對方的目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應該盡量避免。
你作為老板,為什么要送給廚師股份?其背后的目的,無非是想用這種辦法留下師傅,讓師傅由打工者身份,變為“股東”身份,能因此有助于雙方的合作。
這種出發點和目的完全沒錯,但沒用,在你的餐廳能否活下來都是未知數的情況下,股份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當然,也就沒什么吸引力。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將與廚師的合作問題分兩步走:
以第一家店穩定盈利(連續三個月)作為臨界點,在這之前屬于沒有品牌,求生存的階段;在這之后則屬于品牌創建成功,可能發展壯大的階段 在這兩個階段,需要與廚師有不同的合作模式,才能達到真正的通力合作之目的。
在求生存階段,餐廳的股份沒任何價值,即便是白送,那也和大街上的白紙差不多。對于廚師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更沒有任何約束力,即便是你送給他40%的股份,他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仍然是打工者心態,永遠是自保為主,因此,在這個階段,直接談工資。
廚師這個群體,普遍看中短期的眼前利益。假設我是廚師,你是老板來找我:
作為一個老廚師,我最開始根據經驗來看,壓根不相信你能把這個生意做得很牛逼。因為我見過太多夸夸其談最后卻失敗的案例,經歷和見證過的失敗老板,也可能遠遠多于成功的老板。 在這樣的心態下,你給我談什么送股份,都是玩虛的,我不愿意陪著你去玩概念,玩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 只要你給我足夠的工資,讓我在你這里能拿到的收入比其他地方高,那我就會比較樂意給你干。這種每個月能拿到手的真金白銀,才是我在開始最在乎,最具有自我保護的東西。 所以啊,在開始,我在乎的是你能給我多少工資。別怪我最開始只看重眼前利益,廚師行業就是這樣,我沒有這個義務來跟著你老板去冒風險……
所以,這個階段,老板別對廚師抱有太高期望值,給到他足夠因為工資而動心跟你干即可。
如果因為大家通力配合,生意慢慢變得好起來,尤其是餐廳已經實現盈虧平衡點,連續三個月實現盈利了,那么接下來不管老板有沒有開新店的計劃,就必須主動的找師傅溝通,與師傅進入合作的第二個階段:你已經看到我有本事把這個餐廳做成品牌,你是否愿意跟著我好好干下去?
在你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已經可以看到未來的商業利潤情況下,絕大多數師傅都會愿意選擇跟著你一起好好干。
因為對這些廚師來說,他們一輩子的從業經歷里,可能遭遇的絕大多數老板都失敗了,也很難遇到一個真正能干的老板,如果能跟著一個老板一直干下去,那以后也就一勞永逸,不用到處換工作了。
那么,這就必然涉及到股份問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
這個階段的股份千萬不能白送,即便是你再大方,在這個階段都不能白送股份給師傅,這是你唯一的一次,可以永遠解決后果之憂的機會。
給兩個選擇:要么掏錢來買,要么拿技術來做“置換”,前者是表面目的,后者是真實目的。
什么意思呢?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不重契約精神的社會,如果商業合作伙伴之間無法互相制衡,其合作結果是不長久的。
因此,如果在第二個階段白送股份給廚師,那么對于老板來說,他照樣處于弱勢地位。師傅如果不高興,不知道什么時候說走就走了,大不了不要你的股份,你能奈何人家么?
真正的做法,是用這個品牌未來的市場前景,讓師傅動心,讓他必須把自己的技術和配方給交出來。既然大家作為股東要組建股份制公司,那從此以后,所有的行為都是公司行為,所有的資產都必須要變成公司資產,而廚師的技術和配方也就必須由個人資產,變為公司資產,為股東所共有。
因此,在生意已經穩定,發展勢頭良好,未來商業前景可觀的情況下,必須第一時間處理與師傅的股份問題,用股份合作所隱藏的龐大商業價值,來吸引廚師愿意將自己的個人資產,變成大家共有的公司資產,只有完成這一步,這個品牌才有繼續發展壯大下去的必要,否則后期一定出問題。
當然,我上面的建議,僅僅是針對味道不可替代的情況。如果味道是可以被替代,也就是即便這位師傅離開,其他師傅也做得出相同的味道,那師傅的議價空間也就可能很小,老板象征性給一點股份讓他愿意留下來好好干就可以搞定,而不用動用一大塊股份來解決后顧之憂的隱患。
作為餐飲新手老板,在考慮與廚師的合作時:
01. 首先要準確評估對方的品性,品性低劣,或不清楚對方品性的,建議別冒險合作;
02. 如果進入正式合作,建議分兩個階段:穩定盈利之前,盡量把師傅的工資給夠;穩定盈利之后,則用股份來置換師傅的技術及配方。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原創并授權發布。
▼
蔣毅,豪蝦傳創始人。在四川擁有20家分店,通過獨創的“四川鹵煮龍蝦”成功打開成都龍蝦消費市場。從2009年開始,在網絡上連載創業日志,內容接地氣,已接近400萬字,被譽為餐飲行業最有價值的創業實戰寶典。(公眾號:四川鹵煮龍蝦 < ID: luzhulongxia >)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cdzh56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
“廚房股份制”,讓廚師賺得更多!
餐飲老板分員工股份,有這六大陷阱你得注意!
開餐廳失敗率超70%,“小步快跑”才是王道!
餐飲創業老兵自述:如何通過股權激勵死而復生
就算有100%的股份,餐廳做不好你能得到什么?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150.html